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的学前教育模式(学前STREAM教育发展困难重重)

学前STREAM教育指的是

S: Science (科学)

T: Technology(技术)

R: wRiting (写作)

E: Engineering (工程)

A: Art (艺术、历史、人文等)

M:Mathematics(数学)

是“跨学科教育”的进化版本

新兴的学前教育模式(学前STREAM教育发展困难重重)(1)

近年,STREAM教育开始进入中国的学前教育领域,并获得相应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梳理了学前STREAM教育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出相应的建议。

01、学前STREAM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学前STREAM教育在中国的不断推进,其理论价值、教育价值以及促进儿童发展的价值得到认可,课程体系得以初步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系统也获得相应发展。

新兴的学前教育模式(学前STREAM教育发展困难重重)(2)

01、价值创生

首先,学前STREAM教育的理论价值得到认可。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STEM教育理念以来,STREAM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所广泛接受,具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科学界的相应研究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是对STEM产生兴趣和形成相应身份意识的最好年级阶段”,学前STREAM教育具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其次,学前STREAM教育的教育价值得到认可。

中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于2001年启动的面向5~12岁儿童的“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为中国学前STEM教育的全方位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2016年至今,中国科协‘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教学中心与上海奉贤教育学院联合开展幼儿园阶段STEM教育的教师培训、活动研发与教学实践,为开展学前STREAM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再次,学前STREAM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得到认可。

高质量的STEM经验能够为儿童提供机会以发展批判性思维、动手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而这些跨学科的能力能够支持儿童后续的学习成功。

当前一些幼儿园正在探索引进STREAM教育理念,积极促进STREAM教育理念与学前教育的有机融合;部分学前儿童家长开始给孩子报以“STREAM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机器人科学教育、“乐高”操作项目等课外辅导班。

02、课程体系初步构建

·理论支撑

美国马萨诸塞州于2013 年制定出台的《学前儿童STEM教育指南》与辛辛那提大学莫牧教授提出的学前STEM课程理论等,为当前中国幼儿园的学前STREAM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多样化的课程开发模式

① 直接移植国外幼儿园的学前STREAM课程,如“飞行器——与科学绘本相结合的STEM活动”。

② 在借鉴国外学前STEM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科导向”和“五感切入”的视角出发,开展相应主题项目的学前STREAM课程开发。

③ 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儿童本身的学习与生活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学前STREAM课程应当是一个整体而非不同学科的统称。

·多元化的课程结构

①将学前STREAM课程作为一个新的课程元素引入学前课程。

学前STREAM课程作为一个微小的独立元素,只是作为传统学前课程的一种补充,偶尔出现在学前课程结构之中。

②将学前STREAM课程作为一个单独的课程体系配置进幼儿园的整体课程设置。

学前STREAM课程与幼儿园的传统课程并驾齐驱,并以其自身的独立,成为学前课程结构里的一个重要组成模块。

③将学前STREAEM课程融入幼儿园的传统课程之中。

学前STREAM课程被分散融入进幼儿园的日常活动、教学之中,基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教学不断开展相应的学前STREAM教育。

02、学前STREAM教育在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学前STREAM教育对于中国而言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新兴的学前教育模式(学前STREAM教育发展困难重重)(3)

01、政策体系的缺位

从国家宏观层面到区域中观层面再到幼儿园微观层面缺乏关于学前STREAM教育的配套政策。

2016年6月7日,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文件,要求“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 、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该文件中提到了“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 ”,但该文件是从教育信息化的视角提出推行跨学科教育,并没有就学前STREAM教育展开相应的论述。由此导致当前中国学前STREAM教育从学界的理论探究到一线幼儿园的实践探索主要是一种来自于民间的自发行为,缺乏从上至下的整体政策的配套。

02、“盲目”行动下的理论“遗忘”

当前,学界对于STREAM教育的研究兴趣浓厚,但关于学前STREAM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则比较缺乏。

① 当前中国学界关于学前STREAM教育的研究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侧重于引进、介绍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缺乏关于本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

② 中国学界关于学前STREAM教育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基于哲学思辨的理论反思或个案研究,缺乏大规模的关于学前STREAM教育的实证研究。

③ 关于学前STREAM教育的研究深度不够,停留于现象描述,缺乏关于学前STREAM教育的原理研究和相应的元研究(元研究是对研究本身的一种反思,基于元研究能更进一步地推动研究的有效展开),从而导致“盲目”行动下的理论“遗忘”。

