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把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网络素养是考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必须从青少年时代打下牢固基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伦理、文化风尚、道德追求和行为规范,必须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培育,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把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加强网络素养教育

网络素养是考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必须从青少年时代打下牢固基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伦理、文化风尚、道德追求和行为规范,必须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培育。

把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信息社会培养公民素养的时代要求。

国家主席在向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中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正是为了应对这一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发布《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评估框架》,随后又进一步提出数字素养基本框架,以适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2016年9月,我国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但是,总体而言,当前各国与网络素养教育相关的制度性规划、系统性教育机制和举措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把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10—29岁年龄段的网民人数最高,占比为41.5%;学生群体网民人数最多,占比为26%。但我国青少年的网络文明素养现状却令人担忧,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随时可得”成为可能,让不少从小伴随着网络长大的青少年沦为“手机控”;另一方面,网络恶搞、网络诈骗等不文明现象甚至不法行为也在青少年群体中“大行其道”。家庭、学校和社会则面临着引导困境、教育缺位、监督乏力等难题。

把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更是对信息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教育创新与课程改革的积极响应。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应用日趋普及,学校纷纷尝试微课、翻转课堂、网络直播室等“互联网 教育”教学模式,但教师过于强调网络的工具性,忽视了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学校教育存在课堂教学内容供给与学生信息获取需求不对等的矛盾,仍然停留在理论知识供给和教师传授的层面上,比起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学生更容易受网络信息的影响。

今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着力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进一步完善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网络素养教育机制。健全防范青少年沉迷网络工作机制,依法坚决打击和制止青少年网络欺凌,保护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这一工作部署,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重点。

第一,制定大中小一体化的网络素养教育框架,从制度建设上确保网络素养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网络素养作为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的一种基本能力,有必要从国家层面构建符合大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一体化网络素养教育框架,这是顺应网络时代特点的人才培养必经道路。一体化网络素养教育框架遵循学生不同学龄段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各学段教育内容,科学定位各学段教育目标,可以使网络素养教育有机衔接、螺旋上升、层次深入、有序推进。

第二,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网络素养教育共同体,营造联动、协同的育人环境。

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方优势。首先,要合力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政府部门要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进一步规范网上内容生产、信息发布和传播流程,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安全环境。其次,家庭和学校要密切配合,共同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共有特点和个性差异,关怀青少年成长阶段的心理需要,关心青少年面对现实问题产生的困惑,及时予以正确辅导和引导。再其次,吸纳互联网企业等社会力量,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延伸,向教育延伸。

第三,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和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提高网络素养教育的实效性。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同时,青少年也存在自控能力差、自保能力弱的特点。网络素养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创新教育教学方式,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促使学校网络素养教育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信息科学教育等相互融合,帮助和指导青少年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网络文明观,成为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创造者。

(作者单位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28日第10版

作者:刘丽敏 李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