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感悟的作文(生命的思索)

——赏析威廉·斯塔福德诗作《穿越黑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关于生命的感悟的作文?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生命的感悟的作文(生命的思索)

关于生命的感悟的作文

——赏析威廉·斯塔福德诗作《穿越黑暗》

作者:张竞碧

穿越黑暗

作者:威廉·斯塔福德

穿过黑暗旅行,我发现了一头鹿

死在威尔森河岸的公路边。

通常,最好是把它滚下峡谷:

公路狭窄,急转弯会造成更多的死亡。

凭汽车尾灯我蹒跚走到车后,

站在鹿的身旁,那是头刚被杀死的母鹿,

她已经僵硬,几乎都凉了。

我把她拖起,发现她的肚子鼓鼓的。

我用手指摸摸这腹部,我明白了——

她的体侧还有点温热;躺在那里等待的小鹿,

还活着,静静地,却永远不会出生了。

在那山路旁,我踌躇不定。

汽车暗淡的灯光照着前方;

引擎盖下的机器在微微震响。

我站在温暖弥漫的红色废气中,

我能听见荒野在我们周围倾听。

我为大家苦苦思索——这是唯一的急转弯——

然后把她从路边推下河里。

诗歌《穿越黑暗》用平凡朴实的词语讲述了一次让人对生命进行思索的经历。该诗描述了主人公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上见到一头刚被汽车撞死后的怀孕母鹿的复杂心情。诗人对这首诗非常钟爱,以至于他的诗集《穿越黑暗》就是以这首诗命名的,并成为他的代表作,该诗集于1963年获国家图书奖。

全诗句子长短不一,乍一看没有诗的优雅,像一个悲情的故事,其实诗人的平白语言蕴含着不平凡,也洋溢着音韵美。每行诗一般是四个重音,读起来节奏感强。第7、10、14行都是10音节。全诗并不是标准的押韵,偶尔半押韵,当然,诗人也信手拈来地使用了头韵的修辞手法,正是这种灵活多样的格式,使该诗显得非常口语化,平凡中体现着音韵美。

诗人采用了象征、拟人、比喻、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段,来表达作出艰难抉择时的复杂心情,同时让读者从这样一首小小的诗歌里体验了修辞的魅力。

象征:母鹿、幼鹿象征荒野,代表大自然——受害者、弱者。汽车、公路象征工业技术革命的“成果”———掠夺者、强者。汽车“秒杀”了荒野中的生灵,而肇事者却对此无动于衷,不见踪影。这无疑是对生命的漠视,是对生命的嘲讽。

拟人:“荒野在我们周围倾听”,拟人的手法,有“静待主人公的决定”之意。

比喻:“引擎”仿佛是哺乳动物的心脏,“红色”恰似鹿的鲜血,抑或主人公因为人类对生灵的涂炭而脸红?

双关:本诗标题中的“黑暗”本义是指“黑夜”,同时也指肇事司机道德上的黑暗、主人公的迷惑、对大自然生命的漠视以及人类精神层面的空虚与黑暗等等;

当然,黑暗也预示着所有生命的最后归宿,反映了生与死的轮回。“路”一词既可指字面意义上的“道路”,也可指“人生之路”。

《穿越黑暗》一诗讲述了主人公见到被汽车撞死的怀孕母鹿的复杂心情,主人公经历了“怜鹿—犹豫不决—沉思—无可奈何这几个复杂的心情起伏阶段,刻画了主人公道义上面临的两难,主人公此时的同情、悲愤、迷茫、无可奈何、狠心等复杂情感跃然纸上。诗人通过这首诗,描述了生命的脆弱以及人面对死亡时的悲哀与思索,阐明了死亡是某种决定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反映了生与死、人与自然、创造与毁灭的主题。鹿被扔进河里,隐患消除了,留下的却是对前途的迷茫,对生命的思索。

《穿越黑暗》这首诗共表达了三层含义:诗歌表面上讲述了汽车撞死孕鹿这一普通悲剧;深层含义是指人类工业技术革命毁灭了大自然里的生灵;进而对人生漫漫旅途中面对危机时的两难及对死亡不可避免的深层思索。主人公站在怀孕的死鹿前,面临着道义上的两难———应该扔下母鹿却不忍心。但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主人公还是不得不把怀孕的母鹿扔进山路边的河里。悲伤、困惑、屈从以及无可奈何的情感贯穿全诗。在这首诗中,机械文明因诗人的“拟动物化”手段而获得了与人和动物平等的地位,这三者之间因其按照自然法则获得了自己的位置而形成了合理的关系。而从更广义的层面来看,诗人、母鹿、幼鹿、汽车以及读者都在黑暗中聆听、前行,在寻找一条正确的路,寻找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道路。本诗平中见奇,富含哲理,令人深思,耐人寻味。(张竞碧)

威廉·斯塔福德(1914年-1993年),美国诗人、和平主义者。诗集《穿越黑暗》1963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1970年被任命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即桂冠诗人,1992年荣获美国西部图书大奖。威廉·斯塔福德的诗是“真正的美国诗”,讲究形式技巧,寓意深刻。他是地地道道摆脱了对英国诗歌传统承袭的美国诗人之一,因此评论家认为他是美国大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最直接的继承人。美国评论家詹姆斯·迪基曾这样评论斯坦福德:“打翻墨水流出的都是好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