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科举制度是如何从繁荣走向灭亡的)

转自李永乐老师微博

上一回我们讲了从西周到宋朝中国选官制度的变化,尤其是从隋唐时代开始的科举制度。没看过的小伙伴请点击:科举制度的创立与繁荣

这一回,我们来谈谈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度,看看一种先进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是如何变得僵化和落后的。最终,这种制度又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寿终正寝。

我们不妨从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连中三元说起。

一.连中三元

一个学子从开始读书到中进士,到底要经历哪些考试呢?

首先,青年学生要通过县试和府试,获得了童生的称号。童生可以参加院试,通过后就成为了秀才。秀才已经是有功名的人了。普通人见了县官,得跪下喊青天大老爷,而秀才只需要冲着县官拱拱手行礼;普通人犯了案子,可以刑讯逼供,但秀才是不能随便打的;普通人都有一定的徭役(免费为政府劳动一段时间,或者折合成钱上交),而秀才的家庭就可以免除徭役。

每隔三年,秀才可以在省会城市参加最低级的国家级考试——乡试,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放榜时正值桂花开,所以称为桂榜。如果通过了乡试,秀才就变成了举人,举人的第一名就叫做解元

乡试之后的第二年,在北京或者在南京会举办全国性质的科举考试——会试。各地的举人,会汇聚到京城,吟诗作画,互相吹捧。会试放榜时正值杏花开,所以也叫做杏榜。通过会试的考生,就叫做贡士。贡士里面的第一名,就叫做会元

科举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科举制度是如何从繁荣走向灭亡的)(1)

古代考场

考试的场所——贡院

会试结束后,贡士们会来到皇宫,参与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后,会把通过的学子的名单写在黄纸上,就是我们俗称的金榜提名,这些学子就是进士。值得注意的是,殿试不是选拔性的考试,参加考试的所有贡士都会成为进士。只不过,进士们会排出座次:一甲只有三人,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多人,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科举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科举制度是如何从繁荣走向灭亡的)(2)

大清最后一张金榜

清朝在200多年的统治之中,一共考出了26000多位进士,平均每年100人左右。如果跟我们现在的清华北大比,清北每年高考招生6000多个,所以科举考进士的难度要比考清华北大大得多。考中进士绝对是可以光宗耀祖的一件事。至今,在北京国子监东面的孔庙里,还耸立着198块进士碑,记录着元、明、清三代五万多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录取名次。

科举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科举制度是如何从繁荣走向灭亡的)(3)

进士碑林

考中进士已经很难了,那么考状元有多难?三年才有一次乡试,然后还要参加会试和殿试,所以每三年全国才出一个状元。我们现在说的高考状元,是每一个省每一年的高考第一名,这在明清时代充其量只能算是解元。

还有一种更辉煌的成就:如果考生在乡试、会试、殿试时都是第一名,就是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王朝中简直是里程碑式的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连中三元的一共只有十余人。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寒窗苦读,目的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也许有些明清的最高统治者也许也乐于看到学子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情景吧。

二.八股取士

从朱元璋时代开始,科举制度逐渐从巅峰走向僵化,从一个先进的、为国选才的制度变成了一个落后的、束缚人民思想的制度。科举的僵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科举考试的内容僵化。宋朝之前的考科举考试范围很广范,但从朱元璋时代开始,为了统一知识分子的思想,科举考试内容被严格限制在四书五经的范围里,四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就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对经文的解读也仅限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考生要代圣人立言,而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至于汉晋历史、唐诗宋词、根本不用学。

科举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科举制度是如何从繁荣走向灭亡的)(4)

朱熹

《儒林外史》中有个情节:中举之后的范进任山东学道。有一天有人讲笑话,说苏轼临到考试却没有来。哪知道范进连苏轼是谁都不知道,还说:苏轼的文章如果不好,不来就算了。

科举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科举制度是如何从繁荣走向灭亡的)(5)

范进中举连环画

二是科举考试的形式僵化。从明朝开始,八股文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文体,即所谓八股取士。八股文要求文章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除了最后的大结可以稍微抒发自己的看法外,其余部分都需要模拟圣人的口气。而且,每一个部分的形式都有要求,甚至声调和字数都是固定的。考试变成了一个文字游戏,考生一生钻研八股文,而对政治和社会缺乏了解。即使当官,也很有可能缺乏足够的知识和能力。