03、教师队伍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① 学前STREAM教师的原有基础比较薄弱。

中国学前教师普遍存在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在其职前培养中也缺乏相应的学前STREAM知识基础与相应教育素养的培养。

② 学前教师难以针对学前STREAM教育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不能较好地组织学前儿童开展STREAM活动,而且在活动结束之后也不能形成有效的反馈与反思以促进自己的进一步发展。

③ 针对学前STREAM教师的培训保障不力。

当前关于学前STREAM教师的职后培训主要是基于区域或幼儿园自身的自发、零散行为,没能形成一体化的学前STREAM教师培训,从而导致当前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04、“孤立式”的教育实践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在发展学前STREAM经验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幼儿园对家长的“调动”缺位,当前诸多家长缺乏相应的理论和行动来支持学前STREAM教育。

幼儿园所在的社区具有非常丰富的学前STREAM教育资源,如社区中的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可以为学前STREAM教育提供丰富的硬件资源,由于幼儿园的开发缺位,当前幼儿园所在的社区未能积极地加入学前STREAM教育,从而导致学前STREAM教育实践的低效。

03、学前STREAM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建议

鉴于当下中国学前STREAM教育在其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新兴的学前教育模式(学前STREAM教育发展困难重重)(4)

01、建构学前STREAM教育政策体系

① 国家政策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学前STREAM教育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有赖于国家相应的政策引导,当下学前STREAM教育在民间的迅速发展也要求国家层面应当具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② 区域是全面推动学前STREAM教育的有力抓手。各区域应结合国家的相应政策,配套出台适合各区域自身发展特色的地方政策,从而全面推动学前STREAM教育的发展。

③ 各幼儿园应结合自身的办园特色,制定适合幼儿园发展的相应政策,从而全面落实学前STREAM教育。

02、开发本土化STREAM课程

① 组建专业的学前STREAM课程团队,展开针对学前STREAM教育的理论研究,进行专业研发与相应教材的编写,建构从幼儿园小班到中班到大班并能与小学STREAM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② 尽管国外学前STREAM课程的成功经验能够为中国的开发提供很好的借鉴,但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学前儿童与国外学前儿童的各个方面的差异,并致力于开发中国本土化的学前STREAM课程体系。

③ 在学前STREAM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以儿童发展为本,注意学前STREAM课程与幼儿园传统课程的有机融合。

④ 制定学前STREAM课程标准,以使其与中小学的课程标准相匹配,促进学前STREAM教育的具体落实,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连续性。

03、建设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① 加强学前STREAM教师的职前培养。

在现有师范专业中增加学前STREAM教育的课程设置,或招收相关专业学生,在学前教师的教师资格认证中增加对于学前教师STREAM教育素养的相应要求,从而从根源上保障教师具备相应的基本素养。

② 建立以园本研修为主的学前STREAM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鼓励一线专家团队积极申报,并组织实施提升幼儿园一线教师素养的国培、省培等项目,从外围为学前教师素养的提升提供外部支撑; 另一方面各幼儿园本身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适合各幼儿园特色的园本研修,为学前教师的素养提升提供内部支撑。

04、三位一体开展学前STREAM教育实践

社区、家庭、幼儿园都是开展学前STREAM教育实践的重要力量,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缺失或错位都会影响到STREAM教育的实践成效。

幼儿园可以借助社区的组织力量,加大宣传学前STREAM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引发大众的关注,基于社区招募志愿者,充分挖掘社区退休的各学科的学者、各行各业的工人加入学前STREAM教育,从而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学前STREAM教师队伍。

在家庭方面,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针对幼儿家长的教育讲座,让家长充分认识学前STREAM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明确他们能够扮演的角色,让家长知道幼儿园对他们孩子的期望; 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加深家长对学前STREAM教育的了解,调动家长加入的积极性,帮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了解、进入学前STREAM教育。

幼儿园园长要高度重视学前STREAM教育实践,积极参加各种相应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园本研修,结合幼儿园自身的特色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学前STREAM教育素养,注重幼儿园自身在学前STREAM教育实践中的中心地位,以幼儿园为主导集结社区、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共同力量,有效推动学前STREAM教育实践,促进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