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英语教育改革的总趋势(英语到底怎么学)
重磅消息!
9月23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教学改革和降低英语教学比重的建议”的答复。
这份答复针对两个建议进行了答复,童书姑姑和你们一起来解读一下这其中的深层含义。
建议一:用减少英语教学的时间,去增加或者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比如琴棋书画,让孩子们在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候,去接触到我们的中国文化,从小就增加我们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近年来,学校和家长越来越关注国学教育,注重孩子学习传统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但是,英语学习和传统国学冲突吗?我们来看看教育部是怎么答复的。
教育部答复: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设计。
2.以语文、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为重点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教育。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高考。
解读:
第1、2、3条很好理解,意思就是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会越来越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教材的设计上,会加大国学的比重;在日常的教学中,会把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到各个领域中。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不是独立出来的学科,也不仅仅限于背诵国学经典。
除了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汉字、书法、传统节日等知识,教育部还鼓励学校在其他学科中引入传统文化:
- 历史注重通过让学生了解甲骨文、都江堰工程、“四大发明”等,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艺术引学生欣赏剪纸、皮影、年画等中国民间美术作品;
- 体育与健康专门设置“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课程内容;
- 物理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青铜器、铁器制造技术及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最后一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高考」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从2022年的高考作文题来看,今后偏向国学和传统文化的题目,出题概率会越来越大。
回复中还有一句值得引起注意:「注重通过多种形式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今后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不仅仅是语文试卷,可能在文理试卷中,都会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考点。
家长们要多注意对孩子的全科培养了。
建议二:降低英语教学比重、在考试中占分比重。英语学习是有必要的,但是没必要占用那么长的时间,重视到甚至有点畸形的程度。改革英语教学方法,不再以考高分为唯一目的,而是以口语对话、生活运用为主。
中国的英语教育一直被人们所诟病,原因就在于太注重应试能力,学了好多年的英语,不敢开口说,要么学了个“哑巴英语”,要么就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的中式英语。
英语一直和语文、数学并列为高考三大项,花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学的英语,毕业之后又还给了老师,这算不算一种资源浪费呢?
教育部答复:
1.中小学外语课时占比低于语文等学科。
2.根据中央要求确定外语考试比重。
解读:
第1条答复指出:根据2022年最新课程规划,各科目课时的比例为:语文20%-22%,数学13%-15%,体育与健康10%-11%,外语6%-8%。
从这一点来看,千呼万唤的“英语教学改革”终于要开始了。过去那种全民重金学英语、一门英语难倒英雄好汉的时代就要过去了。
在第2条答复中,关于英语在统考中的安排是根据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而制定的。
现在已经过去了8年,未来的统考中,英语的占分比重势必要发生变化。
在教育部答复的最后,是这样说的:
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强中小学课程培训及实施指导,组织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工作,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和高校教材管理办法等落地实施,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读:
总的来说,教育部释放出了三个信号:
1、今后的中小学教材与教学中,国学和传统文化的比重会增加;
2、今后的教育会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教育;
3、今后的高考,国学与传统文化的考点会增多。
一直以来,关于英语“要不要学”和“怎么学”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
在教育部的回复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减少英语学习的比重,但是信号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特别强调中国文化。
但是“学好外语”与“学好中国文化”矛盾吗?
答案是:根本不!
目前,英语仍然是全世界主流通用语言之一,学好英语就等于多了一座通往世界的桥梁。
因为,我们学好英语,不再仅仅是为了在考试中拿高分,在找工作时多一块敲门砖,而是通过学习西方的语言,更加了解西方的世界,了解西方的思维方式。
比如了解西方最前沿的科技动态、查阅文献资料、与外国专家沟通,为中国而发声,而这些,都少不了对英文的熟练掌握。
从这一点来看,学英语的境界是不是就高了许多呢?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虽然人大代表的这份建议的初衷是增强文化自信,但在童书姑姑看来,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才能拥有更强大的自信。
这份教育部的回复,让我们看到了今后教育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但并不意味着以后英语的重要程度就降低了。
所以与其弱化英语学科的学习,不如说应该学习英语的模式。
从一味的背单词、做完形填空,转变成实用型英语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形成良性循环。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家长和教育者都能跳出“功利化”学英语的思维,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进步。
版权说明:本文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