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别称一阳生(冬至冬至一阳生)
导语:今天是冬至,一年里头夜最深、最长的时候。再往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了,春天一步步走近了。在这个阴阳平衡的节点上,向您道一声冬至吉祥!
冬至大过年俗话说“冬至大过年”,冬至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传统节日。
冬至一般是在农历十一月中旬,也就是阳历的12月22日或者23日前后,今年是12月22日。这一天太阳正好照在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一年里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那么冬至的“至”是什么意思呢?“至”的甲骨字写成这个形态:
甲骨文·至
大家看,像不像远方射过来的箭?箭头戳在地上,就是到达的意思。“至”本义就是到达、到来。冬至就是冬天的高峰、冬天的极致,到达了冬天的顶点。
还记得背《二十四节气歌》的时候,最后一句是什么吗?“冬雪雪冬小大寒。”第一个“冬”指的便是立冬,立冬过后,冬季便开始了。过了小雪、大雪,然后是冬至。
虽然说冬至在冬天这一季里面,是至极寒冷、白昼也最短的一天,但在古代,冬至反而是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它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所以才会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一般被称为亚节,意思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也叫消寒节、一阳节。也就是说,万众期待的阳气要在此后慢慢升腾起来。
从周朝起,就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记载,其实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天子也是要率众臣去迎接的。
大家看,古代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仍是特别有敬畏之心的,不敢辜负天时,更不敢耽误了农耕节令。所以每逢大节的时候,是要去迎接的。
在周朝,冬至和春节是没有区别的,一直到汉武帝的时候采用了夏历,才把冬至和春节分开。所以人们就认为“亚节”冬至的重要性仅次于春节。
汉代每逢冬至,官府都有盛大的贺冬仪式,仪式持续三天,百官朝贺,君王也不再听政了,民间歇市三日。热热闹闹,洋溢着浓郁的节庆气氛。
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明清,还有“肥冬瘦年”的说法。这说法特别形象,就是冬至这一天大家要过得特别欢畅,以至于反衬得那个“年”,好像都不那么热闹了。
终藏之气,至此而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说:“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什么是“至此而极”?就是“阴气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中国哲学最基本的道理是阴阳平衡,那么冬至这一天阴气已经到达极盛的顶点了,接下来要走向衰萎;而衰萎的阳气要从这一天上升,这就是阴阳在一岁之中平衡的一个交界点。冬至之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了,阳气越来越上升了,这是个吉日。
冬至也被称为消寒节,因为这个时候冷,北方的孩子从小都会念“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从“一九”到“九九”的计算是从冬至开始的,从冬至这一天起进入“数九”,冬至这天又称为“交九”。此后,以九天为一个单位,过完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是“出九”,那时候就春暖花开了。
大家知道在中国的数字里面,“九”是一个至高的阳数,中国人对很多重大事件都用“九”来衡量,所以才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屈阳伸的生物。冬至第一候期间,阳气虽然有那么一丝丝的生长,但阴气依然十分强盛,所以蚯蚓还是盘结蜷缩着身子。
“二候麋角解”。麋跟鹿是同科的,可是阴阳属性不同。古人认为鹿角向前伸,麋角向后伸,鹿为阳、麋为阴。从冬至第二候起,阳气逐渐旺盛,阴气要消歇,麋的角就开始松动,要脱落了。
“三候水泉动”。第三候时,天气逐渐回暖,山中的泉水也要开始解冻,流动起来了。
冬至夜思家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著名的诗《邯郸冬至夜思家》,里面就说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我们了解了冬至这个节日有多重要,就很容易理解诗人写诗的心情了。本来冬至是个亲人团聚的大日子,但是诗人却独自夜宿邯郸客栈,一个人缩在那里抱着膝盖孤灯照影。
你看他写得多形象,“抱膝灯前影伴身”,那种寒冷凄清跃然纸上。诗人遥遥想着,家里的人今天是会欢聚到半夜吧?也许还会聊起我这个远行人吧?这就是冬至思家的心情。
那老百姓过冬至的习俗是什么?
其实到今天,大伙儿还保留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这是北方冬至流传下来的一个习俗。
饺子跟耳朵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大伙儿总说饺子的形态像耳朵。“冬至饺子夏至面”,这是北方的讲究。据说这还是为了纪念东汉的医圣张仲景。
传说张仲景医术高超,手到病除。他辞去长沙太守职务之后,回到家乡南阳,看到老百姓食不果腹、寒无暖衣,过着苦日子,所以就在冬至这一天,在南阳城东关外面搭了个大棚,支起大锅,把辣椒、驱寒的草药都放在锅里面煮。
煮到烂熟以后,用面皮包上羊肉,熬成“驱寒娇耳汤”,施舍给老百姓,来治大家的冻疮。后来人们觉得小面皮包羊肉这么煮着也挺好吃,这个东西“娇耳”,就演化成了饺子。冬至时候家家户户吃饺子驱寒、进补,这个习俗就这么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过去老百姓常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吃饺子图个吉利,聚个团圆。天寒地冻,自个儿家里热气腾腾,亲自动手包顿饺子,一家人聚个人气,总比煮速冻饺子更有仪式感吧?
从冬至这一天往后,天会越来越长了。为了又一个温暖明亮的春天的到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家包饺子了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