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做事总爱拖延 为什么我们总是心力交瘁

世界上没有冲突的客观存在,只有矛盾的主观存在。

什么意思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今天下午想去跑个步锻炼,但又有人喊你下午一起打牌。

这两件事其实并不矛盾,只是你把“打牌”和“跑步”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比较之后,得出了矛盾的想法。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你以时间为思考轴线。只要在时间上有交集、冲突的两件事,对你来说就会变得矛盾,只能挑一件事做。

如果不是以时间来思考,那有可能以空间来思考。

比如整个部门就一个会议室,你约了客户用来商谈项目,其他同事也想用来开会办公,这时候就出现了空间上的矛盾。

再比如你去超市排队付钱,你去排队买奶茶等等,这些都是矛盾的体现。

空间上的矛盾,相对好解决一些,大不了换个地方继续干活。但时间上的矛盾,很多人都会两者选一,所以经常顾此失彼,但总归能做成一件事。

最难的是思维上的矛盾。

为什么有人做事总爱拖延 为什么我们总是心力交瘁(1)

01 思维矛盾:阻碍个人前进的主要原因

不知道大家听过“布里丹之驴”吗?

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要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

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

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为什么有人做事总爱拖延 为什么我们总是心力交瘁(2)

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布里丹效应”产生的根源之一,恰恰是违背这条目标定律,既想得到鱼,又想得到熊掌,其行为结果是鱼和熊掌皆失。

菲兹杰拉德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否在头脑中容纳两种相反的想法,而在行为上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有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还有人说“不要自讨苦吃”。

有人说“努力就会有回报”,还有人说“努力不一定有回报”。

有人说“做人要诚实”,还有人说“要学会善意的谎言”。

有人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人说“老一辈的智慧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再适用了”。

为什么有人做事总爱拖延 为什么我们总是心力交瘁(3)

我们总会听到充满矛盾的话语,干扰我们的行为和思想。

就好比原来已经坚定了未来三年的计划,打算学习自媒体,结果时不时有人跳出来告诉你自媒体没前途了,自媒体不好做了,自媒体赚不到钱。于是你就不断找人验证,自媒体领域到底有没有前途。

就这样,你的心力被不断损耗,原来三年的学习时间,断断续续、满打满算就只有一年,效果也大打折扣。另外两年去哪了?当然是验证“自媒体有没有前途”这个观点,还有就是另谋他路上去了。

这就是思维矛盾带来的巨大弊端。

平时很难看出来,但的的确确会一直消耗你奋斗的欲望,前进的动力,让你疲于应付外界的流言蜚语、内心的不断挣扎,最后便是虚耗了光阴。

为什么有人做事总爱拖延 为什么我们总是心力交瘁(4)

02 多元思维:应对思维矛盾的关键

不是说好了人要诚实吗?这是主观世界的原则。可为什么客观世界里,有时候不得不撒谎,而且好像也不算道德瑕疵?

不是说好了法律是追求正义的吗?为什么在实践中,法律追求正义也会计算成本?

不是说好了认真努力、与人为善就会前程似锦吗?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可还是混得不够好?

听过那句话吧,“听了那么多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我们上驾校学习开车,会先学交规,学汽车的机械原理,这都是主观世界的事,你会学到很多原则。但是一旦进了车、上了路,这些指导原则的用处就不大了。

为什么有人做事总爱拖延 为什么我们总是心力交瘁(5)

开车的每一刻,你说是向左打方向盘好,还是向右打方向盘好?都不对,开车讲究的是“刚刚好”,不左也不右,这就是客观世界里的实践。在实践世界中,每一个具体的事都是这样,写字、做手工、打球、创业等等,都是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原则中,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动态平衡点。

这也是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在现世的体现之一。

芒格提倡要不断学习众多学科的知识,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当你手中只有一种工具的时候,你就只能用这种工具来干活,所以芒格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牢牢记住一系列原理,什么复利原理、排列组合原理、决策树理论、误判心理学等等100多种模型,它们加在一起往往能够带来特别大的力量。

这是两种、三种或四种力量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方向,而你得到的通常不仅仅是几种力量之和。

为什么有人做事总爱拖延 为什么我们总是心力交瘁(6)

之所以要构建这种多元思维模型,是因为在查理·芒格看来,宇宙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类全部的知识都是在尝试对这个复杂整体进行研究,各学科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用单一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事物,就可能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自己的思维模型,进而犯下愚蠢可笑的错误。

就像查理·芒格经常引用的那句谚语说的,“在手持铁锤的人看来,全世界都像一颗钉子”。我们也有一个类似的古老的小笑话:有一个常年在街上要饭的叫花子说,假如我当上了皇帝,一定要拿着金饭碗去要饭。虽然这个笑话有点夸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单一思维的局限性。

当我们提起“多元思维”的时候,一般会把它当成一种方法论,但从本质上来说,它其实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基本态度,这个态度是包容的、系统的,也就是芒格说的,多元的。

为什么有人做事总爱拖延 为什么我们总是心力交瘁(7)

03 结语:提升自己,匹配世界

你有没有发现,越是成熟的人,其实越少谈主张,而是在从不同的角度来做解释。“没有主张,只谈解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面对一个问题,他很少说那些主张性的观点,比如政府是应该怎样啊,你这么做是对是错啊,谁是好人谁是坏蛋啊……这些话题,他不讨论,不评论,他更关心的是,面对一个现象,有没有不同的解释,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去看?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只空谈不实践吗?恰恰相反,关心别人怎么做才是空谈,你干涉的是别人的实践。关心对世界不同角度的解释,才会落实到自己的实践中。而在从主观理解到客观实践的过程中,你还要注意到,主观世界和实践世界之间有一条深深的沟,主观世界里有一大堆绝对的原则,客观世界里则只有刚刚好的行动。

为什么有人做事总爱拖延 为什么我们总是心力交瘁(8)

可以说,每一个受过教育的年轻人,脑子里的主观世界就已经建成了,什么道理都懂。那余生的任务是啥?就是不断地对付那些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一致的情况,不断去寻找那个刚刚好的平衡点。

所以,应对矛盾的思维,就要尝试换一个角度来解释,尝试用“多元思维模型”来应对。

要通过提升自己,来强化对世界的感知,内在的能力才能增长,和世界的大趋势才能互相匹配。这种匹配度提高了,你是用来做投资,还是用来创业,还是用来做任何事情,都会无往而不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