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卷语文古诗文解析(国考常识四大书院)
(应嵩岳白是小编方便记忆编的,可以谐音成“应送月白”)
公元907年,唐朝覆灭,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大分裂时期,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中国开始出现私人创办的书院。
“四大书院”是中国古代书院的杰出代表。
1998年4月29日,国家邮政局在河南商丘市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该邮票是一套四枚特种邮票,按邮票编号顺序,分别是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四大书院
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四个书院均在北宋时获得朝廷赐额,白鹿洞书院在南宋由朝廷赐额。
2、四大书院之一 ——应天书院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现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有些朋友可能有些懵了,南京国子监在河南?
历史是这样的: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二月二十四日,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是为州县兴学之始。 庆历三年(1043年)十二月,诏赐“应天府书院”升格为“南京国子监”。
应天书院遂成为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从此成为北宋最高学府。
所以北宋时期的南京国子监,就是应天府书院。
商丘应天书院即当时南京国子监
应天书院杰出人物很多,电视连续剧《清平乐》里出现过好几个,比如石介、欧阳修、范仲淹、富弼。范仲淹、石介等人不仅先在这里读过书,后来走上仕途之后还在这里讲过学。
应天书院著名教师:杨悫、戚同文、范仲淹、石介。
应天书院著名学生:石介,楚昭辅、石延年、杜衍、毕士安、宗翼、杨大雅、王洙、范仲淹、孙复、石介、宋庠、宋祁、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张载、张方平、张昉、王尧臣、富弼、范纯仁、赵概、徐处仁、许骧、王砺 。
其中一个大牛:石介,山东泰安人,别名石守道、石公操,“泰山学派”创始人,是北宋著名学者、“宋初三先生”之一,他的理学思想对“二程”和朱熹等人影响颇大,可以说是宋代理学的先驱。
庆历三年(1043年),石介任国子监直讲的官职。他讲学不拘泥于先儒传注,多有新义,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学生太多,以致容纳不下。
范仲淹、富弼就不介绍了哦。
应天书院发展简史:
五代后晋时期,宋州虞城(今河南省虞城)人通儒杨悫(què)在归德军将军赵直扶助下聚众讲学,创办睢阳学舍。杨悫去世后,他的学生戚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办学,书院得以发展。
北宋立国初期,急需人才,实行开科取士。当时睢阳学舍的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登第者达五六十人之多。
天下文人、士子慕戚同文之名,不远千里而至宋州求学者络绎不绝,出现了“远近学者皆归之”的盛况,其中就有那位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应天书院大门
虽然应天书院是四大书院之首,但与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不同,应天书院设于繁华的闹市,千余年来,由于战火、洪灾等原因,应天书院基本上全部毁损,现在的书院完全是新建的。下图是书院的主体建筑——崇圣殿。
崇圣殿
崇圣殿中供奉着万世师表——孔子。
应天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人才辈出而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天下庠序,视此而兴”。“宋兴,天下州府有学始此”。
元代赵孟瞓更是在《义学记》中道:“宋初时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为首。”
3、四大书院之二——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嵩阳书院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
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范纯仁等很多名儒。嵩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九卷至二十一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完成的。
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唐代改为嵩阳观。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时,闭为行宫,名曰“奉天宫”。
书院著名的唐代遗迹、重达80多吨重的“大唐碑”( 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为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素有“嵩山碑王”之称。
嵩山碑王——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
五代后周改建为太乙书院。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改为“太室书院”,赐印本《九经》。 宋景祐二年(1035年),赐名“嵩阳书院”。
北宋末年,嵩阳书院因战乱被废。清康熙年间重建。
2010年8月1日,嵩阳书院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四大书院之三——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位于湘江西岸,院后沿中轴线而上,有爱晚亭、舍利塔、古岳麓山寺、白鹤泉及近代修建的蔡锷墓、黄兴墓等著名景点。
五代时期,智璇等二僧在岳麓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两宋之交,岳麓书院遭战火洗劫被毁。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他还延聘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更加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开书院会讲之先河,由此形成以“朱张之学”为正宗的学术传统。1275年元兵攻破长沙,岳麓书院被付之一炬。岳麓书院几百名学生参与战斗,城破后大多自杀殉国。
多灾多难的岳麓书院:
元统治者统一全国后,极力推动书院的恢复和发展,潭州学正刘必大主持重建岳麓书院,仅废10余年的岳麓书院又开始恢复生机。
元末至正十八年(1368年),岳麓书院毁于战火。
宣德七年(1432年),由民间集资促成岳麓书院最早的一次修复。弘治七年(1494年),长沙府通判陈钢终于使岳麓书院基本恢复旧貌。
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部队进攻长沙,与明朝官军进行激战,书院在混战中被毁。
岳麓书院大成殿
康熙七年(1668年),巡抚周召南下令重建岳麓书院,基本恢复了原有规模。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发动三藩叛乱,攻克长沙,刚刚修好了才4年的岳麓书院即兴即毁。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巡抚丁思孔又重建岳麓,置膏火田数百亩,并两具疏章,请求御书匾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春,康熙帝御书“学达性天”匾额。
岳麓书院大成殿曾子画像
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帝又赐御书“道南正脉”于岳麓,岳麓书院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再次获得肯定。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军进攻长沙,岳麓书院受到战火毁坏,史称“书院毁半”。同治七年(1868年),巡抚刘昆主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建。
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 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
1938年4月,日本战机轰炸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校园,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毁。1941年4月,日机再次轰炸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御书楼、半学斋、静一斋等处均中弹倒塌,文庙大成殿及孔子像被炸毁。抗日战争胜利后,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修复。1981年,岳麓书院开始大规模修复工程,1986年10月,在历经5年大修后,岳麓书院正式对外开放参观。
现在的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一部分,在四大书院生命力最旺盛。
5、四大书院之四——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当时统治的九江的中央政府,南唐李氏朝廷(当时南唐的皇帝是李昪,就是李煜的爷爷,李煜937年出生,当时才3岁)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
大门左侧文字:世界文化景观
白鹿洞在唐代时,洛阳人李渤与其兄隐居读书之处。因李渤养了一只白鹿,自娱,传说该鹿通晓人性,能跋涉数十里到星子县城为主人购买书、纸、笔、墨,李渤遂有外号“白鹿先生”。
白鹿洞四山环合,俯视似洞,因此而名,其实并没有洞!
