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一个山沟沟里的小镇(我和我的家乡小山村变成山沟里的明珠)
文 | 秦义玲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一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我的老家——那个不起眼的小山村。
1、归属变迁
我的老家从地理位置看,是济南市区甩出去的鞭梢梢,响当当的市中区最南端吧,叫石崮村,属于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
听大哥讲,过去,这里属于“三不管”地区,也叫“三不要”地区。我村的北邻是瓦峪村,东邻石匣村,三个村土地互相穿插,阡陌纵横,小路像蜘蛛网把我们三个不规则的村庄紧紧缠在一起,手牵着手,相依为命,血脉相连。由于四面环山,我们三村就像处于神仙拢起的手掌中。
行政区划,一波三折。我们东面和仲宫地搭界。西和南和党家庄地搭界,北向大涧沟。与仲宫、邵而、英雄山三个公社驻地差不多远,划分时谁都不想接我们三个村,穷乡僻壤,交通闭塞,于是上级部门就把我们划到邵而公社。过了几年,再区划,又把我们三个村归属英雄山公社,后改名十六里河镇。再后来,从历城区跳到市中区,从城镇到街道。
2、过去的日子
我们这里世世代代以种地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周是山,耕种收割靠人力。记得五姐用独轮车推猪圈粪,让我给她拉车,爬长长的崖头,绳子勒得肩膀生疼生疼,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动都不敢动。后来看到陡峭的土石路我就头疼。姐姐对我说,不好好学习,就下学给她拉车子。我一听头皮发麻,发誓,一定飞出这山旮旯。
有人称种地的叫修理地球的,或砸坷垃的。我上学时,老师教育上课调皮捣蛋的学生,会说,不好好学啊,将来修理地球去。
靠山吃山。我家十几口人,粮食根本不够吃的,从我记事起就去挖野菜。春天,麦地里的“破棉袄”,麦蒿,条条菜,拔来喂猪喂鸡喂兔子或人吃。山坡上的苦菜,婆婆丁,猪耳朵(车前子),野折子,蚂蚱花,溜溜嘴……这些野菜很好吃,做饭喝,做菜窝窝吃。没啥野菜可拔了,就找别人不要的菜。比如秃林头,很宽大的长条叶子,秋天窜出一根三拃多高的花杆,顶上一个鳞状的球球,这是花苞,开粉色的花,丝丝缕缕一团,非常好看,就像青青菜花放大几十倍。这菜发苦涩,需要开水焯,把菜晾到地上,两三天后,苦涩味变淡了,做杂粮面团子吃。我问过老妈,为啥把这菜晾到地上,不脏么?她说,地吸收苦味,顾不得脏了。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我们家十几口人,没饿出好歹来算是幸运的了。
山,还给我们提供了燃料。周边山上的野草、荆棵、棘针,刨的刨,抓的抓,割的割,用来烧火做饭,喂猪喂兔,真应了老师的话,修理地球,山被我们修理的光秃秃的。
山上还有中草药。远志(小草)根上的皮晒干可以卖钱。我还拿过石头下的蝎子,摘过酸枣,卖酸枣胡,理柏树子儿,卖柏子仁,拔过头菇草……卖了中药,都可以贴补家用,交学费买文具等,过年的布料,我们姐妹用这样的劳动换来的。
3、现在的生活
要想富先修路。一条像绳索一样的路缠绕在山脊上,是走出去的唯一出路,在我上班远离家乡后,被修成了一条柏油马路。后来加宽,把村里沿途房子拆了一些,村外加宽了不少,终于在十年前,老家通了K142公交车。外出打工,孩子上学,赶集上城,回个老家,哎呀,太方便啦!
后来,在西山脚下,又开辟了一条新的双车道柏油马路,就像给山村插上了两个翅膀,小山村可以腾飞啦!
山里不长树的地方,就长石头。村里有了石料厂,瓦峪沟的山厂很有名,有了正规厂房。我们村的石料厂在山后脚下。进进出出来拉石子的大车一辆接一辆。
我的老家,再不用割草拾柴烧火做饭了,家家户户都按上天然气,每年还有补助。啪,打开燃气灶,蓝火苗呼呼的,做饭省时,炒菜也快。冬天取暖也用天然气,干净安全卫生。老妈在大哥家住,她的房间里有两片暖气片,非常暖和。
如今山上杂草丛生,树木旺盛,野兔出没,鸟语花香,泉水流淌。
村口岔道,立着一块巨大坐东朝西的文化墙,上面是周三读书会创始人著名作家书法家李炳锋先生的墨宝,这里永远是春天!来来往往的人都会凝神观望,点头称赞。
村南的最高山,是大寨山,像五指里的中指。小时候街上写着标语农业学大寨,我还误认为学这山呢。山头像突兀的一个大蘑菇,是一座崮形,村名大概由它得名。山上新建了一座有气势的庙宇,供奉着泰山老奶奶。从我记事起,大寨山上有一山泉,是石匣村老王家饮牛的水坑,山上看林业的人去那里挑水喝,居高山,空气好,水又甜,没有污染,人们喝了肯定神清气爽,被称为神泉。
西南方是无名指上的小寨山。被一个叫老于的城里人开发成景区,叫石崮寨森林公园,有玻璃索道,玻璃栈道,玻璃滑道,喊泉,网红摩天轮,大型实景演出山东好汉……
每到节假日或周末,来这里游玩的人山人海,存汽车的地满满当当,一直排队延伸到我们村外。
4、老妈是个宝
老妈从小生活在这小山村,度过了96个春秋,是我们大队岁数最大的老人,是小山村成长的见证者,也是我们家的一宝,拄着两根崭新的龙头拐棍,拿着一部红色老年手机,不会打但会接。
每次回老家,我事先给老妈打个电话,问她需要什么好吃的,给她买。她说,天天吃的和过年似的,啥也不用买,空手来吧。这可难为了我,不买心里不得劲;买吧,不知道买啥。妈妈家里的牛奶,她一天喝一盒,两个月也喝不完,水果不断,不是这个姐姐买就是那个侄女送,老了才体会出多子多福的意思。现在放开三胎,真好!
年前,办事处的领导来看望老妈,提来礼品牛奶、花生油等,让老妈特别感动,她说,人家都这么关心有年纪的,这新拐棍,屋里的灯泡,坐便器都是好心人给买的,现在的日子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好啊!脸上挂着幸福的笑意。我说,你得好好活着,一百岁奖励你台大彩电。老妈哈哈笑着说,好啊好啊!
每次回老家,看不够家乡的山山水水,松柏茂盛,泉水叮咚,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变成老天爷遗落在山沟里的明珠,熠熠生辉。
(配图选自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秦义玲,山东济南人,退休教师,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会员,济南日报市民记者,济南旅游啄木鸟,历城区阅读推广大使。业余时间喜欢在文字里徜徉,作品陆续发表于《齐鲁晚报》《山东工人报》《济南日报》《联合日报》《作家报》《齐鲁文学作品年鉴》《历城报》《老朋友》杂志等。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