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能太早写字(孩子多大可以写字)

问题1、多大可以开始写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为什么孩子不能太早写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孩子不能太早写字(孩子多大可以写字)

为什么孩子不能太早写字

问题1、多大可以开始写字?

根据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有关书写的准备:

· 3~4岁: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

· 4~5岁: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

· 5~6岁: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

写、画时姿势正确。

按照教育部的目标指示,学龄前儿童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因此,孩子在孩子六岁前可以尝试写字,但不强求孩子写。孩子只要能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并且姿势正确就算达到目标,没有必要追求会写多少字。

问题2、提前教好不好?

有的妈妈问,可否提前教,听别的妈妈说学前没有提前练习写字,小学后孩子做作业、考试字都写得特别慢,错误也多…

权威教育专家表示,学龄前的孩子写字,弊大于利。别小看写字这项活动,想要完成它,手部参与的肌肉就有20多条,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都可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要知道,写字需要先具备手指肌肉群发育完善,手部精细动作锻炼良好,同时肩膀的稳定性、手臂的力量都得到锻炼才能很好地完成写字这件复杂的事情。

如果孩子还不具备这些能力,过早地追求会写、写好,其实是有些本末倒置的。

为什么呢?

原因1、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负担

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身体发育好是最重要的任务,简单来说,就是要“吃好睡好玩好”,每个孩子都应该等待身体这个硬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再开始迎接学龄期的到来。如果真正能做到这样,孩子也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样的心理滋养,对他未来的生活拥有巨大的意义。

如果让孩子早早开始写字,孩子可能笔还不会拿,小手的控制感也不够,对孩子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负担,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会带去压力。

原因2、容易形成错误习惯

写字是需要训练的,更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很多早教机构或父母都不具备教孩子正确写字姿势的能力,盲目让孩子写很多字,很容易让孩子养成错误的写字习惯,当孩子上小学后,在学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如果还保留错误的写字习惯,对其视力、坐姿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写字的习惯培养,一旦出错,对孩子的伤害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

问题3:孩子写字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首先我们来说说问题1:孩子写好字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要想轻松把字写好,下列这些能力是必须具备的:

1、锻炼身体肌肉力量

很多妈妈说,孩子写字跟全身的肌肉力量有啥关系?

肌肉的力量看似和孩子写字没有关系,但孩子写字的方方面面却都与它相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坐姿。

很多上小学后的孩子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坐不住或者坐不直,坐一会就喜欢趴在桌子上,坐姿不对。大多数人也会将孩子的坐不住,归结于多动,不认真。但其实,大多坐不住的孩子只是因为他们的核心肌肉力量不足,坐一会就累。包括现在很多成人,坐一会也会感觉浑身不自在,需要动一动。但上了小学,一节课需要孩子保持坐姿45分钟,孩子体能不好,当然腰酸背痛,容易分心,要偷偷活动活动筋骨,让身体舒服一点,所以就各种小动作不断,坐一会就坚持不了。

对于这些坐不住的孩子,有的家长会觉得是孩子耐心不够,就给孩子报各种静的培训班,如书法,古筝等培养,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坐得住,但孩子真正缺的其实是运动。所以学龄前,我们就要多带孩子去户外玩耍,对体能的训练,也是对身体各部分协调能力的锻炼,能更好的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状态

2、手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和控制

很多最初写字的孩子,都被妈妈嫌弃过横不平、竖不直,不用心或者写一会就磨磨蹭蹭,

真的是大写的冤枉,孩子写不好字,很大一个原因是手部肌肉力量不足和对手部细小肌肉的控制力不足,她明明知道写字不能出格,但因为对手部肌肉控制力不够,字就一不留神出格了。如果这一点你不能理解,就请你现在拿出纸和笔,用左手写几行字看看,看看你能否做到横平竖直,能否确保字还不能出格。

