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九个华人候选人(那些向西方递投名状)

此前曾因为在香港采访废青曝出“我的中国脸是种麻烦”的华裔记者樊佳扬,昨天忽然在推特上发文,控诉自己的母亲在纽约的医院遭到非人道对待。

英国九个华人候选人(那些向西方递投名状)(1)

消息在中文互联网传开,广大吃瓜观众纷纷表示活该。

因为这个樊佳扬,此前发表过很多抹黑中国的言论,最过分的就是曾经说过“我的中国脸是种大麻烦”这句话。

去年香港的废青在街头闹事的时候,樊佳扬也跑到现场去采访。结果因为她长了一张“中国人的脸”,又因为用普通话采访废青,被认为是来自内地,于是遭到废青暴徒围攻。

英国九个华人候选人(那些向西方递投名状)(2)

慌乱之下,樊佳扬赶紧拿出自己的美国身份证证明自己是个美国人。

对于被废青围攻的遭遇,樊佳扬并没有怪罪这些闹事者,她依然一直在推特上称赞这群暴徒为了“自由”搞出的种种破坏。

她反而反思,是因为她的“中国脸”才遭至了这些麻烦,因此她在推特上发表了一句非常让人恶心的话“我的中国脸是种大麻烦”

英国九个华人候选人(那些向西方递投名状)(3)

真实让人难以置信。

只能说樊佳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黄皮肤无比厌恶。所以她才会说出这番话。

樊佳扬的这些举动,和最近那个“以自己的亚裔身份为耻”的杨安泽,是一丘之貉。

杨安泽此前曾参选美国总统,一度获得了不少的支持。

英国九个华人候选人(那些向西方递投名状)(4)

作为一个想参选美国总统的华裔,杨安泽比起樊佳扬来说,对于自己华裔身份的厌恶和唾弃,要更加严重。

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的采访中

英国九个华人候选人(那些向西方递投名状)(5)

英国九个华人候选人(那些向西方递投名状)(6)

杨安泽说了这么一番话,公开表达了对于自己华裔身份的唾弃。

“我第一次因为自己的亚裔身份感到羞耻,我本已竭尽全力的用美国人的方式来帮助世界,我们给美国捐款捐物抗击疫情,希望这场灾难能过去……我们为美国做了这么多贡献,我们努力证明自己是美国人。”

杨安泽骨子里学会了美国人的歧视,但是他自己本身不是白种人,于是他只好自我歧视。显然他比樊佳扬的内心更加病态。

樊佳扬和杨安泽有什么共同点呢?

他们俩,一个是出生于中国,7岁跟随母亲移民美国;一个是移民二代,出生在美国,但他们都是在美式教育环境下长大。

还有,他们俩的年龄相近,都出生于7、80年代,在他们的儿童时期,和青年时期,在他们塑造人生观、价值观最关键的年纪,他们赶上了美国最发达的时代,90年代苏联解体,美国独霸世界。

这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们完全被美国的强大而折服,他们被美国的文化而折服,因此他们一心想融入这个强大的世界。

这就是典型的皈依者狂热。樊佳扬和杨安泽是典型的皈依者狂热,因为这种狂热,所以异常渴望融入美国,也因为异常讨厌自己的出身。

所谓的皈依者狂热,原本是一个宗教专用词汇。

西方心理学者在研究宗教新信徒的相关案例时发现,通常认为并不完全虔诚的新信徒(毕竟受到之前生活经历影响),相反却往往比“根正苗红”的老信徒更加虔诚、更加狂热。

后来,皈依者狂热,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学的很多方面,用来解释与之类似的社会现象。

其中,最突出的社会现象,就是像樊佳扬、杨安泽这种试图融入新环境的移民。

皈依者狂热,其实类似某种“投名状”,也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心理暗示,因为这种自我催眠,进而影响了皈依者的性格和整个价值观念。

通常人们认为,皈依者狂热的内心变化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皈依者的自我否定阶段。从新移民融入新社会之后的不适应,到逐渐抛弃原来的文化背景,试图融入的过程。这个阶段,皈依者不断经历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其内心一般都伴随着一段比较痛苦的心路历程。

第二阶段,是皈依者的讨好阶段。虽然他们试图融入新的生活环境,新的文化环境,但是原来的土著还是经常有意无意表现出对新移民的排斥,于是皈依者表现出强烈的讨好意愿,试图获得“新主子”的认可。

第三阶段,是皈依者对原生文化的唾弃阶段。经过前面2个阶段之后,皈依者终于觉得自己和本地土著没有什么差别了,他们内心觉得似乎安全了,在这个时候,他们特别不希望自己原生文化的社会人群过得好,因为他们为了融入新文化付出了太多,太辛苦,投入的沉没成本太多,为了显示自己选择的正确性,他们会疯狂攻击自己的原生文化。

其实皈依者狂热,对于每一个有那种离开自己原生文化环境,到一个新的陌生环境经历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尤其是那些从相对落后环境,到相对发达先进环境的人而言,这种心理会更加明显。

这种情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一个人从农村进城以后,感叹于城市的发达,会非常厌恶自己曾经成长的乡村环境。

再具体一点,咱们常常说上海人排外,其实最排外的上海人往往都是新移民,比起本地土著,他们对上海人的新身份更加狂热,也对外地人表现得更加不够友好。

这些都是典型的皈依者狂热。

但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一样。

也有的人及早认识到这种病态心理的负面性,所以及时调整了心态,正确对待自己的生活,和这个世界。

但总有一部分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以至于越来越狂热,以至于会有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言行。

具体到樊佳扬和杨安泽来说,他们就是到了皈依者狂热最狂暴的阶段。到了这个阶段,他们特别见不得中国强大,特别见不得中国人过得好,因为中国越是强大,越是凸显了他们的失败。这越发让他们难以接受。

其实皈依者狂热分子,往往过得并不幸福。

因为他们的身份决定了,土著不会真正接纳他们,而被抛弃的原生文化人群,更加看不起他们,所以皈依者狂热极端分子,属实是“两头不是人”。

而一旦他们认识到,其实他们费尽心思想要融入的那个文化,其实打心眼里瞧不起他们时,他们的内心就会经历一个再次崩溃的过程。

这就是目前樊佳扬遭遇的状况。美国人并不拿她当自己人,她的美国梦恐怕是彻底破灭了。

所以说皈依者狂热绝对不可取,一个人无论生活在任何地方,都必须自尊自强,任何人都不能否定自己的出身,不能否定自己的父母,不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作为移民尤其不能否定自己的母国,因为这些代表了一个人的源头。

如果一个人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要否定,谁都会看不起他,谁都无法真正信任他。

皈依者狂热,最终会发现,这个世界虽大,但并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