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气球音乐分析(从红气球看电影中儿童视角的美学特点和意义)
视角,是创作者和叙述者神世界的角度、眼光以及观点,在电影中,视角是导演为了展开叙述或者为了观众更好的审视电影中人物形象以及事件意义所选择的角度。导演选择的叙述角度决定了电影作品的趣味走向,也是作品风格的一部分。一个好的视角可以给观众提供更广阔的解读空间,也会赋予电影更多美学价值和道德层面的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在谈论电影的时候,实际上也是通过自己的视角来分析电影的种种。
1956年,艾尔伯特.拉摩里斯拍摄了一部叫做《红气球》的短片,这部短片曾经获得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以及第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短片金棕榈奖。2007年台湾导演侯孝贤拍摄了一部致敬艾尔伯特.拉摩里斯的电影——《红气球之旅》,这部电影是对《红气球》的扩充和二次解读。
《红气球》讲述了一个带有奇幻色彩的故事,孤独的小男孩帕斯克在独自上学的路上捡到一只红气球,红气球仿佛是另一个小孩,始终跟随着帕斯克。红气球填补了帕斯克童年的缺失,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但街头上的另一群男孩却总是想方设法把气球抢走,并试图打破气球。于是,小男孩为了保护自己的红气球挺身而出。
导演艾尔伯特.拉摩里斯在电影中,借助小男孩帕斯克的视角,对成人世界、成长记忆和情感流变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视角不仅是导演选择的叙事技巧,它也包含着导演的个人意识,有着导演的创作理想、艺术表达以及道德文化的内在需求。换言之,导演选择的任何一种叙事视角都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学和流畅的诗意。
其一:儿童的社会化程度比较低,让儿童成为电影世界中的观察者,有助于电影抛开世俗的功利性。《红气球》中的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处于对立状态,代表儿童视角的是小男孩帕斯克,代表成人视角的是帕斯克的母亲。帕斯克渴望友情和陪伴,而母亲希望帕斯克听话乖巧。两种不同的视角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不仅是帕斯克的童年,大多数人的童年也是如此。
导演艾尔伯特.拉摩里斯并没有过多的强调成人视角,而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让成人视角带着一定的权威性出现,以此来维护对应的秩序。比如,帕斯克无法带着红气球搭乘巴士,无法带着红气球走进教室,甚至无法带着红气球回家。之所以出现这些不可以,是因为成人世界的秩序。虽然还是孩子的帕斯克并不理解这些秩序的意义,但他还是遵守了这些秩序。导演伯特.拉摩里斯并没有借助孩子的视角来抨击这个世界的死板,相反,他是肯定这些规矩和制度的。虽然对帕斯克来说有些残酷,但这正是帕斯克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现实。
儿童在整个社会秩序中,属于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的一个群体,他们在观察这个世界时,考虑的不是利弊,而是真实的需求。这一点可以看作是导演在叙事上的一种“撤退”和“躲避”。抛弃了成熟理性的成人视角,让孩子成为自己的眼睛,在这一过程中,孩子通过对世界、事件的简单处理和判定,呈现出来的却是导演对现实世界的审美观照以及更为隐蔽的社会观察。
除了《红气球》之外,在很多电影中都可以看见儿童视角,比如《蝇王》、《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最后一课》等,这些电影通过纯真的儿童视角勾勒出一个宏大的主题,这些都可以显现出儿童视角所蕴含的深刻性、独特性以及优越性,同时实现对世俗的批判和讽刺。
其二:儿童在认识世界时,表现出来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直觉性等特点有一种天然的诗意,不需要任何修饰,就能实现诗意的艺术性表达。电影其实是有两种形态的,一种是静态的,另一种是动态的。之所以说它是静态的,是因为电影完成之后,它的时间和空间无法再更改,说它是动态的,是因为它可以不断被解读。
