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从未离开我们(雷锋从未离开我们)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的人民日报头版。
辽宁省抚顺市的雷锋纪念馆。 张少鹏摄
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身着军装,头戴棉帽,手持钢枪,目视远方,昂然挺立——当年的拍摄者不会想到,这幅照片日后会成为新中国发行量最大的英模肖像。就连那顶带护耳的棉帽,都有了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雷锋帽。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直到今天,每年3月5日都是中国人的“学雷锋日”。近日,记者带着58年前的那份人民日报老报样,探访有名的“雷锋城”辽宁抚顺。
伴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嘹亮歌声,记者走进抚顺的雷锋纪念馆,迎面是一座汉白玉雷锋全身像,英俊挺拔,青春飞扬。他的生命定格在22岁,也标注了其精神的永恒与不朽。徜徉在纪念馆里,仿佛能看到雷锋短暂而光荣的一生。
雷锋194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7岁成为孤儿。解放后,政府给他分了土地、房屋,还公费供他上学。16岁那年,雷锋的发言被班主任夏柳写在笔记本上,记者参观纪念馆时找到了这件展品,钢笔字迹在发黄的纸上略显模糊:“我响应党的号召……决心做个好农民,驾起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参军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类英雄。”
1958年春,雷锋到湖南团山湖农场工作,纪念馆一份剪报刊登着他在农场时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题目是《我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11月,雷锋北上鞍钢,当了一名推土机手,展柜里有他穿过的一件灰色绒衣,胸口缀满补丁,隐约可辨“鞍钢技校1959”几个字。1960年,雷锋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馆内一面墙壁正中是那幅人们熟悉的雷锋擦拭解放牌汽车的大照片。雷锋生前做过的好事,纪念馆里多以油画形式呈现:雨中,雷锋和工友们一起拿着床单衣物抢救露天陈放的水泥;战友们休息日上街游玩,他留在宿舍给大家洗衣服、换床单、补袜子;老人来城里找儿子寻不着,他陪老人去找;周末他也不歇着,和战友掏厕所、拾粪,送给生产队的老乡……
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今年80岁,几乎每天都要擦拭家中那尊雷锋半身塑像。跟记者谈起往事,老人几度哽咽:“当时我文化不行,雷班长带着我认字读书、学开车,帮我读家信、写回信。有一次母亲来看我,告诉我给家里寄的钱收到了,刚好用来买药。我寻思我没寄钱啊,转头一想,肯定是雷锋寄的。我把班长找来跟母亲讲:这是我的班长,他叫雷锋,信是他写的,钱也是他寄的。我母亲感动得直掉泪,雷锋却说:我是个孤儿,小乔的母亲也是我的母亲啊。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我要一直把雷锋精神讲下去,面对一万个人要讲、一千个人要讲、一百个人也要讲!”
有人说,雷锋一辈子干的不都是些小事吗?没错,雷锋就是在做一点一滴小事的过程中,完成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不凡壮举。他用短短22年的一生定义了“雷锋精神”——那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是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样一座巍峨的道德丰碑,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写照。
全国劳模邓凤兰年轻时听雷锋做报告,边听边流泪。“当时我就想,人为啥活着啊?不就是要像雷锋一样甘当‘螺丝钉’、为人民服务吗?”邓凤兰告诉记者,自己学了一辈子雷锋,至今还常去学校讲雷锋故事,培养孩子们从小做好事、献爱心的意识。
2018年9月28日,在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并参观雷锋纪念馆时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如果雷锋活着,也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了。雷锋英年早逝,但他从未离开我们。雷锋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后,当时人口不足70万的抚顺,10余万群众自发涌上街头为他送行。今天,在这座“雷锋城”里,活跃着26万多名学雷锋志愿者、17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而在全国各地,雷锋始终是好人好事与崇高品格的代名词,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对几代青少年来说,帅气的“雷锋叔叔”是他们人生路上的偶像。雷锋精神,更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时代,雷锋精神依然时刻激励着亿万中国人。在纪念馆园区内的雷锋墓前,记者见到一位母亲正轻声读诵墓碑上的文字,一旁的稚童听得入神。不远处,阳光照耀着一尊高大的花岗岩塑像,那是雷锋踏歌向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