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病害图谱和防治方法 茄子栽培过程中

1.茄苗猝倒病

猝倒病又称小脚瘟,是由真菌引起的育苗期的重要病害。病菌借助雨水、灌溉水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在土温低于15C、含水量过高、光照不足的条件下容易发病。此外,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和黏重土壤及施用未腐熟堆肥的地方也易发病。病菌通过伤口侵入植株体内,幼苗出土后,开始在胚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以后逐渐发展到绕幼茎一周,病部组织腐烂干枯或凹陷抽缩,使幼苗猝倒死亡。防治方法:

茄子病害图谱和防治方法 茄子栽培过程中(1)

①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和土质疏松、无病原的地块作育苗床;实行轮作,不与茄科蔬菜连作。

②在旧育苗床上或带有病菌的育苗床上进行严格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本每平方米10克左右,撒施后浇水。

③播种前对种子浸种灭菌,用55C温水浸15~20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小时。

④当田间发现病株时进行药剂防治,喷布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茄子病害图谱和防治方法 茄子栽培过程中(2)

2.茄子绵疫病

绵疫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病菌借雨水、灌溉水、风传播浸染。凡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雨后浇水、土质黏重、土壤过湿的地方容易发病,高温闷热或大雨后转晴最适宜绵疫病发生,气温30C、相对湿度85%以上时,病菌发展很快,被浸染植株只需24小时即可表现出症状。病菌主要为害果实、叶片、茎,有时也为害花器官。果实被害先从近地面果开始,受害部初期呈水渍状圆形病斑,病斑边缘不明显,稍凹陷,呈黄褐色或暗褐色,逐渐扩大到全果,病部果肉变黑褐色腐烂,潮湿时果面出现白色絮状菌丝体,造成落果或变成失水僵果挂在枝上。被害叶受害最初形成水渍状褐色斑,有轮纹,边缘不明显,潮湿时产生白色絮状物。茎受害变成暗绿色并逐渐缢缩,容易倒折。

茄子病害图谱和防治方法 茄子栽培过程中(3)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一般圆茄类品种比长茄类品种抗病。.

②实行轮作;选择排水良好、土地平整、土质疏松的土壤,合理密植;勤消除下部老叶;注意雨后及时排水;结合采收及时清除病果,减少病源。

③发病初期喷布杀菌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25%中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药,连续喷2~3次,重点保护果实。

茄子病害图谱和防治方法 茄子栽培过程中(4)

3.茄子黄萎病

黄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在土中可存活6~8年,也可以在种子内、外越冬。病菌借风雨、流水、人畜及农具传播,病菌通过伤口或直接从幼根的表皮和根毛浸入,在维管束内繁殖后扩展到枝叶、果实及种子内。土壤的温、湿度对病害的发生影响较大,一般在气温20度~25度,土壤湿度大而且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时发生严重。黄萎病一般在定植时即可发生,进入结果期发病严重。发病初期在中、下部个别叶片上显出症状,叶脉间开始变黄,以后变成褐色,逐渐扩展到整片叶子,引起上卷,最后脱落。严重时由局部向全株发展,全部叶片脱落,植株变矮,严重影响产量。

茄子病害图谱和防治方法 茄子栽培过程中(5)

防治方法:

①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可用55度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各--份与泥土三份混匀后,用种子重量的0.1%进行拌种。

②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与葱蒜类轮作效果最好。

③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壤种植,以农业技术措施综合治理,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④定植前进行土壤处理,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千克加10倍的细千土混匀,均匀撒在土面整地耙匀,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灌根,或用30%农用杀菌剂DT35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

茄子病害图谱和防治方法 茄子栽培过程中(6)

4.茄子褐纹病

该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种子的种皮内或种子表面越冬,病菌在土中可存活2年。病菌通过风雨、昆虫和农事操作传播侵染,在通风透光不良、温、湿度大时容易发病。低洼易涝、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定植过密或施氮太多的地块危害严重。该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茎和果实。茎染病后,病斑梭形,边缘深紫褐色,中间灰白色,上生许多深褐色小点,病斑多的时候连成片,成为坏死区,病部组织干腐,皮层脱落,露出木质部,容易折断。叶片染病后开始生苍白色小点,扩大后成近似圆形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有轮纹和大量小黑点,排列成轮纹状。果实受害产生圆形褐斑,有轮纹、黑点,病斑逐步扩大到整个果实,软腐脱落或干枯挂在枝上。防治方法:可参见茄子黄萎病。.

茄子病害图谱和防治方法 茄子栽培过程中(7)

茄子上常见的还有花叶病、立枯病、白粉病、炭疽病等。

5.茄子常见害虫

茄子常见的害虫有棉铃虫、黄斑螟、二十八星瓢虫、茶黄螨、花椒凤蝶等。

棉铃虫的防治方法可参见番茄害虫部分。黄斑螟在我国西部和南部发生,尤其是西南部最重,可在成虫发生期喷布25%杀虫双水剂1000倍液。二十八星瓢虫以成虫或若虫取食叶片、果实和嫩茎,可以利用其成虫的假死习性人工捕捉;其中卵集中成群,颜色鲜艳,极易发现,可以人工摘除;利用幼虫2龄前群居习性,用20%氰戊菊酯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 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喷杀。

茄子病害图谱和防治方法 茄子栽培过程中(8)

茶黄螨生活周期较短,但繁殖力极强,应该特别注意早期防治,夏播茄子在7月底至8月初,或在初花期喷一次药,以后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三次,可以控制其为害,使用的药剂有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2000 倍液,或2.5%联苯菊酯3000倍液等。花椒凤蝶以幼虫食叶,我国东部零星发生,一般不单独采取防治措施,可以在防治其他害虫时兼治此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