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怎样成为学校有名气的人(走近大学生才能当好)

作者:汪育文(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办公室兼职副主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在大学怎样成为学校有名气的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在大学怎样成为学校有名气的人(走近大学生才能当好)

在大学怎样成为学校有名气的人

作者:汪育文(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办公室兼职副主任)

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1953年起源于清华大学,经历了从萌芽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的过程。在近七十年的历程中,这一制度深刻把握了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方向的本质要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本质上说,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种师德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的典型“实践”。只传授知识的是教书匠,能够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才是“大先生”。因此,辅导员作为高校坚守育人阵地的“大先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应饱含深厚的育人情怀,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让思政的光芒点亮青春理想,让教育的温暖走进学生心灵。

一、真实相间:赤子之情的“真”和落地有声的“实”

如果说“真”是一种情感人格,那么“实”则是一种实践品格。只有带着真挚的情感、诚恳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学生才能沉浸到教育场景中,教育才能直抵内心。学生工作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辅导员要在长期交流互动中形成具有“真”特质的情感人格。一是辅导员要有真实的个性。辅导员在学生眼中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豁达通透的人,在生动育人实践中显现出鲜活的人格特质,触手可及,亲切可感。二是辅导员要有真诚的态度。真诚对待学生是教育的一种美丽。辅导员要用真诚的态度讲述真实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在现实工作中就是教育之爱,是理性和情感的结合,使教育从始至终都是滋润心灵的沃土。三是辅导员要有真切的期待。这是一种饱含着“抑制不住但又真切”对学生美好未来的期许。辅导员要从内心赏识和激励学生,在合适的场合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产生内驱力以激发和影响其行为。

高校辅导员务学生工作之“实”的程度,影响着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起到多大的成效。一是开展工作的内容要重实际。高校辅导员要着眼于青年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厘清“学生需要什么”和“你能提供什么”,“你做什么”和“学生能收获什么”的关系,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不能忘了育人目标。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讲实用。辅导员在处理事务时,该“论道”的时候不能“说理”,“预警”的时候可以“讲法”,以理服人效果欠佳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谈情”。在设计学生活动时,要回归教育的本真,兼顾活动形式与教育内涵,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效能。三是检验成果的标准要求实效。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学生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标准,让学生在理性和情感的双重认同中达到既引起共鸣又实现共情的实效。

二、冷暖相宜:恰到好处的“冷”和久有余温的“暖”

青年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富有激情。高校辅导员要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及时调控好教育的温度,如果温度太低,感染不了学生,教育效果不显著;如果温度太高,可能又会“灼伤”学生,辅导员会事倍功半。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具体实践中要精准把握“冷”与“暖”的时机。一是遇到突发事件要“冷”。在应对紧急事务和突发状况突发事件时, 辅导员要反应迅速且行动冷静,保持理智,及时控制局势,防止事态恶化。同时要重视舆情,沉着辨析舆情走势,掌握舆情运动轨迹。二是遇到敏感问题要“冷”。学生间产生矛盾,师生间发生冲突,辅导员应积极调控情绪,冷静地先为学生排解纠纷,解决矛盾,推后教育时机。只有心平气和,保持耐心地教育学生,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辅导员在工作中用温情感召学生、温暖关怀学生,才能赢得学生信赖。一是心暖。教师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辅导员要内心温暖、鲜活柔软,带着爱和良知去温暖学生心灵,要在学养、德行、文化底蕴以及内心高度上不断修炼,在具体工作中善于用心关注个性、重视细节。二是话暖。保持专注和尊重的态度,多一句提醒、多一句赞美、多一句鼓舞,问问近况、聊聊生活、说说学习,语言朴实才可以打开学生心扉,走进学生内心才能实现顺畅交流。三是事暖。要想真正“深入”学生,首先就要做到“身入”学生,该谈心谈话时不能用“视频会议”,该面对面引导时不能群发通知,不能为了盲目追求新技术而丢了“真功夫”。

三、宽厚相济:胸怀悲悯的“宽”和视若子弟的“厚”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辅导员要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就应该具备亲亲之爱,忠恕之道,恻隐之心等这些饱含“仁”的道德自觉,胸怀悲悯宽待学生,视若子弟厚爱学生。

作为辅导员如何“宽”待学生?一是“宽”待学生之短。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赏识学生的优点,更要能宽容学生的缺点,要能“短中见长”,学会“取长补短”,体现出对学生不同个性的包容和尊重,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二是“宽”待学生之失。学生出现良好人际关系缺失,个人财产损失和日常行为冒失等问题,辅导员应安抚学生情绪,不责不辱,同学生一起反思,汲取经验与教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三是“宽”待学生之过。辅导员在教育惩戒过程中把握依规、论理与酌情等三个维度,要犹如父母打孩子,吆喝重一些,下手轻一些,教育理解在先,思想批评在后,把重点放在惩戒之后的思想教育上,让学生感受到犯错后依旧得到了宽容、谅解与尊重。

作为辅导员如何“厚”待学生?厚生首先要厚其身。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拥有一个美好未来的前提,辅导员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鼓励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帮助学生疏导情绪、释放压力、培养健康的生活理念,提升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磨炼学生意志。厚生还要厚其神。辅导员应饱含拳拳之心,谆谆之意,殷殷之情,不断涵养学生正直和善良,奋斗与奉献,勤劳和勇敢,济苍生和纳百川等优秀品质。在知识获取、情感需求和品格塑造方面,给予学生正向支持与推动,通过厚爱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唤醒学生的潜能。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