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的国产芯片(科工力量搞出国产芯片)
【文/科工力量 柳叶刀】
微软收购TikTok的谈判仍在进行。8月5日,CNBC的报道说:如果交易成功,TikTok运营的全部代码,将从中国转移至美国,包括1500多万行人工智能代码。短视频风口,美国科技巨头的反应慢了半拍。中国各类短视频应用野蛮生长时,Instagram还在享受着图片社交的霸主地位,YouTube垄断PC端,没想过改朝换代。脸书曾尝试推出Lasso、Reels,可惜都失败了。如今,围猎TikTok成了最佳的选择。
制裁、禁运、封锁,都是西方国家的优秀传统。1950年,在法国巴黎,由美国牵头,联合欧洲各国,建立“巴黎统筹委员会”,也被叫做“巴统”。委员会明面上,对3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出口管制,实际上就是不想让苏联和中国,拿到最先进的技术。禁运物资名单中,电子计算机是重要的一项。
七十年前的计算机跟今天的笔记本可不一样,大得能塞满整个屋子。1946年,美国第一个研制出电子计算机,名叫“ENIAC”,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它采用电子管,控制电流的开和关,输送0、1信号,比起之前使用老式继电器,这是重要的技术升级。
新中国刚成立时,一穷二白。军事和科研项目,都急需电子计算机支持。国内既没有计算机科学研究,也没有计算专家,怎么办?两条路子,一是在高校开设专业训练班,招收有数学基础的学生,二是把尖子生送到苏联进修。
50年代,美苏的计算机研究水平几乎是同步的,美国搞出ENIAC后,苏联人马上拿出了MESM,虽然算力差一点,但体积更小,耗电量更少,皮实耐用。1956年,他们甚至研制出了三进制计算机。能有这样的科技水平,美国帮了很大的忙。苏联施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还仅是个农业国,但恰好赶上全球经济危机,欧美的技术和设备产能过剩,一个有需求,一个要输出。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一半卖给了苏联。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里面的机器,基本上是从美国的拖拉机厂拆运过来的。
中国的电子计算机,是在仿制中学习技术。1954年,国家选拔100名学生到苏联学习,苏方只接受了30人。为了尽快掌握技术,留学生废寝忘食,省下生活费,购买书籍资料。1958年,中国研究人员,利用苏联提供的计算机图纸,成功研制出103、104电子计算机。正当中国有所突破时,不好的消息传来。双边关系恶化,苏联不再提供援助。西方禁运、苏联撤走专家,中国开始尝试自主设计计算机。
60年代初,美苏两国都研制出晶体管计算机,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体积小、重量轻、运行更稳定,但技术要求更高。西方国家认为,凭中国这点水平,不可能搞出晶体管计算机。咱们的研究人员,并没有因此放弃,为解决晶体管的稳定性问题,成功研发“隔离-阻塞振荡器”,也被叫作“康鹏电路”,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1964年,中国哈军工成功研制全晶体管计算机441B-I,比美国仅仅晚了5年。
单从理论认识层面考虑,前三十年,中国的计算机与半导体研究水平,与美国的差距并不大。1974年,英特尔发布了大名鼎鼎的8080微处理器,指甲盖大的硅片上,集成了6000多个晶体管,奠定了英特尔电脑芯片的霸主地位。德州仪器、AMD、西门子纷纷仿制。这些后来者中,还有中国厂商。1979年,上海元件五厂和上海无线电十四厂联合,成功仿制8080处理器。研究人员,在缺乏精密仪器的条件下,通过“刨片子”方法,逆向工程,拆开芯片,用显微镜观察里面的布局,再依葫芦画瓢,复制一份。靠这种“土办法”,中国比日本和德国提前一年,实现仿制。在芯片设备制造领域,我们与欧美相比,也并非0和1的差距。同样在1979年,上海劳动仪表厂成功研制JKG-2光刻机,两年后,又研制了JKG-3,这系列光刻机至今仍在市场销售。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开发的离子注入机,还出口到了日本。
无论是50年代,引进苏联的技术资料,还是70年代,通过特殊渠道购买欧美先进设备,我们走得都是“消化吸收、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举一反三”的路线,不仅没有对自主技术造成冲击,反而融入自己的工业体系。但与国外最先进的技术相比,差距确实存在。以集成电路为例,良品率低,故障频发。这是时代的局限性。1981年,日本集成电路的产量是中国的260倍,市场需求量高,厂家竞争激烈,逼迫产品质量提升,他们制造的集成电路自然比我们好。在那个年代,国内市场小,技术迭代失去动力。国家底子薄,只靠科研机构逆向工程,很难形成竞争力。
另外,经济过度依赖规划,效率降低,研究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商品。摩尔定律说,芯片上集成晶体管的数目,每18个月翻一番。显然,这一理论不适合所有情况。
80年代,对外开放,老一辈科学家辛苦积累的技术遇到挑战。西方的经济理论,冲击着中国人的思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风气盛行。计算机、半导体技术刚打下基础,又面临科研经费不断削减的困境。1987年,中科院计算所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室都被撤销了。
这一时期,国内计算机市场看似繁荣,实际上是建立在外国核心技术上。企业成了组装厂,停止技术升级,依靠进口硬件维持生存。“市场换技术”,换来的却是组装技术。1994年,中国计算机企业超过8000家,绝大多数是搞销售服务的,从事硬件生产的不到300家。在北京的高科技市场中关村,货架上摆满了外国产品,大家争当“洋代理”。“x86”电脑像潮水般涌入中国,英特尔发展一代处理器,我们就更新一代。
当时有国内媒体评论道:“想以市场换来所有的技术,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中国生产的计算机,一律是‘中国脸蛋,外国心脏’”、“CPU芯片技术被英特尔垄断,从事研究开发、批量生产需要投入几十亿美元,这种技术是换不来的,即使换来了,也吃不下,在这方面,中国正量力而行”。
