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科学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防护治疗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十件事)

(一)关于传染性。说重点!注意手卫生。现在呼吸道传播大家都知道了,第二个明确的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电梯按钮、上楼时楼门的扶手最危险。密切接触比如一个楼门里的居民。2米的距离是最安全的。像杭州的一对老年夫妇发病追感染源刚开始找不到传染源,后来发现是老爷子去中医诊断,和一个后来患者在柜台相遇,距离小于1米,但彼此不认识,没说话,共同在柜台呆了50秒,最终被感染。还有一个例子是在菜市场买菜,两人没有带口罩,没说话,凑一起选菜,和买菜的人员有说话,15秒接触时间,被传染。所有戴口罩,尤其是防护有效的口罩是非常管用的。现在还有说法是气溶胶传播,也就是通过空气,患者坐过的电梯、楼梯间等相对封闭的场所可能有传播,但目前第五版新型管状肺炎诊疗指南没有确认前不具有科学性,但认识要有,减少出门,尽量减少出门是最安全的。昨天看了一个视频,一个小男孩住高层,在高层阳台喊:我要出去玩!对面楼层一个小女孩回应:出去玩要Si人的!虽然是嘻嘻视频,但警惕性还是有的,一定减少出门。出门按电梯、兜里备纸巾垫着接触,及时仍废物桶。进门先洗手,六步洗手法,洗脸,脱外套,一定换拖鞋。有条件勤洗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科学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防护治疗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十件事)(1)

(二)关于防护。一般来说,出门的话标志有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都可以,或者口罩有antiVirus,antiflue等字样的都是可以的。口罩严重不足的,回家后要晾晒,酒精喷一下外表面,晾干可能临时应急。不推荐烤箱60度30分钟、家用紫外线灯口罩处理方法,最安全的是4小时的防护时间之内口罩防护效果最好!湿了、破了,马上换!没有直接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的带防护眼罩没必要!只有吸痰、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时才必备。最重要的是防护眼罩用后来消毒,必须认识到,很多时候,这些防护物品的脱、卸过程比穿戴时更容易引发感染!因为家里不具备医院一次性使用、消毒的条件!医院是按照1,2,3,4级进行防护的,血疫这本书和电影都详细描述了4级防护的样子,穿戴像外星人,防护负担很重,没有必要在不必要的时候升级防护装置,增加经济负担,浪费紧缺的医疗资源,也增加活动的不便,专业防护用品要留着给最需要的人员使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科学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防护治疗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十件事)(2)

(三)关于临床症状:均潜伏期5.2天,平均1个病人可以传给2个多病人。2周左右进展到很严重的情况,需要重症监护室ICU。儿童发病稍微轻一些。临床表现 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嗓子疼、咽干。重症病人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典型。广州有一例报道的是腹痛就诊,腹痛收到外科,入院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最后确诊是NCP,10名医务人员由于未认识到腹痛可能是NCP未加强防护而感染,同病房另外三名患者也感染,所有临床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从没有症状到严重呼吸困难,从接触性角膜炎到腹痛,提醒我们所有科室都要加强防护,你不知道NCP的患者的罕见病例以一种什么症状来就诊,也提醒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有病的时候,医院最安全;没病的时候,医院最危险,医院符合人群聚集的场所,排队挂号人多,而且高危人群聚集,所以必须去医院的,一定戴口罩!很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一开始发病的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病情预后不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发病一周内看着病情很稳定,症状不重,但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病情可能快速进展甚至直接进入病危!武汉首先发出普通医护人员警示的李文亮医生,病情就快速进展到不治,非常令人痛心和惋惜!因此终南山院士也说了,一旦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尽快去医院,在家自行隔离治疗,如果不是专业的人员是非常危险的。相信医生护士的专业治疗知识是大多数普通民众不具有的。有问题及时就医!

