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三十五代后人(包拯第35代后人从不外出打工)
包拯身着利落的官服,皮肤黝黑,额头上有一枚圆润的月牙,惊堂木一拍,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齐声喊“威武”,御猫展昭和师爷公孙策随侍左右。
这应该是很多80、90后印象极为深刻的影视片段,谁还没在电视上看过包公怒铡陈世美、夜审乌盆案呢?
金超群老师塑造的包拯也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经典,不少人以为,历史上的包拯当真就是他所扮演的那个样子。
事实并非如此。
宋朝的确有位包青天,只是他身边没有什么奇侠义士,也没有那么传奇,不过,他仍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官。
百姓因其廉洁公正,为他在老家安徽合肥打造一所包公祠,由其后人看管,如今已传承到第35代后人,这位后人从不外出工作,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究竟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一辈子?
一、包拯为何会被“黑化”?“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熟悉的旋律响起,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张黝黑的,不怒自威的脸,手中惊堂木一拍,能平天下不平事。
不过,以上形象是经过许多人艺术加工过后的包拯,根据出土的包公图来看,历史上真正的包拯是一个白面书生。
为何包拯一个白净书生会被后人“黑化”呢?
人们最早接触黑脸包拯是在戏剧上,唱戏时,戏子会在脸上画上不同颜色的脸谱,这脸谱也是极有讲究的,比如红脸象征忠义耿直,白脸象征奸诈多疑,蓝色脸谱表示,性格刚直,桀骜不驯……
而黑脸则代表着性格严肃不言苟笑,铁面无私,而在绘制包拯这个角色的脸谱时,就是以黑色为主,并在额头上画上白色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这种形象深入人心,所以在之后的演义和传记中,都将包拯塑造成了黑脸的形象。
不止如此,为了增添人物色彩,坊间还给包拯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说他乃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可以通过月牙胎记通阴阳,白天断阳间的案子,晚上断阴天的案子,作恶多端的人,就算投胎成恶鬼,包大人也不会放过。
正是这些丰富的艺术加工,让黑脸包拯的形象在我们心中越来越深刻,当时百姓们塑造这样一个形象也是期望朝廷能够多出一些像包拯这样的清官,让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一些。
因此,铁面无私断案如有神的包拯已然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历史上真实的包拯虽然没有这么传奇,却也是个廉洁公正,不负权贵,敢于向上进谏,为百姓们鸣不平的清官。
二、历史上真实的包大人历史上的包拯在公元前1027年中了进士,之后他就被朝廷委以重任,只不过当时刚刚踏入官场的包拯却突然决定辞官。
要知道那个时候,书生们寒窗苦读多年,为的就是能够出人头地,踏入官场,改变自己以及家人的命运。
然而,包拯面对唾手可得的官位,却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这是为何?
