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马拉雅山曾经是一片海洋(炸开喜马拉雅山)
在1998年一部名叫《不见不散》的电影里,葛优葛大爷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如果把喜马拉雅山开个口子,美丽的青藏高原就可以变成鱼米之乡,而大西北也会变成第二个“塞上江南”。那么喜马拉雅山真的妨碍了青藏高原成为鱼米之乡吗?如果真是这样,炸开喜马拉雅山能否改变现实?
作为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之一,喜马拉雅山脉长2450千米、宽200~350千米,它西起克什米尔,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 ,完美地将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分割开。
别看喜马拉雅山脉现在如此雄伟,但是据地质考察证实,20亿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区域还是古地中海,后来在3000万年前发生了一场连续下降的地壳运动,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米的海相沉积岩层。
后来,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发生碰撞,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发生了一场名叫“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经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尚未结束,因为印度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喜马拉雅山脉又升高了1300~1500米,还在缓缓地上升之中。
有趣的是,最先提出炸开喜马拉雅山脉改变环境,这个想法的不是电影中的葛大爷,其实另有其人。
[微风]牟其中
商业狂人牟其中,在1997年喊出了“炸开喜马拉雅山救黄河”的口号,他声称要把喜马拉雅山脉炸开一个口子,让印度洋上暖风从这道口子里面通过,从而改变喜马拉雅山脉北面的干旱气候,让贫瘠的青藏高原变成鱼米之乡,只不过随着此事热度的渐渐消散,炸开喜马拉雅山脉也就没了下文。
那么这个方法到底是不是胡说八道?如果不是为什么没有人却将它变为现实呢?
[微风]特殊的位置和雄伟的高度
由于特殊的位置和雄伟的高度,喜马拉雅山脉在西南季风穿越山脉向北移动之前,就丢失了大部分的水分。而我国北方的寒流也因为它无法进入印度,这就造成印度一侧的巨大降水量和西藏的缺水状态,尤其是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雨量排名世界第一,被誉为世界雨极。
不过喜马拉雅山脉并没有将暖湿气流完全阻隔,雅鲁藏布江在穿过喜马拉雅山脉时,有一个缺口,这样从印度洋到来的“西南季风”,就可以到达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地区。
[微风]西南季风随雅鲁藏布江的水系而分布
由于西南季风随雅鲁藏布江的水系而分布,西藏地区的降水量呈现出从东南往西北递减的趋势,那么由此看来,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炸一个口子,让西北地区变成季风区,似乎是有理有据的。
事实上这种通过云层水汽的异地调动,来改变环境气候的构想,产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它还有一个名字——“工程气象学”。
但在2006年的中国科协论证大会上,经过三年研究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高登义、张文敬等教授,一致认为这个方法是不可实施的。
[微风]工程难度大、成本高
首先这项工程不仅施工难度太大,而且成本也很高。喜马拉雅山脉是一座连绵的山脉,前面我们也说过印度板块每年都在往北移动,并且喜马拉雅山脉还处于地震构造带上,随随便便将其炸个口子,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即便我们将水汽成功引入,但是它们还没有到达长江和黄河时,就会提前在沿途遇冷凝结降落,这根本无法缓解西北的干旱状况。
[微风]暖流的引入必然会融化积雪
最后暖流的引入必然会融化积雪,届时我国各大干流的水量肯定会暴涨,这对尼泊尔、不丹等地势低浅的国家,无疑是一场灾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