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

“灵魂之所以能够在这个世界生活,是因为在活着的人当中,还有人记得他们。一旦灵魂被活着的人遗忘,这才是比肉身死亡更为可怕的终极死亡。”

这句话出自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2017年出品的电影《寻梦环游记》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1)

这部动画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第19部动画长片,该片的灵感源于墨西哥亡灵节,讲述了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乐手埃克托在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开启了一段奇妙冒险旅程的故事。其实以墨西哥亡灵节为灵感创造故事,《寻梦环游记》并不是先例,在2014年由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推出的三维动画电影《生命之书》,就是取材于墨西哥的传统节日——亡灵节。

墨西哥关于亡灵的传说充满了诗意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2)

墨西哥的亡灵节被定于每年的11月1日和2日,11月1日是来纪念未成年人即早逝的亡灵归家省亲,欢度节日,称为“幼灵节”,11月2日欢迎故去的成年亡灵归家接受在世亲人的祝福,称为“成灵节”。因节日与逝者有关,所以亡灵节又被当地民众称为“鬼节”或者是“死人节”,现如今,这节日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3)

在墨西哥,没有哪个节日能像亡灵节那样受人重视。亡灵节起源于西班牙征服前的印第安仪式,经过一定的变化,现在已经成了墨西哥家庭追念逝者、并庆祝生命延续的日子,体现了墨西哥人特有的死亡观。

亡灵节有着上千年的历史,“骷髅”,是贯穿整个亡灵节最重要与常见的元素。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4)

相信很多人想到“骷髅”,就会感受到阴冷、惊悚的气氛,但是在《生命之书》中,骷髅只不过是一个视觉符号,作为亡灵节的传统象征而出现,动画中城镇和迷宫的俯视造型、墙上的装饰、热气球的形态、糖果的花纹,各种变形的骷髅图案被设计在画面的各个角落,几乎成为了整个世界的必要组成元素,但不会让人体会到恐怖、负面的感觉。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5)

比起我们熟悉的中元节和西方的万圣节,墨西哥的亡灵更加的绚丽,有种狂欢节的色彩,这也从侧面便显出墨西哥人对死亡的态度十分豁达,他们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反而是新生命的开始,所以每一年的亡灵节就是庆祝与亡故亲人相聚的重要日子。

由死向生的切入點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6)

《生命之书》的故事围绕三位主人公——马诺洛、玛利亚、华金与三天神,即死亡女神(拉穆埃尔特)、西瓦尔巴和制烛人展开。故事从一群不怎么喜欢去博物馆的孩子们被迫来到博物馆参观开始,博物馆管理员郁闷的迎来最后一批游客,一群调皮的熊孩子,管理员指引着他们来到墨西哥区,这里瑰丽斑斓,色彩丰富,炫目的图腾柱挂在墙上,充满墨西哥文化特色。她给孩子们展示了一本名为《生命之书》的书。

随着镜头的推进,影片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是一个关于亡灵的神话世界。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7)

影片提到墨西哥是宇宙的中心,而很久以前墨西哥的中心是圣安吉小镇。

“阿兹特克人认为他们的首都不仅是帝国的中心,更是全世界的中心位置所在。”

这部动画设置了多层的世界:一是故事中正派女神死神夫人所管辖的铭记之地、反派神明西尔瓦巴的遗忘之地、充当中间人的神蜡烛匠所处的灵魂之镜,以及木质人偶主角们所处的现世。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8)

其次就是影片开始的时候,博物馆讲解员和参观的小朋友所处的世界(通过不同材质的人物形象将人偶的故事世界和参观博物馆小朋友们所处的两个世界分隔开);作为观众的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又是三重世界分层…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9)

虽然看起来复杂,但是电影中的主题是友情和爱情,主角的成长和突破自我成为了情节的转折点。男主出生在一个斗牛世家,却热爱着音乐,梦想是做一位音乐家,却受到了家族传统和父亲的束缚,迫不得已只能去斗牛,但是男主无时无刻都带着他的吉他…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10)

男主的转折点在于因为女主玛利亚(爱情)而放弃了去斗牛。而那次斗牛是他的第一次正式斗牛,在这个本应该是人生巅峰起步的时候放弃了这次机会,遭到了简直就是全世界人的唾弃,包括他的父亲。之后不停地和情敌之间斗智斗勇,再经历了爱人玛利亚的死亡,又一次被全世界的人唾弃。

在蜡烛匠那里男主马诺洛得知自己的“生命之书”尚且是一片空白,并没有按照生命之书为他书写的既定人生去生活,这也意味着男主要去书写自己的故事,突破自己的局限,战胜恐惧,影片通过这个情节首次提出了对于生命之书的价值观。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11)

在电影中,音乐的分量很重,男主会用自己的音乐表达自己的情绪,墨西哥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喜欢弹奏吉他,他们也会在葬礼上弹奏一些欢快的歌曲,为逝者送行,为了谱写吉他曲,电影专门邀请了专业的音乐制作人,总共采用了二十首歌曲,来渲染烘托动画中的剧情气氛。

音乐是最好的情绪表达,该片的音乐获得了第72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动画长片原声带BGM提名。墨西哥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

“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12)

《生命之书》虽然是一部美国动画片,但从人物形象到画风到故事,都有着浓浓的拉美风情。影片中的场景同样充满了浓烈的民族文化风格,场景中装饰元素都烙上了印第安文化的象征

《生命之书》根据历史故事民族文化改编,赋予了墨西哥文化的新鲜活力,为所有观众展现了一次墨西哥文化的视觉盛宴和文化盛宴。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13)

在墨西哥亡灵节时,当教堂响起钟声,孩子们就可以出门要糖果了,这个万圣节有点相似,糖果铺、面包坊的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骷髅糖”、“巧克力棺材”等精美甜品。在祭奠亡魂这一点上,和中国倒是比较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中元节晚上,大人是不会让孩子出门的,会警告孩子外面有恶鬼横行,或者是跟随着大人一起去烧纸钱,怀着对死亡的恐惧和敬畏,期待这个时刻快点过去…

电影生命之树画面分析(生命之书重新定义)(14)

在很多民族的文化里,总是会想方设法要跟关于死亡的一切决绝。两个国家对于死亡的态度相差之大,令人费解,不过这毕竟是传统,其中的考究还是交给专家学者吧。毕竟,谁都逃不过死亡…倒不如像墨西哥人那样接受它,用欢乐祭奠悲伤,不光是一种安抚痛苦的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不知道你对于“死亡”有什么理解呢?

文原创,图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