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会犯的错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

#创作挑战赛#有人说,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是人世间最卑微的生物,稍不注意就会触碰到小霸王某根敏感的神经,引发一场世界大战。

但在颜老师看来,可能是您和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不对。

以下这几处雷区,您踩了几个?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会犯的错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1)

不尊重孩子隐私

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开始快速发育,与之同步的,是孩子内心世界的快速成长。

上中学后,很多父母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意识出现了变化:

由依赖父母开始走向独立自主;

由心事愿意向父母倾诉变为很多事只向同学、朋友敞开心扉;

由大大咧咧开始变得敏感多疑;

由一切听家长话开始变得有主见,甚至跟你唱反调。

孩子心理进入这个过程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变得特别注重个人隐私,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师长是难以得知的。

于是,一些父母变得焦虑,他们害怕失去对孩子的掌控力,不适应、不接受孩子对自己的这种疏离感,开始想尽一切办法窥探孩子隐私:

有的父母卸掉孩子卧室的门,或者在家里安装监控,让孩子的一举一动无死角呈现在眼前;

有的父母挖空心思寻找孩子内心世界的外化材料——以前他们找日记本,现在他们想办法破解孩子QQ密码,翻聊天记录;

有的父母干脆拓展了“第二职业”,开始搞地下工作,与孩子在上放学、假期出行的路上演绎侦察与反侦察的谍战大剧。

家长们想知道孩子真实情况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的做法只会招来孩子极大的反感,严重了甚至会酿成反目成仇,孩子离家出走、寻短见等严重后果。

因为这种做法极大伤害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格和尊严。试想一下,作为父母的你愿意生活在别人360度无死角的监控下吗?

再亲近的关系,也需要一定的独立空间。所谓隐私,就是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一些只能由自己知道的小秘密。

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底线,哪怕亲如父母子女,也不可触碰这个雷区。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会犯的错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2)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会犯的错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3)

简单粗暴

2016年,四川达州18岁少年小斯,在高考结束后留下一纸绝命书跳江自杀。

遗书上,小斯写满了对父母的控诉。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会犯的错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4)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会犯的错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5)

这其中,小斯尤其怨恨的是他的父亲

他父亲没有多少文化,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非打即骂,却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小斯四五岁时,想喝爸爸带回来的花生奶,就一直纠缠着。他爸爸当时心情不好,竟一耳光把他的鼻血打了出来;

小斯上小学,第一次入学考试排全班20几名,爸爸得知后直接一耳光打过去,还勒令儿子写保证书。由于怕挨打,小斯学习格外卖力,第二次考试进入了班级前五,语文98分。本以为能得到父亲的赞扬,却被泼了一盆冷水,被父亲讽刺“要上天了,人家学习委员100分你咋不说”;

上初中后,小斯第一次期中考试,在1500名竞争者中位列第75名,却收到父亲一顿臭骂,说他对不起父母养育之恩。小斯因此出现“恨自己生在这个家”的想法;

初一期末时,小斯考到年级前五,父亲原本承诺进入年级前10就买电脑作为奖励,最终父亲却以影响学习为由而食言;

初中毕业时,小斯拿到全科A 的成绩,但因两分之差遗憾未能进入本校尖子班,又收到父亲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渐渐的,小斯和父亲之间隔阂越来越深,有时候甚至故意考不及格分数来气他。

最后,父子间进入长达数年的冷战,直至悲剧发生。

诸如此类冷酷,毫无人情味的恶言恶语,在小斯的绝笔书中多如牛毛:

成绩好了想得到奖励与肯定,父亲便讥讽他“小娃儿不要得意忘形”;

成绩差了,父亲只会一边骂“你学的是什么狗屁”,一边拳脚相加。

孩子怎么做都不对,努力到天花板也得不到肯定,永远生活在冰冷和压抑中,他唯一能想到的解脱只能是死亡。

青春期的孩子,比任何时候都有更强的逆反心,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得到褒奖与肯定。简单粗暴,不顾及孩子人格尊严的教育方式,只会让血肉至亲变成仇敌。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会犯的错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6)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会犯的错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7)

满口关爱却满心怀疑

我从前教过一个女生,成绩一般,但学习很努力,品行也很端正。

然而,她的妈妈却是一个奇葩。或许是母女间曾有过什么误会,她的妈妈特别不信任自己的女儿。

从上初中开始,她的妈妈几乎每个上课日都要给老师打个电话,确认她女儿是否到了学校。

给我们的感觉就好像她女儿经常逃学似的,然而事实上,并没有。

时间一长,老师不胜其烦,她也不好再多问,但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疑心。于是亲自下场,经常在上放学路上跟踪。

这令她女儿非常厌恶,但又毫无办法,因为每一次提出抗议,她妈妈都会搬出“做母亲的责任”,“生活的不易”,“你不懂事”等借口对她进行道德绑架。

母女间的积怨终于还是爆发了,一次月考,她女儿数学考了120多分(满分150),她却总以为这个成绩不真实,并且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指责女儿考试作弊,欺骗家长。

孩子终于忍无可忍,母女两个大吵了一架,然后孩子就离家出走了。

所幸后来在全校和社会人士的共同帮助下,孩子平安回到家,但这件事依旧给这个家庭撕开了难以愈合的裂痕。

为人父母,最怕你满口关爱却又满心怀疑,最终把关爱变成令人窒息的控制欲,把怀疑变成离散亲子关系的刺刀。

信任是相互的,也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会犯的错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8)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会犯的错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9)

一味加码,要求过严

上周五晚,我看到我的一个学生给我的微信留言:

老师,我觉得好烦。

今天放学一回家,我妈就没完没了地问学习的事,还喊我马上回自己房间做作业,等吃晚饭再出来,晚上打球也不让我去。

累了一周了,好不容易熬到周末,今天晚上就想好好放松下,连这点要求都不满足我。

我看后觉得很无奈,只能回复到:等我找个合适的机会跟你家长谈谈吧,但愿他们能听得进我的意见。

我的这个学生的留言,是很多青春期孩子最真实的心声。

作为一线教师,没人能比我们更懂当代中学生有多累:

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7点左右就要进教室晨读,晚自习后回家的路上已是满天星斗;

七八科,甚至九科的作业堆积如山,常常做到深夜;

周末还得应付青年大学习、禁毒学习、法制答题等任务,有的孩子还要被父母逼着奔走在培优的路上,与上课日根本一般无二。

教育内卷的时代,没有人想去卷,却又不得不卷。

于是,学校和家长只能通过层层加码的办法让孩子卷出位:

别的学校7点半上早自习,咱们就7点;

别的学校8点半下晚自习,咱们就9点;

别的学校给学生做两套习题,咱们就四套;

别的学校周末放两天假,咱们就一天;

别人家孩子培优学两科,咱家就4科;

别人家孩子节假日休息一天,咱家就只休息半天。

可想而知,这样卷下去,是永无止境的。

然而,无论卷得多么厉害,总有人会出局,总有人承受不住而精神崩溃。

人是血肉之躯,需要放松,需要休息。

一味加码而不知减负,只会让孩子在窒息中走向毁灭。

青春期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宽严相济的爱,既督促孩子为追梦而努力,又给孩子提供一个疲倦、脆弱时调养身心的港湾。

写在最后:

青春期,是人生路上极为特殊的阶段。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既想独立自主,又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

既想做听话懂事的乖孩子,又敏感多疑;

既能体谅父母的艰辛,又反感没完没了的唠叨说教。

与青春期孩子相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坚持原则,把握好界限感,才不会踩雷。

文章作者:颜老师。来源:初中生家长,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