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电影的最后一战(质朴动人的英雄赞歌)
以电影为媒同享视听盛宴,以文化为鉴共筑中俄桥梁,
六部俄语佳片星城献映,
在光影中感受俄罗斯独特的人文魅力和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湖南省电影评论协会名家点评,从专业视角深度剖析每部影片背后的匠心。
走进俄罗斯电影周,走进俄罗斯电影。
质朴动人的英雄赞歌
——俄罗斯电影《最后的前线》观后
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最后的前线》,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虽然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共产主义在俄罗斯已然远去,然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没有远去,历史未被阉割,英雄仍被致敬,一声声“同志”让人倍感亲切。《最后的前线》无愧于一部战争的巨献,一曲英雄的赞歌。
1941年10月,德军推进到距离苏联心脏莫斯科仅仅190公里处,战争初期的苏联虽已经过了初步的工业化,却还没有从内部的大清洗中回过神来,毫无战争准备。前线无兵可派,弹药严重不足,只有两所军校的3500名未上过战场的学员和30门训练用的反坦克炮。而敌军是拥有300辆坦克、配备轰炸机的装甲师。学员们被派往最后的前线,在战斗中成长为真正的战士,2000多名还没有享受过生活幸福、没有领略过爱情甜蜜的不足20岁的战士长眠在阵地上。他们可能没有留下英名,然而仍被后人敬仰。
关键词一:英雄
人们常说,死是容易的,活着却更难。其实,死又何尝容易!我们看到多少苟且偷生、“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人们!然而,在《最后的前线》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个赖活着的人:
炮校校长深爱着他的学员,深知他们是未来的军官、是国家的火种,但是当命令到来,他给学员们的动员是:“今天轮到我们上战场,必须阻止侵略者的步伐。如果我们必须死,就让我们像英雄一样死去!”
中尉告别妻子和儿子,留给儿子的最后话语是“做个英雄,儿子”,四五岁的孩子骄傲地回答:“我会的,爸爸!”最后,中尉把一家人的照片插在炮架上,消灭了敌军最后一辆坦克后,与大炮、掩体一起爆炸了,但英雄的血脉已然流在儿子心上。
主人公拉夫罗夫是个神炮手,是他妈妈——军医的唯一亲人了,妈妈虽然希望他在前线不要做傻事,但并没阻止他上前线(不由得使我们想起《高山下的花环》中赵蒙生母亲的所作所为)。
拉夫罗夫和米蒂亚这一对欢喜冤家因为美丽的女兵玛莎而干架,被关在了禁闭室,两人都千方百计上前线。在战场上,他们几度为双方都还活着而喜极拥抱。最后,撤退的命令终于下达了,米蒂亚却中弹了,玛莎在抢救他。米蒂亚知道自己无法生还,向她告白,还在他们读小学一年级坐在一条板凳上时他就爱上了玛莎。旁边,拉夫罗夫和中尉并肩战斗,要消灭敌军最后的坦克。敌人的手榴弹扔进了掩体,他们无暇顾及,坦克的炮口也对准了他们。千钧一发之际,坦克被击中,掩体也爆炸了。
战场上,死亡如影随形,对于年轻的学员兵,牺牲却显得那么坦然。因为有一个信念,无论喊出来的还是没喊出来的,都被他们坚守:为了国家的心脏,为了莫斯科,乌拉!
最令人心动也最为华美的一个镜头,是为死去的战士下葬:一排枪声过后,背后那棵孤独的大树上,稀疏的树叶纷纷扬扬,像一个个生命飘向天国,而苍白的太阳仿佛也在颤栗……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原来普通。《最后的前线》诠释了英雄的含义。
关键词二:真实
战争最本质的真相在于摧毁一切:城市、乡村,生命、爱情、花朵,包括摧毁者最后也终将被摧毁。而战争电影最难之处,恰在于表现这种惨烈残酷的真实。毕竟,电影是演出来的。《最后的真实》恰恰最具真实的质感。
就说牺牲吧,即使抱定牺牲决心,战争却未必按照战士预想的逻辑进行。在先遣队赶往前线的路上,战士博加托夫为战友吟诵诗篇:我不会做猎物/我会加入战争/战斗到最后/因为我生于苏联国土。然而接下来敌机扫射,博加托夫为了抢救那个抄诗的笔记本而中弹,他的遗言只有一句:“这么死太蠢了,我还没到前线呢!”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样的英雄当然有点遗憾,然而这正是战争真实的一面:有的英雄壮烈地呼喊着口号,有的英雄却一声不响地倒下了。
《最后的前线》的真实质感是如何营造的?