3、手眼脑共同协调能力

写字需要手、眼、脑三方的配合才能够顺利地完成,任何一方出错都不行。

4、坐姿和握笔姿势

写字不是靠蛮力,除了需要肌肉的力量,还需要执笔的技术。执笔姿势不正确孩子写字力气用不对,费力不说,速度慢还易出错。而且孩子写字时容易累,时间长了就不爱写了,继而生出抵触心理。一旦对写字产生厌烦情绪,那就更不好纠正了。

要想孩子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我们需要在学龄前就开始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5、对空间结构的感知和判断

字写的好不好,关乎到字的空间布局,上下左右的距离,线条的长短变化,只有对这些空间结构的感知判断准确了,才能再结合手眼脑的精准控制才能把字写得规范好看。

问题4、如何锻炼孩子写字的能力,为写作做好准备?

不用提前教宝宝写字,也不是家长就放任不管,实际在学龄前就要通过一些其他游戏,来帮助他们锻炼我们刚才提到的写字需要具备的5项能力。

等到孩子能力足够时,他们会自然进入“狂写”阶段,我们就可以顺势带孩子做正式写字练习,为一年级做准备了。

1、通过游戏提升孩子的手部肌肉力量和对手部肌肉群的控制力在正式握笔写字之前,一定要通过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孩子的手部肌肉锻炼出来。

o 用喷壶浇花:

o 使用小木夹:

o 拧压海绵:

o 使用剪刀:

o 弹奏乐器:

o 拧螺母,螺丝刀等工具类玩具:

o 捏橡皮泥:

o 撕废纸、揉纸团:

2、少包办,给机会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为什么写字还跟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关呢?比如吃饭,学习用筷子吃饭就是非常好的手部精细动作的锻炼。用好筷子不仅需要手腕灵活,还需要几个手指密切配合才能把饭菜夹到嘴巴里。你知道吗?使用筷子,可以牵动人体30多个关节和10几条肌肉,这些关节和肌肉又和大脑相通,靠大脑指挥,学习用筷子的过程,其实就是这些对应的脑区和身体不断协作的学习过程,到了小学后,握笔和书写能力也会顺利过渡。而且,吃饭这件事,按每餐半小时算,一天就有 1.5 个小时能锻炼到手部肌肉了。

能训练孩子写字能力的,除了用筷子,还有穿衣,比如扣纽扣、系鞋带等这些需要手部精细动作的生活技能。它们都是写字能力的重要铺垫。

但是这些都比较难,家长要有耐心,通过示范和细致地给孩子讲解,让孩子逐步拥有这些技能。

3、通过涂鸦等提升手部肌肉力量的控制,更好掌握执笔的技术。

锻炼孩子精细动作的方法很多,但既锻炼孩子精细运动,又能激发孩子写字兴趣的非画画、涂鸦等游戏莫属了。因此,我们要多为孩子提供画画和涂鸦的机会。

在孩子1岁时就可以给孩子准备容易抓握的蜡笔、钝头铅笔等适龄的画笔多鼓励孩子进行涂鸦创作。

1、2岁的孩子,不强求握笔姿势,最初孩子可能只是随意的画些线条、不闭合的圈圈,甚至不能称为画画,但是没关系,孩子每一次抓笔在纸上涂画的过程都是对孩子手指、手腕、手臂以及肩膀稳定性的练习,都是为孩子将来更好的书写画画打基础。

等孩子再大一些,3、4岁左右,孩子可以将点连成线,可以画直线、斜线和简单的物品,孩子的精细动作有了发展,手指也有了一定的抓握能力,此时就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执笔姿势。

等孩子五岁左右,已经可以熟练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画画的幅度也不需要太大,肩膀的稳定性、手臂和手指力量都发育得不错。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些必要的书写准备,比如连线游戏,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等手部控制力更好以后,就可以适当地鼓励孩子学习并书写自己的名字。

不过孩子在画画写写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不需要过多地干预孩子的图形或者笔画,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孩子正确的姿势。

6岁起,你可以这样教孩子写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