这还要从包拯的父母说起,包拯此人极为孝顺,在他的故土,流传着很多他为父母尽孝的故事。
他被朝廷外派做官后,一心想要将父母接过来赡养,只可惜包拯的父母年迈体弱,无法适应长途跋涉,不能前往。
包拯得知此事,为了能够在父母膝下尽孝,索性辞官,安心照顾父母,对他而言,官可以再考,但自己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就那么多。
包拯一直在老家侍奉父母,直到他们去世,又为双亲守孝三年后,才重回官场,那时,包拯已经39岁。
包拯在官场上以清正廉明铁面无私著称,他曾经在端州任知府,而端州最出名的是砚台,之前历任知府都利用自己的私权收贿砚台,然后再将砚台转手送去贿赂权贵。
而包拯在任期间,不仅不接受贿赂,反而限制砚台制造数量,严厉禁止私商向上贿赂,任满一年离职时,没拿当地的一块儿砚台。
如此清廉的臣子,深得宋仁宗重视,包拯因此在朝堂上一路高升。
大家印象中的包大人是开封府府尹,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包大人只是全知开封府府事,相当于开封府的二把手,真正任职的时间也只有一年多。
他在任职时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案件发生,自然也称不上是断案无数,历史上的包拯在断案方面,只有一件令人啧啧称奇。
那还是他在天长县当县令时所破获的一起案子,当时,一位农民王三发现自家的牛被割掉了舌头,血流不止,马上就要咽气。按照大宋律令,不可随意宰杀耕牛,一旦遭人告发,便要杀头。
农民气氛惊怒之余,前往衙门报官,可他并没有怀疑的对象。包拯听说此事后,便让王三回家将牛悄悄宰杀掉,把肉卖给邻里,挽回一些损失,不管之后有什么后果,都由他都一力承担。
王三虽然疑惑,却还是选择听命办事。
没过多久,又有人来衙门,要告发王三私自宰杀耕牛。包拯二话没说,立刻把告发王三杀牛的人抓了起来。
原来包拯早就猜到此人割掉王三家牛是为了嫁祸给他,编设下此圈套,有些污蔑王三的人肯定会紧咬着不松口。经过审问,此人承认他与王三有仇,割掉牛舌就是想报复王三。
此案真相大白后,不少人纷纷称包拯使乃青天大老爷,断案如神,可惜,除了牛舌案,历史上的包拯倒是没有什么其他的断案传奇流传下来。
历史上对他笔墨描述最多的其实是弹劾权贵。
三、深受百姓爱戴的大宋好官包拯进入官场时,正值台谏的黄金时期,在那时连宰相都是可以被弹劾的,再加上宋仁宗为人和善,对待臣子十分宽厚,所以身为谏官的包拯,凭借着自己一颗忠君爱国之心,上弹皇亲国戚,下弹贪官污吏。
宋仁宗有一最宠爱的贵妃——张贵妃,自从张氏进宫成为才人,便一直是宋仁宗心尖上的宠妃,活着的时候极尽恩宠,她见仁宗的次数比皇后见的次数还多。
张贵妃死后,宋仁宗罢朝七日,追封其为温成皇后。如此盛誉,可见宋仁宗对她之宠爱。
皇帝要想显示自己对一个妃子的宠爱,那么少不了的就是给赏赐,不仅给她赏赐,也给她的家人赏赐,尤其是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宋仁宗在美人的劝说下,要允他高官厚禄。
结果这事儿被包拯知道了,当时,包拯任监察御史及知谏院,职责就是整顿官场,弹劾贪官污吏。宋仁宗刚刚在朝堂上提了一嘴这件事。
包拯就如同炮仗一般“怼”起皇帝来,他是文人出身,大道理一大堆,他不仅给宋仁宗列举了历史上帝王任人唯亲的悲惨的下场,还暗暗劝诫他,后宫跟朝堂要分清楚。
宋仁宗被他说得面红耳赤,最后这件事情不了了之。
除此之外,还有宋朝大贪官转运使王逵也是由包拯弹劾下去的。
王逵及其擅长阿谀奉承,每次都能哄得宋仁宗龙颜大悦,宋仁宗对他也颇为青睐,王逵涨着这份恩宠,为自己大量敛财,剥削百姓,遇到反抗者,直接滥用私刑,以折磨人为乐,他的所作所为,人神共愤。
旁人碍于他颇得圣恩,一直不敢弹劾他,只有包拯,毫无顾忌地连续七次进谏,弹劾他。
包拯将王逵的所作所为全部告诉宋仁宗,完全不害怕来自权贵的压制,他在说起百姓的惨状时,终于引起宋仁宗的不忍,最终选择罢免王逵。
这些事传到百姓的耳朵里,大家纷纷称他是贪官污吏的克星,大宋难得的好官,还有人因此塑造了一个新词“包弹”
包拯为官几十载,未有污名,1062年,64岁的包拯溘然长逝,宋仁宗感念其清正、孝顺,赐谥号孝肃。
虽然历史上真实的包拯与我们所知道的有些不符,不过,他的确是一个值得百姓爱戴的好官,他的这些光辉事迹,让当时很多写传记的文人十分钦佩并以他为原型,塑造了那个能够铁面无私,能通鬼神的包大人。