我们赋予一部电影意义或者评价它有没有诗意的时候,往往是根据自己的体验而来的。为了让观众可以更好的感受到电影的诗意,导演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相关诗意理论的影响,在电影中刻意增添可解读的诗意元素。
但是,如果选择儿童视角,那么,电影就会带有一种天然的诗意。在《红气球》这部电影中,小男孩帕斯克独自穿过无人的街巷是一种诗意,他带着红气球在街道上遇见女孩带着蓝气球这也是一种诗意,结尾处,五颜六色的气球飞上天空更是美的不可胜收。
如果这些元素出现在成人的世界中,鲜艳的颜色难免有些喧宾夺主。毕竟不是每个导演都能像阿莫多瓦那样驾驭浓烈的色彩。在儿童的眼睛中,丰富的色彩意味着世界整体的丰富性,他们在解读这个世界的时候只会对通过表象粗浅的了解事物,这种粗浅和混沌本来就是一种诗意。
汪曾祺老先生认为,儿童依靠直觉感受世界,从而最能把握周围环境的颜色、形体、光和影、声音和寂静。最能完美的捕捉住生活的本质。在帕斯克的眼中,只有气球是五颜六色的,整个城市都是灰蒙蒙的,或许是因为孤独,或许世界本就如此。
儿童视角中的“童心”成分其实就是历久弥新的诗意代表,通过对“童心”的可视化表达,能够探寻到质朴的美学特色,在对孩子儿童语言、行为进行刻画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呈现出天然的诗意。对导演而言,用人物来表现电影的诗意,更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也更容易让观众体验到“隐藏”的艺术风格。
其三:儿童视角不单单是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是导演的心灵状态。通过这样一种单纯的视角,可以更好的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导演在实现自己表达意图的过程中必须要借助某个人物,在《红气球》中,导演选择了小男孩帕斯克,此时,我们可以偏执的认为,是导演希望自己可以返璞归真,通过更加纯粹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成人对世界的想象和评价往往是一种刻意行为,而前者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借助儿童的眼光,更容易捕捉到成人不容易发觉的细节。当成人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所有发生的事件都会变成一种经验和教训。在成人无法抵达的地方,孩子可以带着他们特有的天真轻而易举的抵达,整个世界和孩子之间是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红气球》中,帕斯克在他和红气球之间构筑了一个平等的世界,他如何对待红气球,红气球也会如何对待他。当他在街角躲起来的时候,红气球也会趁他不注意躲起来,等他来寻找。我们当然知道,气球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但在这部电影中,“红气球”不仅是帕斯克的朋友,也是他摆脱孤独的唯一方式。就像我们在成长中,将陪伴寄托给玩具、卡通卡片、贴纸、人偶是一个道理。在成长中,每个人都要自己走一段路程,或许我们都曾感到孤独,但我们都会找到陪伴自己的东西,那些东西是我们的生命之光,是可以供我们回忆一生的宝贝。
在电影中,导演一方面借助儿童视角,一方面又加入成人对世界的掌控和牵制,对儿童视角形成一定的干预,在制造出戏剧冲突的同时,也让该视角更好的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因为儿童视角简单纯粹,很少出现被误读的情况,对导演来说,选择简单的叙事视角,可以让自己的美学观念体现的更加明了。
在电影中,不管导演选择哪种视角其目的都是为了体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但不同的视角可以带来不同的观影体验。在《红气球》中,导演让帕斯克变成自己的“眼睛”,在帕斯克体会这个世界冷暖的时候,也是导演自身的体验。对观众来看,跟随着帕斯克的“眼睛”,更容易进入孩子眼中的世界,在这个淳朴天真的世界中探寻孩子成长的秘密。
其实,儿童视角在任何艺术领域内都出现过,在文学创作中,通过儿童视角体现战争的残酷是很常见的手法。在这种叙事手法中,读者可以更深刻的体验到战争对人类的伤害。在音乐创作中,通过儿童视角来创作,可以让音乐更有生命力和灵动感。儿童视角是一种带有天然诗意和美感的视角,通过这样的视角,我们可以跟随着孩子回到曾经的童年,寻找散落在童年时代的记忆碎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