李渤后来出任江州刺史,于此修楼建亭,取名白鹿洞,从此白鹿洞名重一时,逐渐成为四乡文人往来之地。白居易过江州,赠李渤一诗中,即有“君家白鹿洞,闻道亦生苔”之句。
早年该处只是一处游览胜地,直至五代十国的南唐,其时天下大乱,南唐开元年间,李善道、朱弼等人在此置田聚徒讲学,称为“庐山园学”。
升元四年(940年),南唐朝廷在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置田藏书,由金陵国子监九经教授李善道主持学务,四方学子慕名而来,与京师国子监齐名。公元976年,南唐灭亡,九江百姓遭受兵马之灾,庐山国学成为废墟。
宋初,九江人在废墟上建起白鹿洞书院,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将国子监刻印的《九经》等书赐予白鹿洞书院,书院旋即知名度大增,学生有近百人,该时期已被奉为天下四大书院,公元980年,白鹿洞主被调走当官,白鹿洞书院再废。
公元1002年,宋真宗赵恒颁发一道圣旨,全国兴起研学之风,白鹿洞书院得到修缮。公元1054年,白鹿洞书院毁于兵火,期间耕地又被收回,书院无法继续提供膳食,学生纷纷离去,校舍逐渐倒塌,书院不久就停办了。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书院从此荒废百年。
到了南宋,中国理学开始兴盛,复兴书院成为当时的重要运动。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星子县)时,筹款建屋、征集图书、聘请名师、广集生徒、奏请赐额及御书、亲任洞主、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白鹿洞书院从此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朱熹的出现,正式奠定白鹿洞在往后700年的学术位置,直至清代科举制度结束为止,被称为“海内书院第一”。
白鹿洞书院——正学之门
白鹿洞书院与江西吉安的白鹭洲书院、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
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五条教规(出自《中庸》), 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
(中山大学的校训就是: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
清朝时期,康熙赐给白鹿洞书院匾额及古书后,南康知府周灿向皇帝请建了两座两层建筑。
宣统二年(1910年),白鹿洞书院改为高等林业学堂。
新中国成立以后,白鹿洞书院经过多次维修整理。
6、有争议的四大书院之石鼓书院前面所列四大书院是1998国家邮政局发行的邮票上所列。实际上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列入四大书院,有一点争议。
据说国家邮政局准备发行“四大书院”邮票时,曾事先到石鼓书院实地考察,但因只见山石、不见书院,之后改选河南郑州登封嵩阳书院。 为何如此,因为当时石鼓书院还没有修复!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上。
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衡州秀才李宽在合江亭旁建房,取名为“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在此悉心读书,为石鼓书院建立之雏型。自此计算则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
北宋宋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石鼓书院”敕额。
石鼓书院是一座千年学府,书院屡经扩建修葺,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程洵、郑向、湛若水、叶钊、邹守益、茅坤、旷敏本、赵大洲、林学易、王敬所、蔡汝南、胡东山、李同野、罗近隐、王闿运、曾熙等人在此执教,培育了王居仁、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陈宗契、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彭述、杨度、齐白石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
罗含、郦道元、齐映、宇文炫、杜甫、吕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
石鼓书院和湘江大桥
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石鼓书院曾鼎盛数百年,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比较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但不幸的是,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寇炮火。
石鼓书院建筑群
1964年,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来衡阳视察时,要求恢复衡阳的名胜古迹,诸如石鼓书院、回雁峰等。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限于历史条件,仅培植了树木花圃,建以亭榭,在废墟上建了一座石鼓公园,无法恢复当时的建筑和陈列。
2006年6月,衡阳市政府重建石鼓书院。
2009年11月15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又发行“古代书院二”特种邮票共4枚,分别为湖南的石鼓书院、江苏的安定书院、江西的鹅湖书院、海南的东坡书院,由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师范曾和著名画家邹玉利设计,以国画形式表现。
当日四个书院均举行了首发仪式,其中《石鼓书院》特种邮票首发式暨湖南省集邮精品展在衡阳市石鼓广场隆重举行。
四大书院二邮票——石鼓书院
好了,石鼓书院本来应该上第一套特种邮票的,就是复建晚了一些,才上了第二套,但是无损于它在历史上的地位。
7、国考常识附:国考如果考到四大书院的常识,要注意可能把石鼓书院作为四大书院之一。
国考考试练习题:
下列关于古代书院说法错误的是( )
A.应天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B.岳麓书院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
C.白鹿洞书院有“海内书院第一之称”
D.嵩阳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创建最早,并具有确切史志记载的书院
【解析】D。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被尊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A选项正确。
B选项正确,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现为长沙市文化旅游主要景点之一。
C选项正确,白鹿洞书院且有“海内书院第一之称”。
D选项错误,石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创建最早,并具有确切史志记载的书院。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写作不易,看了觉得好的给个打赏吧,谢谢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