僵化的考试制度阻断了许多有才华的读书人的仕途,比如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县、府、院试均夺得第一名,取中秀才,可是之后的乡试一直不中,直到71岁时被补为贡生(到国子监读书的优秀秀才的称号)。

科举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科举制度是如何从繁荣走向灭亡的)(6)

蒲松龄

清朝的康熙皇帝曾经意识到了明朝沿袭下来的八股文制度会让读书人思想僵化,试图改变这种考试方式。可是苦于没有其他成熟的模式代替,最后不得不继续沿用,错过了中国近代工业化最后的机会。

三.科举制度的终结

时间来到了19世纪,中国输了两次鸦片战争。内忧外困之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然而,1895年,洋务派呕心沥血组建的北洋水师,号称世界第八、亚洲第一,却在甲午战争中几十天就被日本打得全军覆没。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差距,也是体制和文化上的。废弃八股文,已经到迫在眉睫。

科举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科举制度是如何从繁荣走向灭亡的)(7)

北洋水师的镇远号铁甲舰

甲午战争战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正值北京城组织会试。举子们听说要割让台湾给日本,还要赔偿两亿两白银,一时间舆论哗然,群情激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数百名举子们联名上书光绪帝,恳请光绪帝变法图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

科举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科举制度是如何从繁荣走向灭亡的)(8)

康有为(左)梁启超(右)

虽然当时清政府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但是公车上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次群众政治运动,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后,康有为等人在各地举办强学会,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1989年,光绪帝启用维新派开始变法。在教育方面,新政的措施包括:创办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各省设高等学堂,府城设中学,州县设小学;废八股文、乡试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等。只可惜,仅仅100天之后,慈禧太后就发动了戊戌政变,逮捕维新派、软禁光绪皇帝,变法失败了。

科举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科举制度是如何从繁荣走向灭亡的)(9)

慈禧太后

历史并没有给老佛爷多少喘息的时间。1900年,慈禧太后发动义和团收拾洋人,很快,列强组织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西安。国都被攻占,皇帝出逃,慈禧深知大清已经时日无多,唯有变法图存,也许还有一线生机。1901年,慈禧太后借着光绪帝的名义下诏:取消八股文考试,改革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校,开始全面改革文化教育制度。1903年,在大臣的建议下清廷再次下诏,准备通过10年时间逐步废掉科举制度。1905年,在日俄战争中,新兴的日本帝国居然战胜了传统的欧洲强国俄罗斯,这再次让慈禧太后和清朝的大臣们认识到了先进的制度与文化的重要性。袁世凯等人再次上书,表示大清已经没有10年的时间可以等了。终于,慈禧太后决心立刻废除科举制度,将科举的经费用于建设新式学校。至此,从隋朝开始,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科举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科举制度是如何从繁荣走向灭亡的)(10)

袁世凯

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清廷的醒悟已经太晚了,最后的挣扎也无法挽救清朝灭亡的脚步。在科举制度在刚出现的时候,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人才选拔方式。通过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既避免了腐败,又给了平民上升通道,压制了地方的豪族,对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可是,到了明清时代,王朝采用僵化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主要目的从选拔人才,变成了统一读书人的思想,维护帝王的统治。也许正因如此,我们才没有跟上西方工业革命的步伐,造成了中国在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封建制度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终于被革命推翻,而科举制度也随着王朝的脚步寿终正寝了。

然而,科举制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每一个层面,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在高考中看到科举的影子——我们把考试考第一的人叫做状元;我们还用“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来鼓励我们现在的学生;学而优则仕这种思想在很多家长的脑子里依然根深蒂固,只不过这里面的“仕”,不仅仅指当官,它可能指的是一份更好的工作,一个更高的收入或者是更好的社会地位等等。

其实读书和考试本身并没有错,世界各国也都是采用读书和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的,我们要注意的是,所读之书是不是有用的学问,所考之试能不能评价一个人的真才实学。如果把考试变成是文字游戏,当成是仕途的敲门砖,就失去了读书原本的目的,我们就依然没有脱离科举制度的影子。

高考快要出分了,祝全国各地的考生都能金榜题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