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借记卡测试(谷歌开发智能借记卡)

谷歌借记卡测试(谷歌开发智能借记卡)(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近日,外媒报道称谷歌正在开发智能借记卡,从而帮助客户更便捷地完成线上支付和店内支付。

2019年11月,谷歌就向《华尔街日报》证实了开发活期存款账户的计划。

谷歌在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指出,“我们正在探索如何与美国的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合作,通过谷歌支付系统提供智能储蓄账户,从而帮助用户从数据分析和预算工具中获益,同时保证账户中的资金安全。我们今天的主要合作伙伴是花旗和斯坦福联邦信用合作社,我们期待在未来几个月分享更多细节。”

据悉,谷歌的借记卡旨在成为谷歌现有谷歌支付(Google Pay)系统的新核心,让客户可以用于多种购物。借记卡本身是Visa卡,未来谷歌借记卡也可能会兼容诸如万事达等其他支付通道。目前Google Pay系统仅支持添加实体借记卡进行在线和点对点支付。打造自家的借记卡业务将使谷歌能够更好地跟踪支付和购买行为,并为公司提供有关消费者支出的宝贵信息。

不难发现,谷歌借记卡的产品重点在于储蓄理财、支付的功能,而苹果信用卡通过刷卡返现的权益,则更多鼓励消费。当下,金融业务已成为全球科技巨头布局的重点,并且科技公司正在从单纯的支付工具向更综合性的金融产品服务商角色转变。

“账户是金融服务的基础和出发点,苹果信用卡和谷歌的借记卡,都是基于通过账户实现数据的整合利用,从而为后续的产品服务提供基础。”一位金融科技行业业内人士表示,

当下,借记卡或信用卡的介质形态逐渐走向虚拟、数字化。苹果公司 2019年正式上线了苹果信用卡,与高盛集团合作,这种信用卡依托苹果手机用户创建,是一种数字信用卡,存储于持卡人苹果手机的钱包应用程序中,每一部手机对应一张数字信用卡。持卡人也可以选择申请实体钛卡。今年4月,英国金融科技创企Curve宣布推出无数字银行卡产品。所有的信息(包括卡号)都存储在Curve app中,需要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才能读取,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数据安全性。2019年9月,Curve通过Crowdcube平台进行了众筹,不到5分钟就突破了100万英镑融资目标,并在最终以不到600万英镑的成绩创下了该平台融资的又一记录。据悉,参与本次众筹融资的投资者将成为Curve五数字银行卡的首批用户。

据悉谷歌借记卡也被设计成手机上的数字卡以及实体卡片,还将为在线零售商提供单独的虚拟卡号。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发卡机构来说,这意味着卡片本身这一支付过程中物理介质的重要性在急速下降,而附着在卡片上的账户和账户中包含的信息流、资金流数据才是经营的核心。

但围绕数据的归属确权、安全、监管等方面问题,依然是摆在各国监管部门面前的难题。

2018年,印度最大的数字支付公司Paytm致信NPCI(印度国家支付公司),称“不受监管”的Google Pay会利用用户数据牟利。Paytm在写给NPCI CEO Dilip Asbe的一封信中写道:“Google Pay是一个不受监管的平台,它能够利用客户的数据获取经济收益,完全无视用户对隐私的需求。”

Paytm还表示Google在印度以外的地方共享和存储用户数据,“一旦数据泄露,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它补充说,尽管如今印度正在制定数据保护法,谷歌仍可以与集团公司和其他印度以外的第三方公司共享数据。

金融科技在不同国家面临的法律和监管风险不一致,各国也在加快完善数据资产的管理框架,但这一进度可能受到疫情的影响而拖后。

4月初,俄罗斯国家杜马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Anatoly Aksakov表示,俄罗斯《数字金融资产法案》已经定稿。但是由于目前新冠疫情爆发,所有立法程序都将暂缓。《数字金融资产法案》推进也受到波及,最早可能在今年春天结束之前通过。自2018年1月首次提出以来,该法案已经出现过延期,但是此前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各政府部门之间对资产类别的分歧而造成的。

2020年1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发布声明,称共收到21份数字银行牌照申请,并计划于2020年6月公布审核结果。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日益扩散,MAS于4月9日宣布将延长数字银行牌照的评估期限,成功入选者大致会在2020年下半年收到通知。

数据安全是传统金融机构的系统威胁之一,2019年7月,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公司之一Capital One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数据泄露事件,一名黑客利用其技术漏洞“偷”走了包括美国1亿人和加拿大600万人的信息在内的数据。其中最严重的部分是,信用卡客户的约140,000个社保号码、担保信用卡客户的约80,000个关联银行帐号也被泄露。

近日国内多家银行也因大量客户信息在外网被售卖的消息而引起关注,波及到的银行方面均否认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并称“不排除不法分子将不明来源数据冠以金融机构名义兜售,以牟取非法利益。”

而苹果、谷歌则将其虚拟信用卡、借记卡的安全性作为主要优势之一大力宣传,苹果曾宣称其信用卡卡号存储在iPhone上的安全芯片安全元件中,即便手机被偷,小偷也无法使用你的卡。另外Apple不会跟踪您购买的内容或您花费的位置和数量,也承诺高盛不会出卖用户信息。但此后不久,外媒报道有苹果信用卡客户称,卡片没有丢失的情况下出现了异地盗刷的案例。

科技公司的触角延伸至金融,依然面临着用户便利性体验和安全性之间的问题,如何取舍平衡,仍有待市场的检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