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得由余而霸西戎(百二秦关秦失其鹿)
【前 言】秦始皇嬴政建立的大一统秦帝国,为什么仅仅历时15年就灭亡了?秦朝的灭亡,不只因为二世胡亥昏庸残暴胡作非为;二世胡亥在秦始皇病死沙丘后继位,在位时间仅仅三年(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就身死国亡。为什么说秦帝国灭亡除了二世暴政昏庸无道,重用宦官赵高残杀宗室子弟屠戮忠良、实行苛政暴政外,还和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本身政治体制有很大关系?
『 ▲ 秦兵马俑 』
我们知道大秦帝国和之前的周王朝最大的区别,那便是周王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大秦帝国实行的是郡县制。其实制度本身无好坏,关键在于适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适不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分封制度就是实际意义上的狭义上的封建制度(封邦建国),分封制本身也经历了长久的发展,这种制度在周朝时达到顶峰。在分封制这种体制下,国家土地不是完全属于周王室的,诸侯对自己对受封的土地拥有所有权,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缴纳赋税、守卫边疆等。诸侯在自己的封国里将土地继续进行分封分给卿大夫,而卿大夫继续将土地分给士一级。在这种体制下,中央权力实际是分散的,权力也意味着责任,地方诸侯独立自由行政能力极强,中央对地方的属于弱化管理,地方政策施行往往能够因地制宜。但是同样在分封制下也很容易地方势力做大、反过来通过武力压制中央,形成中央大权旁落、诸侯割据相互攻伐。也就是说这时候存在两套行政系统,一套作用力只处于中央,有效管理诸侯和京畿;另一套便是诸侯国内的行政系统,注意这两套行政系统是分开的。这个和今天美国的联邦制不一样,因为联邦制是地方各邦各州自行先组合出一个属于地方的政权,再由这些地方政权组合城一个中央政权,过程上它是自下而上的,但是法律上中央和地方都处于平等地位。而周朝的分封制下,中央是在地方之上,诸侯的权力授权最初来源于周王室,以后诸侯国君主一般是按宗法制嫡长子,这种按血缘亲疏的宗法继承制继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在六国基础上直接实行郡县制,其实也有很大风险;要知道分封制虽然造成诸侯割据,但是周王朝采用分封制也存在了近800年,六国臣民认同的是他所在的国家,而不是早已散失权威的周王朝、周王室。
『 ▲ 秦始皇 』
秦始皇统一六国,全国郡县制的推行是建立在秦帝国并未消除六国臣民与秦之间的矛盾的基础上施行的;郡县制本身虽有利于中央集权,中央政府和皇帝直接任命郡县主要长官,使得皇帝和中央的意志能够直接通达全国;秦帝国把全国分三十六郡(后增设至四十余郡)地方长官不但拥有行政权,更拥有军事统兵权。而在中央最高行政长官为丞相,中央最高军政长官为太尉,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也就是说秦帝国中央到地方行政权力作用力是完全打通的,中央的三公及地方任何一个实权派,其实都有可能造成中央或者是地方动乱。你看项羽项梁起义杀的是谁?是秦朝会稽郡守(会稽郡最高行政长官)殷通,干掉他整个会稽郡就群龙无首,直接影响这个郡。随后项羽叔父项梁直接做了会稽郡守,并且项梁任命项羽为副将去巡视会稽郡下属各县,不久项梁项羽重建楚国。
『 ▲ 西楚霸王项羽 』
在项羽击败秦军主力后,项羽经过楚怀王同意后开始分封诸侯,其实项羽他也是想实行分封制,想把大秦帝国灭亡后的世界带回诸侯国并立的分封时代。后来六国后裔也迅速复国,这就证明在当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早已认可他们原来的所属国,各国臣民和他们的故国依然有着深厚感情。虽然分封制和郡县制都造成了地方动乱,最终地方推翻中央王朝统治取而代之,但是这里有着本质区别:那就是分封制下自由行政权力引发的各地文化、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差异是越来越大的,这种差异也在一定程度阻碍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贸易发展。而郡县制则在大一统统一的行政体系下实行,人文交流融合,便会最大限度加速促进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使得资源得到最大、最优化利用。
『 ▲ 秦始皇 』
秦帝国统一后高度实行中央集权下,“相权”与“皇权”这两大权力的冲突与争斗,后来历代帝国最高统治者也意识到“相权”的威胁,开始采用“分权、群相”等形式不断削弱相权,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丞相”这一古老的官职彻底被废除,而明清君主集权专制统治也因此达到顶峰。秦统一六国后,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大秦帝国;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行政管理体系;三公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之下设立九卿,分别管理处理国家具体事物。三公权力,特别是丞相的权力太大,丞相为百官之首辅助皇帝管理着全国政务。如果是一代贤君雄主或者臣下对帝国忠心耿耿,亦或是同一时期有第三方掌实权的大臣制约,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在于二世胡亥在位宠信重用宦官赵高,不仅逼死秦始皇长子扶苏、使大将蒙恬自杀,而且大肆屠戮宗室及大臣。公元前208年丞相李斯又被赵高设计害死,赵高成为秦朝丞相。赵高继任丞相大权独揽,更加肆无忌惮,与之意见相左的人大多被罢免或被杀。秦王朝统一后历时仅15年灭亡,除了和秦帝国统治者残暴无道、严刑酷法、滥用民力有关,还和三公九卿与郡县制初步全国施行直接相关。但归根结底还在于贾谊《过秦论》中所说的民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陈胜吴广起义 』
【诗书华夏】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西汉·贾谊《过秦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