包拯一生严于律己,对待后人也要求严苛,他留下遗言,如果后世子弟有贪官污吏,便不许他入祖坟,并将其从族谱上除名。
而后世子孙,也都依从他的教诲,为他守护宗祠,传扬其伟大精神。
四、包公祠的守护者——包拯第35代后人明孝宗时期,庐州知府宋鉴因钦佩包拯的为人特意在他的家乡安徽合肥为他修筑祠堂,并交由包拯的后人管理。
自己祖上有这么一位名人,倒是风光极了,因此,包家后人一直以守护祠堂为荣,兢兢业业地看护着,也以此约束自身,争取不给先祖丢人。
而包先良就是被家族选中守护包公祠的第35代后人,起初在包公祠里伺候的后辈不止他一个,但是在祠堂侍候的日子太过乏味,新时代的风吹开祠堂的大门,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了很多人的视线。
在祠堂里守护先人是没有钱可以领的,里面的人过得捉襟见肘,他们眼见着那些同自己一样的包家后人离开故土,去外乡发展,挣大钱,心里慢慢开始不平衡起来。
所以没过多久,同包先良一辈的人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不在前往祠堂,他们受够了清苦日子,想要去赚钱养家。祠堂的确是他们包家的传承,但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生存比传承更加重要。
于是,包公祠里只剩下包先良一人。
其实包先良的内心也有过迷茫和彷徨的时候,家人对他不去赚钱,只守在家里的做法很不满,指责他碌碌无为。
这种指责,他心里也不好受,身为丈夫,他也想能够支撑家里的生计,身为父亲,他也想为孩子买上他们喜欢的礼物。
但守在家祠里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其实最开始,家族里在包公祠里安排的人里并没有包先良,是他读了先祖的故事,对他十分推崇和景仰,才去毛遂自荐的。
曾经的他为这份工作付出过那样的努力,如今让他直接放弃,真的很难。
再说如果他走了,那么这里就真的没人了,那些先祖留下来的精神,以及对后世的训导就再也没有人传播了,为了能够留住这份传承,他情愿吃些苦头。
所以,尽管家人不理解他,包先良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包公祠里。
每天早上,包先良都会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庄重地前往祠堂上一柱香,紧接着开始打扫祠堂,竭尽全力地每个地方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等到开门的时间一到,他就会站在门口迎接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并为他们进行讲解。
作为包拯的后人,包先良从小就听家里的长辈跟他说先祖的故事,他就把自己听到的,从史料上查到的结合在一起讲给游客们听。
那些内容他需要日日重复,但包先良却从来都不厌烦,他热衷于给每一个感兴趣的人分享包拯这位先祖以及他留给后世的精神,在他的传播下,包拯的事迹和精神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很多人觉得包先良所做的这一切实在是太无私了,因为他打扫祠堂,为游客讲解这些工作完全是无偿的,而他本人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十分节俭。
为了不让这样一个守护祖宗祠堂的大孝子孙过得如此凄惨,不少游客纷纷建议他仿照其他景点一样向前来参观的游客收费,甚至还可以做一些纪念品。
如此一来,定能够改善包先良的生活条件。
可包先良拒绝了,包公祠自从建立开始就是公益性的,这是历史的碎片,也是他们包家人的荣光,英魂犹在,他绝不允许金钱的铜臭沾染这里,玷污了它的纯粹。
如今的包先良双鬓已生白发,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在祠堂守护多久,也不知道去世后是否还会有人接手这份工作,但他确定,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会把守护这件事一直坚持下去,让先祖的精神得以传承。
这种信念,令人钦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