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行机器换人(机器换人江企须要迈大步)

节后“用工难”似乎已经成为常态,“机器换人”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它能有效缓解“用工荒”。

具体到江门,目前有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正在大力开展“机器换人”,收获颇丰;而绝大多数的规模以下企业仍为“看客”。

受访对象认为,在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面前,江门将会呈现先进带动后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的局面。

企业实行机器换人(机器换人江企须要迈大步)(1)

在江门一些工厂车间,已出现了“机多人少”的局面。

企业实行机器换人(机器换人江企须要迈大步)(2)

现状

1 工人难招、薪酬升、管理有难度

自农历正月初六开始,位于江海区高新西路的“马路招聘市场”便开始招工了,那里每天聚集着几十家招聘单位,德尔福派克江门分公司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市场部经理杨水胜告诉记者:“我们不仅在江门多处设点招聘,还打算去珠海、中山等地‘抢人’”。

2 担心机器人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目前企业担心实施机器人生产后所面临的适用性、稳定性问题已成为江门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的一大阻碍,而应用型企业缺乏对口专业人员的储备也加剧了对这一问题的担忧。”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地指出。

先说适用性,“机器换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除购置机器人硬件设备外,为适应企业生产需求,要进行机器人设备提供商提供系统集成服务,并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多次调试,调试周期一般持续数月。

“为了实现自动切割,我们和设备供应商大概磨了一年。”厉晓晓说,他们和供应商反复沟通,不断调试,先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后来逐步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报废率,“第一代时,一条线一天只能生产3000条水管,到了第三代的时候,一条线一天可以生产7000条水管;第一代时,产品的报废率大概是5%,到了第三代,降到了1%以下。”

无独有偶,大冶摩托为推进自动化建设,也和设备供应商足足“磨了”大概一年。

再说稳定性,机器人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企业停产减产。

事实上,开平某企业就有这方面的遭遇。但需要注意的是,该企业后来仍在大力推进“机器换人”,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说明,随着时间推移,“机器人”的技术正在日趋完善,企业服务也在不断改进。

后记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受访对象一致认为,“机器换人”是社会生产力提升的体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发展机遇时不我待,相关部门和企业家们都应加快节奏,积极应对。

为加强政策引导,我市出台了《江门市“机器人应用”专项资金实施细则》,每年2000万元,共3年时间,并争取与省经信委联手以1∶1的资金比例推进我市机器人应用。2017年,相关扶持企业实施机器人项目的工作将持续,对符合要求项目进行省市两级资金共同扶持。此外,计划搭建机器人应用展示平台,组织江门企业分批参观。同时,争取引入国内知名机器人设备商,比如固高、沈阳新松等机器人制造龙头企业,搭建智能装备研究院,一方面是知名设备提供商丰富经验,先进技术,解决企业担心的适应性问题;另一方面,常驻江门的技术团队将解决企业担心的稳定性问题。

在周边城市、相关产业都在积极进行机器换人、力推生产智能化的新形势下,江门企业必须有危机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行业生产水平整体进化的关键时刻,跟上时代要求不掉队,才能不被淘汰,才能生存发展。早一点了解、早一步尝试,就会多一点积累,多一点胜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