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第1场雪散文(夜寒煨芋听雪声)

文/邱俊霖

冬天的第1场雪散文(夜寒煨芋听雪声)(1)

南宋的美食家林洪在《山家清供》里记录了一首打油诗:“深夜一炉火,浑家团栾坐。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深夜里围坐在火炉旁煨烤芋头,真比皇帝还快活。

每到秋冬天气变凉后,便是吃芋头的好时节了。由于芋头埋在泥里,还曾被人讲进了笑话。清代的《笑林广记》里有个关于“贪吝”的笑话:两兄弟合伙种田,粮食熟了讨论如何分配。哥哥说要上半截,可粮食都集中在麦穗的上半截啊,弟弟怪他不公。哥哥说,等到明年,就你取上半截粮食,这样就公平了。

可到了第二年下种时,哥哥却说:“我今年意欲种芋头哩。”最终,这个哥哥也就成了一个贪吝之人。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来,古人也将芋头当作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史记》里就有这么一段记载:说的是巨鹿之战,项羽跟着宋义行军到安阳,宋义却停兵观望、止步不前,当时天寒大雨,士兵冻饿交加。项羽便说了一句:“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穷困,士卒只能吃芋头、豆子。

古人觉得芋头棕褐色的外皮和鹞鹰的羽毛还有几分相似,于是还给它取了个外号叫作“蹲鸱”。不过,蹲鸱这个称呼也不是谁都知道。明代冯梦龙在《古今笑史》里也收录了个故事,说的是唐代名相张九龄有一天送了些芋头给朋友萧炅,并在信上称芋头为“蹲鸱”。萧炅收到后回信说:“损芋拜嘉,唯蹲鸱未至,然寒家多怪,亦不愿见此恶鸟也。”很明显,萧炅也不知蹲鸱是指芋头,而真把这“蹲鸱”当作了鹞鹰。后来张九龄将萧炅的回信拿给客人看,客人们都哄堂大笑。

因为芋头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广,产量较高,所以在古代也算不上太珍贵的食物。不过,喜欢吃芋头的可大有人在。就好比汪曾祺先生在《受戒》里提到的那样:“每回明子来画花,小英子就给他做点好吃的,煮两个鸡蛋,蒸一碗芋头,煎几个藕团子。”这芋头可是好东西啊。

至于怎么吃芋头,古代的吃货们也有研究。芋头的吃法有简单的,也有相对讲究的。比如《山家清供》里提到的一种“酥黄独”:“熟芋截片,研榧子、杏仁,和酱拖面煎之,以为甚好。”即将熟芋头切片,再用研碎的香榧和杏仁调和盐酱和在面里,最后将芋头片外裹面糊煎炸之,其软糯清香,妙不可言。

对古人来说,芋头还有一种流行的吃法:制成芋头羹。清代的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提到过芋头羹的做法:“芋性柔腻,入荤入素俱可。或切碎作鸭羹,或煨肉,或同豆腐加酱水煨。”此外,袁枚还记载过其他几种芋头的吃法,比如芋煨白菜,亦或是将芋头磨成粉制成芋粉团。

除此之外,芋头还有一些别具特色的吃法,比如《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老师是江苏人,长期流寓南京,他的口味偏甜。在《西游记》里,他写到过几种芋头的做法,比如无底洞里的老鼠精做的芋头:烂煨芋头糖拌着。后来取经回到东土大唐,唐太宗接待宴席上的是糖浇香芋。直到今天,江苏的很多地方还有糖芋头这道小吃。

要说到古代最简单流行的芋头吃法,那大概是煨烤,尤其是在寒夜里,煨芋头更是人简至味。就像开头提到的“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那样,南宋诗人释文珦也有“蹲鸱煨正熟,不与俗人分”(《煨芋》)之语。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冬天围炉取暖,地炉上温着酒,也要感慨一句:“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冬日田园杂兴》)别说没有下酒菜,炉子里煨烤的芋头和板栗早就香飘四溢了,冬日里吃着煨芋头,喝着热酒,好不快活。

不过,有的人就是喜欢讲究的吃法,比如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记》里就提到过:“煮芋不可无物伴之,盖芋之本身无味,借他物以成其味者也。”煮芋头必须要要佐味之物。南宋诗人陆游的观点便与李渔不一样,他曾在《蔬园杂咏芋》中提到:“莫诮蹲鸱少风味,赖渠撑拄过凶年。”别笑话芋头没啥风味,遇到灾荒之年,可全靠这芋头渡过难关呀。

陆游是非常喜欢吃芋头的,煨芋也是他最爱的一种吃法。他曾在一首诗中提到“会拣最幽处,煨芋听雪声。”(《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清代画家朱耷也曾画过一幅《芋》,并自题:“是谁敲破雪中门,愿举蹲鸱以奉客。”(《题芋》)寒冬夜里大雪来,端起刚刚煨熟的芋头对客人说:一起来吃烤芋头吧!

听着外面的风雪之声,吃着煨烤的芋头,仿佛所有的寒气都被驱散,这该是如何的温馨与惬意呀。

【作者简介】邱俊霖,90后青年作家。自由撰稿人。作品见于《中国校园文学》《光明日报》《延河》《美文》《青年文摘》《意林》等刊物。多家杂志专栏作者和特约撰稿人。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