进入新世纪,数字产业大爆发。它的结构类似倒三角,最上层是网络、电商、传媒、大数据、云计算,年产值高达十几万亿美元。支撑这个产业的下一层是数码电子系统,小到电子玩具、手机、电脑,大到超算,年产值大概有几万亿美元。数码电子的下层是芯片设计与制造,年产值4000多亿美元。最底层是半导体设备,这是地基,产值最小,最难掌控。没有精密的加工设备,就制造不了芯片,没有芯片,就失去数字产业的话语权。国内互联网巨头,不懂芯片,不懂设备,达到几千亿市值,靠的是市场模式和商业机制。抽去芯片产业这层地基,再高的摩天大楼都要崩塌。
制造芯片有三类最重要的设备:光刻机、等离子体刻蚀机、化学薄膜设备。用它们在芯片内部雕刻,就好比在里面盖房子,一层一层的盖,现在盖了多少层呢?差不多六七十层。这座高楼柱子的尺度,就是现在所说的芯片制程,28纳米、14纳米、7纳米。人的头发丝平均直径0.07毫米,7纳米恰好是头发丝的万分之一。在这样的尺度上雕刻非常困难。
现在要做光刻机,必须用德国蔡司的镜头或反光碗,这种反光碗有多难做呢?相当于把德国国土这么大的面积,平整到正负一毫米。蔡司是百年老店,德国的精密加工世界第一。荷兰ASML公司最先进的EUV极紫外光刻机,用的就是德国的反光碗。这样的设备,我们有钱也买不到。1996年,西方国家联合制定的《瓦森纳协定》规定,出售给中国的技术设备,按N-2原则审批,什么意思呢?中国能拿到的技术设备必须发达国家晚两代以上。2015年,中微半导体公司研制的等离子体刻蚀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美国商务部立马解除对这类设备的出口管制。
芯片能做到今天这样的精度,是全世界所有科学家努力的结果。如果哪个国家想把它据为己有,不切实际,也做不到。美国在芯片技术的开发上,确实起步早。但近30年来,半导体技术和产业一直向亚洲移动,75%的芯片都是在亚洲生产。美国要想建立一条芯片生产线,也要购买其他国家的设备和材料。
虽然不能完全掌控半导体制造,但美国凭借先发优势,在全球市场,抢先建立了Wintel体系和AA体系,主导数字产业。前者是英特尔的处理器(CPU)和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联合,霸占个人PC和服务器市场。后者是ARM公司的处理器和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结盟,垄断移动智能机市场。其他的软硬件厂商,要想生存,必须依赖这一生态,在美国公司搭建的地基上,推出自己的产品,代价是失去自主权。
可是,有一批中国人却想要突破这一垄断体系。2001年,北京市在政府采购计划中,选择了国产Linux操作系统,放弃了微软Windows XP。负责这次采购任务的是俞慈声,她当时是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坚决支持国产软件。本来北京市考虑微软的产品和国产的,都采购一部分。但在和微软的谈判中,它们态度十分嚣张,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捆绑销售,单独买,价格更高。而且Windows XP系统必须网上激活,连接到微软的服务器,这是巨大的安全隐患,之前不用网上激活的Windows 2000,它们不卖。微软不给一丝商量的余地,俞慈声和采购团队决定将订单全部交给国内企业。后来的政府采购中,国产软件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微软也主动降价。
在“华为”、“中兴”事件发生前,美国早就在芯片领域,卡中国脖子。2015年,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将国防科技大学、长沙超算中心、天津超算中心、广州超算中心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理由是:中国研究机构用超算模拟核爆炸,危害美国国家安全。在此之前,中国超算“天河二号”的计算速度,连续四次获得世界第一。美国为什么有底气实施制裁?“天河二号”使用了近十万颗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可惜制裁并没有起到效果,一年刚过,中国超算“神威•太湖之光”,又排名世界第一,它安装的“申威26010”处理器,纯国产。
Wintel和AA体系垄断全球市场,但没有彻底剿灭国产芯片制造企业。80年代后,国防、信息安全曾面临近20年“无芯可用”的问题。但中国人并没有放弃研制自己的芯片。无锡江南计算所,2003年开始研究高性能芯片,“申威26010”就是该所的成果,这家机构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总参谋部第五十六研究所”,曾参与中国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除了无锡江南计算所,国产处理器研究领域,还有一家重要企业,“龙芯中科”,它起步于中科院。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的几十名年轻人,在缺少经费的支持下,日夜奋战,研制出中国首款通用处理器“龙芯1号”。之后,该团队不断推出性能更好的处理器,如今已经逼近国际主流水平。2015年3月30日,第17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使用了中国制造的“龙芯”处理器,它在太空的抗辐射能力,已经接近美国高端抗辐射芯片的水平,而且价格更便宜。去年的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中,天上的飞机、地上的雷达,都使用了国产的“龙芯”。
上周,华为启动“南泥湾”项目,目的是,规避美国技术,制造笔记本电脑。华为官方并没有透露细节。“南泥湾”一词源于“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抗日战争期间,先辈们在南泥湾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克服经济困难,自给自足。前面提到Wintel体系,PC端的软硬件一直被微软、英特尔联合霸占,其他厂商只能依附生存。华为的“南泥湾”项目,是否能打破该垄断体系,值得期待。
50年代的封锁、80年代的垄断、近期的制裁,并没有吓唬到所有人,总有一批中国人不服输、不投降。好了,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请给我个一键三连,或者是轻轻点个赞。我们的微博、微信、头条号、B站都叫“科工力量”,欢迎大家关注,那里会有更多的科技工业资讯和观点分享,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