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奏鸣曲和奏鸣曲式(什么是奏鸣曲)

文:吴昭良

一直以来,个人不管在文章、电台节目、讲座等各种场合,都一直少用曲式名词去讲解乐曲。我一直认为,对于需要乐曲解说的聆乐人,曲式是最不急着知道的一环,很多时候,我们在不知道音乐的形式前,就可以被乐曲感动相对的,曲式对演奏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国内的环境有点奇特,许多演奏能力一等一的音乐系学生,对曲式是漠不关心,但一说到乐曲导聆,又老把自己一知半解的曲式拿来当主要内容。这是我很难理解的。

当一个爱乐人欣赏到一定程度后,一般来说,不须别人导聆已可独立欣赏的时候,曲式的问题就开始会存在他们的心中,但是很可惜,通常没有管道,也没有人能够帮他们释疑,书上的、网络上千篇一律的讲法,只会让人越来越迷惘。这些年来我有一些讲课的方式,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够让大家比较容易理解这个稍嫌生硬却又相当重要的区块。

什么是奏鸣曲和奏鸣曲式(什么是奏鸣曲)(1)

先来讲Sonata好了

广义来说,Sonata指的只是器乐曲,用演奏的音乐,相对于cantata则是用唱的音乐,就是声乐曲。在不同时期,Sonata这个字又分别代表不同意思,但是原意不变 – 器乐曲。最早没有明确结构与乐章数,就是演奏曲的意思。

巴洛克时期,最常见的奏鸣曲(器乐曲)是 Trio Sonata 三重奏鸣曲。他的编制是两个旋律乐器加一组数字低音组成的乐曲。

三重奏鸣曲同时代表

1. 曲式 2. 编制 (曲式、编制等一下会一直出现,这是最容易混乱的点)。

他的曲式通常建立在四个乐章的基础上。由慢、快、慢、快组成。Trio Sonata 又分两类,Sonata da Chiesa (教会奏鸣曲) Sonata da Camera (室内奏鸣曲)。教会奏鸣曲通常用于正式场合,较严肃,最大特征是第二乐章通常是赋格。室内奏鸣曲较轻松,通常用舞曲性格创作。

假如到这里还算清楚,接下来就不难理解。巴哈的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是”套用三重奏鸣曲曲式的独奏曲”,单数是教堂,双数是室内奏鸣曲,室内奏鸣曲又称组曲 (Partita)。所以有时候会说奏鸣曲,怎么里面又有组曲就是这原因。至于大提琴组曲,则只是名字用了法国风的组曲(Suite),本质上与意大利文 Partita的组曲没有差别。组曲还有一个特点,他可以在基本乐章外加上非必要的”额外”乐章,叫做galanteries (华丽曲),它可以是:Air、Bourrée、Gavotte、Minuet、Chaconne、Passacaglia或Passepied。有时在 曲首也加上前奏曲。

好了,巴洛克的奏鸣曲基本上就是这原则,记住,用很间单的方式理解,奏鸣曲是一种 ”有某种特定组织的器乐曲”,这某种特定组织则随着时代改变而演化。到了古典时期,取代三重奏鸣曲(曲式)的,就是古典奏鸣曲了。曲式上,我们把它的乐章 视为三重奏鸣曲的演化,三重奏鸣曲的前二乐章慢板加上赋格演化成古典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序奏与快板 – 如同很多古典时期的交响曲第一乐章有慢板的序奏后再进入快板的主部。

三重奏鳴曲1. 慢2. 快(賦格) 3. 慢4. 快

古典奏鳴曲1. 慢(序奏) 快(奏鳴曲式) 2. 慢3. 快(第一樂章後來慢慢只保留快板部份)

什么是奏鸣曲和奏鸣曲式(什么是奏鸣曲)(2)

奏鸣曲式是一种三段体的结构,包含了呈示部、发展与再现。第二乐章通常是慢板,曲式无特定限制。第三乐章通常是轮旋曲(轮旋曲是由几段音乐组成固定模式如ABACABA,若是有扩大发展前面素材的C段,如ABA - C - ABA,则可称为轮旋奏鸣曲。

就像巴洛克有galanteries点缀一般,古典时期也会在较大规模的奏鸣曲里加上小步舞曲,小步舞曲后来又逐渐演变成诙谐曲。交响曲一般都是这种四乐章的规模。好了,这里开始会有混淆你的地方了,一下子奏鸣曲,怎么又变讲交响曲?

记得前面提醒过,曲式、编制。我这样归纳让大家了解。

不管是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交响曲…..,当这个名字是曲名时 (譬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布拉姆斯交响曲…..),他们代表各自不同的编制所演奏的奏鸣曲。

什么是奏鸣曲和奏鸣曲式(什么是奏鸣曲)(3)

但是,当你看到曲名写着,如 [为弦乐四重奏的组曲],或如 [为钢琴三重奏的三首小品] 一类的标题时,当中的三重奏、四重奏代表着编制而已,曲式则是因曲而异。

这些是一般原则,随着时代演变与作曲家标新立异,名称常常变得混乱,不过若大原则抓到了,应该不难了解。搞清楚编制与曲式,大概问题不大。几个特别的曲子,像巴哈的意大利协奏曲,明明是一首独奏曲,怎么叫做协奏曲?其实这是巴哈用一台键盘乐器去模仿意大利大协奏曲 Concerto grosso中总奏与独奏的趣味。大协奏曲中的总奏Tutti就是大声 (人多),Solo或Soli (复数) 就是小声 (人少),仔细听听看有没有这种感觉呢?

另一个有趣的是拉罗西班牙交响曲,他更正确的名称应该是 [为小提琴与管弦乐团所做的西班牙风组曲]。

到这里假如都理解了,应该会知道,”流浪者之歌” 不是小提琴协奏曲,不能说 ”用交响乐(Symphony) 伴奏的舞蹈 (或展览…)”,而是 ”用管弦乐 (Orchestra) 伴奏的舞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