一是个人化的视角。它不是没有宏大视角和大场面的描绘,如广袤的土地、连片的白桦林、望不到边的战场、空中俯瞰的敌装甲部队、轰鸣的大炮等等,它也表现将军、指挥官等上层人物,但基本的视点却是普通人、小人物,将宏大背景与细腻表达巧妙结合,寓宏大于细腻之中。它倾心和侧重表现的是一个个普通战士、新兵,表现他们的战斗和牺牲、友情和爱情。
二是质朴自然的电影语言。《最后的前线》也有特技场景的展示,如影片开头炮校士兵在暴雨和泥泞中的演习,然而总体上却是以质朴的电影语言,甚至看起来是未经修饰剪辑的镜头取胜,包括对战斗的混乱、准备的不足、物资的短缺、学员兵经验的匮乏等等我方问题的表现。
它没有精心构架一个战士成长故事,或者曲折的爱情故事来折射人性的伟大抑或民族性的不屈,像好莱坞那样。它也讲成长和爱情,但哪怕是三角爱恋,却总是那么自然坦然,直截了当,没有煽情,没有扭捏,亲吻就热烈,嫉妒也明白,干架就痛快。
它表现战争的残酷:敌人一炮轰来,自己的大炮飞到半空,落下来把战士的双腿截断;战士被炸出了战壕,指挥员也被炸得晕晕乎乎……
它表现战士往往有那么一点散漫,表现英雄总带着缺陷。瞄准手放弃了炮位,加入与敌人的近身搏斗;炮兵们击中一辆坦克,相互拥抱,一片欢呼。这和我们的刻板战场印象一比,好像有些不真实。其实正如鲁迅所说,一战时“战士伏在壕中,有时吸烟,也唱歌,打纸牌,喝酒,也在壕内开美术展览会,但有时忽向敌人开他几枪”,就是这么打的。
关键词三:启示
战争片是电影的一大类型,各电影大国都不乏战争片的经典之作。《最后的前线》于国产战争电影而言,有哪些启示和可堪借鉴之处呢?
其一,多点质朴与自然,少些做作和炫技。我们的战争电影也历来注重聚焦战争中高层人物和关注普通人物的结合,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平民化表达。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却又往往走向极端,就是在把视点移向各色人物,对普通人物从“尿裤”“临阵开溜”到最后“神勇无敌”“壮烈牺牲”进行淋漓尽致的渲染,且更倾心于脱陷表现,不敢塑造主角和正面英雄了。其次,不愿不会讲故事,而倾心于展示特技特效,或故作高深地追求所谓“创新”,把一个简单故事讲得颠三倒四说个六够。追求工业化信息化新技术下的电影视听效果未必不好,但总应围绕故事需要而展开,不是为了表现而表现,为炫技而炫技,为创新而创新。国产的这类战争影片,看是好看了,离真实却远了。其实,自然质朴比花里胡俏更能打动人心,因为真实就是力量。
其二,多点阳刚,少些“娘炮”。这是不期然地要涉及的当下热点话题。应该说,任何一个民族的审美风格范式,都并存着对崇高与优美的追求,对刚柔并济的追求,只不过其中往往有一个主调而已。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的战争电影,向来就以崇尚战斗、牺牲的阳刚美为主调。中华传统审美风范中虽然有着道家文化影响的阴柔美特质,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却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所谓汉唐雄风张扬的正是这种阳刚之美。而近年风行的“娘炮”、“小鲜肉”等文娱之风,扭曲、矮化、畸变审美风尚,影响一代青少年审美心态和健全心理,确实是要不得的。何况,当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复兴的,一定意义上正是汉唐雄风,弘扬刚健精神。刚健,虽不一定是尚武精神(更非黩武),但绝非“娘炮”。天地正需英雄气。《最后的前线》的刚健精神和阳刚之美,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其三,主旋律表达中价值判断的含蓄化。《最后的前线》算不算当下俄罗斯主旋律之作?从它得到众多官方机构资助来看,肯定算。问题是俄罗斯与前苏联的体制、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然完全区隔甚至对立,因而电影不可能站在前苏联的共产主义立场上来叙事了。但是历史又是割不断的,事实上,当初年轻的学员兵们所爱的祖国、所为之牺牲的就是苏联,就是苏联的心脏。因而,这部电影既致敬英雄、致敬牺牲,又对国家在战争准备上的仓促、指挥上的官僚主义进行了含蓄的批评讽刺。但无论是赞颂还是批评,都像糖溶于水,不着痕迹,是生活化的,不是硬塞进去的价值判断。这种含蓄化、生活化的价值表达,也是值得我们继续学习的。
(湖南省电影评论协会主席、湖南省文联权益保护与行业建设处处长 谢子元)
[责编:吴岱霞]
[来源:三湘都市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