(四)关于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中性粒细胞比例会相应升高。但我院至今2例患者淋巴细胞都正常。多数患者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的。降钙素原大于0.1需要抗生素了。检测标本: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可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我们要知道的是,检查不是万能的,实际上我们医院最后确诊的两例NCP患者,淋巴细胞都不低,核酸检测也有假阴性或者前几次阴性,最后确诊的病例。但第五版指南上有关NCP的诊断分了武汉来源患者和非武汉来源患者,因为筛查工作不一样,如果都按照非物案来源患者筛查的话,武汉的工作就太多了本部做不过了,所以我们非武汉地区的临床确诊要比武汉地区更严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科学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防护治疗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十件事)(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科学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防护治疗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十件事)(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科学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防护治疗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十件事)(5)


(五)确诊方法:我们如果去发热门诊,都要进行发热的鉴别诊断,其中一条就是排除NCP。但不是说第一次排除了就一定不是。因为病情是进展的,所以一定要密切观察,在疑似病例排查期间,第五版指南给的说法是要住单间!只有确认病例可以住多人病房管理。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的可收治在同一诊室。所以住院患者,有条件的话还是住单间的,你不知道隔壁床的陪护有没有病毒,能推迟住院的一定要推迟,减少去医院次数。另一方面,前天我和同事做手术时还感慨,这次疫情,受到影响的还有那些得了其他疾病需要就医的患者,有可能延误他们的病情,但医疗资源有限,生命只有一次,普通民众少去医院,也能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有助于医院快速响应疫情。但发热需要去医院的别犹豫!

附:湖北以外省份的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病史

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及周边地区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

发病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及周边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呼吸道感染者

有聚集性发病

本人或者家属出去旅游是自驾的还是火车飞机,座位周围有没有发烧的。

(2)、临床表现

发热或呼吸道症状

具有肺炎影像学表现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的任何1条,符合临床表现中任何2条。

无流行病学史者,符合临床表现中3条都是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确诊依赖于核酸检验等进一步临床诊断方法。

(六)关于治疗。

病毒目前没有有效的病原学治疗,一般都是对症支持治疗,保护重要脏器尤其肺功能的正常运转。常用治疗方法包括

氧疗 昨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里播了,武汉现在进入缺氧阶段,氧气供应不足,没有管道氧就无法使用呼吸机,无法提供危重病人的治疗条件,所以现在相对轻型患者需要的话都在使用钢瓶供氧,省下管道氧给呼吸机使用。武汉正在和氧气生成公司进行协商解决。所以氧疗在NCP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

抗病毒治疗:无有效抗病毒药物。三联疗法

洛匹那韦/利多那韦(柯立芝)2片bid Alf干扰素500万Ubid,雾化吸入治疗 阿比多尔0.1tid(说明书治疗流感的,用来抗病毒),

其他比如利巴韦林、瑞德西韦 、达芦那韦、重症患者用丙种球蛋白。重型危重型治疗:激素、血必净、肠道微生态调节剂、血浆置换。中医治疗:藿香正气、连花清瘟、防风通圣、金花清感、疏风解毒。

(七)关于隔离时间:14天。从发病的时候开始算,无防护接触14天,而不是发病后来医院的时间。密切接触是最危险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科学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防护治疗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十件事)(6)


(八)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科学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防护治疗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十件事)(7)

(九)关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 这个了解一下,必须情况下,坐公交车、地铁一定间隔越大越好!

1、 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2、 飞机前三排后三排同一排

3、 开窗漏风的那种老式绿皮火车:前一隔后一隔

4、 地铁:乘坐者所在车厢

5、 高铁城际快车:封闭车厢全是

(十)关于营养。之前看过武汉一位居家隔离自行治疗的主任的微博,非常值得学习。他发病后在家自行隔离,除了专业的药物治疗,还备了很多水果、包括桔子、车厘子、香蕉、苹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肉蛋蔬菜,营养均衡,保证睡眠,多喝水,多休息,这些对于免疫力的恢复都是很重要的,你的免疫力在打仗,你要给它提供充足的后勤保证,摄入的影响,充足的睡眠都是在帮助免疫力抗击病毒!一定要吃好,睡好!休息好!每天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科学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防护治疗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十件事)(8)


本文有一部分是我学习了我院感染科杨主任的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指南后,参考了一部分的学习笔记而来,向杨主任这些感染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是她们守护了我们的健康,在危机疫情发作时期给了我们学习的榜样!也向危急时刻驰援武汉、天津驰援海河医院、我院感染科的逆向而行的各级医务人员致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科学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防护治疗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十件事)(9)


最后,祝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平平安安的度过这段难熬的时期!

#健康科普大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