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今年开放吗(比鹅城更荒诞的一幕)

文\江湖小舞

“晚了,前几任县长把鹅城的税收到九十年以后了,也就是西历2010年了。”

11年前,在姜文执导的魔幻现实主义贺岁片《让子弹飞》中,把税收到90年以后的荒诞,算得上是一件干得比土匪还土匪的勾当。

阆中古城今年开放吗(比鹅城更荒诞的一幕)(1)

只是,万万想不到,比电影中鹅城更荒诞的一幕,竟然在四川南充下辖的古城阆中上演了。

这两天,四川阆中起价1.8 亿元,拍卖未来30年食堂食材配送特许经营权的消息火了,这起涉及98所公办学校、77个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资公司,总计175 家单位的“买断经营权”,还被要求“30年内风险自担、盈亏不管”。

先别说“未来30年食堂食材配送特许经营权拍卖挣的是哪门子钱”,“合理不合理”,单就这个年限来说,就让人充满疑虑,要知道,30年前可是1992年,那还是“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时代,听邓丽君的歌刚刚不需要偷偷摸摸,5分钱就能买一块冰棍,就像当初没人可以设想30年后的生活那样,我们也无法想象30年后的生活。

而人家阆中却一个敢挂,一个敢拍,据说还真有人已经报名了。要知道,地方主官一届任期满打满算5年,30年就是6届任期,难怪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别说三十年了,能坚持干到下届上任就不错了。”

既然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种不靠谱且没有操作性的拍卖,为何就堂而皇之地在阆中发生了呢?有行家却表示,“30年不是真的指望你经营30年,而是把估值拉高到30年的现金流为底,这样蛋糕做大了才方便分。”

阆中古城今年开放吗(比鹅城更荒诞的一幕)(2)

有过来人就指出,这其实是昨日重现,在30年前,但凡遇到财政困难,第一反应就是出售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经营权,这是一种公权力背书的变现方式,最常见的就是路边停车位收费,其实就是一种事实上的变相收税,相比直接收税的高成本,打包出售特许经营权让公司代理更高效。

在行家眼中,根本无需替购买食堂食材特许经营权的买家瞎操心,他们只会把经营权包装后融资,资金到手后,到底是继续经营还是再次转包,只要保证稳定现金流就行,玩不下去了拍拍屁股走人,也没有损失,反正一开始钱就拿回来了。

其实,阆中在1.8亿拍卖食堂食材供应特许经营权之前,还因为要求当地居民自觉自费进行每周一次自费核酸检测引发争议,遭受质疑后,又调整为自愿检测。

其实,这一连串骚操作的背后说明,这个位于四川省东北部,辖23个乡镇、5个街道,常住人口62万,由南充代管的县级市真缺钱了,俗话说,“饥不择食”,在搞钱这一迫切需求面前,阆中已经顾不上吃相难看。

实话实说,阆中这种操作,在过去只见过村干部崽卖爷田时干过,一次性对外承包三五十年土地,或者把村里的池塘苇塘承包个三五十年,如果任由阆中任性下去,下一步可能就是五花八门的30年特许经营权拍卖。

阆中古城今年开放吗(比鹅城更荒诞的一幕)(3)

比如公共停车场30年收费权、燃油车城区道路30年行使权、城区公共充电桩30年特许经营权、公交公司30年特许经营权、校车公司30年特许经营权、交通摄像头设置及违章罚款30年管理权、街道广场30年冠名权、占道摆摊经营30年管理收费权、公立中小学校宿舍30年经营权、行政事业及公共场所保安服务30年特许经营权……

所谓“寅吃卯粮”,大抵如此。

对此,有媒体就在评论中三问阆中,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如何保障?合法性和合理性何在?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猫腻”?

评论认为,单位食堂、学校食堂,以非营利性为主,对外承包也多是竞低价,而非竞高价得之,都是不以挣钱为目的,如今l阆中的食堂食材统一配送服务未来30年的特许经营权,却是价高者得之,无疑打破了这一底线原则。

30年特许独家经营,事实上就是垄断经营,相关单位、学校在食材采购对象、采购价格、采购品质上,将再无选择余地。也就是说,10万余人的伙食好不好、贵不贵,全由一个人或企业凭良心决定。

阆中古城今年开放吗(比鹅城更荒诞的一幕)(4)

这一竞拍有法不依,对现有法律法规视而不见,是否存在“萝卜”招标的“猫腻”?是否存在向特定关系人进行利益输送的可能?恐怕都值得好好查一查。

甚至有网友已经猜到了套路,神秘企业以1.8亿中标,以经营权向银行贷款1.9亿,这样银行的钱就转到了阆中手里,至于什么企业,就随风而去吧!

鹅城寓言再现,到底是隐喻还是魔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