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与美丽中脊带(遥感显示近80年来)

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划出了一条中国人口密度分界线——“胡焕庸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爱辉(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 度的一条线。

彼时,该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着96%的人口,而西北方近64%的国土面积仅居住着4%的人口。目前,约94.39%的人口居住在“胡焕庸线”东南方43.71%的国土面积上,5.61%的人口居住在“胡焕庸线”西北方56.29%的国图面积上。

“胡焕庸线”本质上是一条人口密度突变分界线,而中国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分布格局也是在历史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据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显示,中国人口密度从汉唐时期南-北分异,到明朝时期近东-西分异,再到清朝及之后的东南-西北分异。同时,报告还显示,自1935年至2010年的近八十年来,西北部人口平均密度已由2人/平方公里增长到了近16人/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增长了8倍;东南部平均人口密度由107人/平方公里增长至303人/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增长近3倍。

“胡焕庸线”本质上是一条人口密度突变分界线

胡焕庸线与美丽中脊带(遥感显示近80年来)(1)

1935年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根据胡焕庸人口密度图改绘)。 本文图片均来自“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

“胡焕庸线”本质上是一条人口密度突变分界线,其穿越400-800mm降水量等值线,与农牧交错带基本平行。它是气象-地形-生产要素共同影响下,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的一种反映。

自汉代以来,中国人口格局就在不断变动之中。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根据文献上有关历史时期人口密度分界线位置、以及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等绘制出一张图自汉代至今几个时间段的人口密度突变线。

从图中可见,中国人口密度从汉唐时期南-北分异,到明朝时期近东-西分异,再到清朝及之后的东南-西北分异。

胡焕庸线与美丽中脊带(遥感显示近80年来)(2)

中国人口密度突变分界线变化轨迹图

报告称,顾及人口密度突变线及县域完整性建立宽度约为300km-500km的“胡焕庸线”缓冲区。遥感监测分析表明,1980s-2015年间,缓冲区内自然湿地减少面积11.8%,其次是有林地减少面积3.8%,主要转变为建设用地,其增长32.4%,其次是耕地面积增加约17%。缓冲区线西北侧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比东南部更加明显。西北侧的建设用地扩张4912km2, 占1980s 西北部建设总用地面积的56.1%,东南部建设用地扩张7495平方公里,占1980s东南部建设用地面积的25.4%。

胡焕庸线与美丽中脊带(遥感显示近80年来)(3)

1980s胡线缓冲区土地利用

胡焕庸线与美丽中脊带(遥感显示近80年来)(4)

2015年“胡焕庸线”缓冲区土地利用图

近八十年来,“胡焕庸线”西北部平均人口密度增长了8倍

报告显示,近八十年来,西北部人口平均密度已由2人/平方公里增长到了近16人/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增长了8倍;东南部平均人口密度由107人/平方公里增长至303人/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增长近3倍。

中国当代新的人口格局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的格局特征表现为“胡焕庸线”东部人口密度由整体的相对均匀转向目前越来积聚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区的不均匀分布,反映了由农业人口分布格局向城镇化人口格局的转变。

胡焕庸线与美丽中脊带(遥感显示近80年来)(5)

人口密度突变线图

胡焕庸线与美丽中脊带(遥感显示近80年来)(6)

爱辉-腾冲线西北部平均人口密度变化

胡焕庸线与美丽中脊带(遥感显示近80年来)(7)

爱辉-腾冲线东南部平均人口密度变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