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游戏武器是月亮形轮子(从新手勇者踏脚石)
更多精彩文章,请持续关注我
前言1986年,《勇者斗恶龙》初代的发售,象征着日式RPG游戏迎来最为辉煌与瞩目的时代。
时至今日,这个系列除了十一部正统作品外。在其发展的34年间,还诞生出了诸多衍生作品,比如《不思议的迷宫》、《元气史莱姆》等系列。此外,还有着很多以《勇者斗恶龙》系列世界观为核心的漫画作品诞生。
史莱姆的人气在《DQ》远超恶龙
有意思的是,不论是在其系列的正统作品,又或是其他衍生的游戏和漫画作品中,我们都能够见到一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身影。
那就是《勇者斗恶龙》中,最为常见的杂兵小怪。也是后来成为整个系列吉祥物的——史莱姆。
《创世纪》
史莱姆的诞生别看现在的史莱姆,有着蠢萌的外表。但就在上世纪80年代,初次登场的它,却和现在的形象有着极大的出入。
上世纪80年代,受美式RPG游戏《巫术》、《创世纪》和《魔法门》的影响。日本的RPG游戏,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美式RPG游戏的影子。这一点从史莱姆的形象设定上,就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
有着日本ARPG游戏鼻祖之称的《梦幻仙境》
比如,日本ARPG游戏鼻祖《梦幻仙境》(详见注释)和《最终幻想》两款游戏中,史莱姆的形象和《巫术》里的,都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
注释:《梦幻仙境》(日语:ハイドライド,英语:Hydlide)是一款于1984年由T&E Soft公司制作和发行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为日本最早的ARPG游戏。
上述这些游戏中,史莱姆的形象都是由一团不明物质的黏液所组成,没有特定的形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似乎更像是我们所熟知的,另一种怪物——软泥怪(或者说是黏液怪)。
要说起,为何史莱姆形象变化如此巨大,我们还是要先从源头聊起。
《疯狂山脉》中修格斯
1931年,美国作家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创作的恐怖小说《疯狂山脉》中,登场的怪物“修格斯”被大众普遍认为是史莱姆最早的雏形。在《疯狂山脉》一书中,这位克苏鲁神话的奠基人将“修格斯”描绘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生物,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没有固定形状。
在《疯狂山脉》原文中,洛夫克拉夫用如下的字句来描述“修格斯”:
那可怕的,无法描述的东西,比任何地铁列车都要庞大。一团无定形的原生质肿泡,隐隐约约放着微光。上万只放出绿光,脓液似的眼睛不断在它的表面形成又分解。那填满整个隧道的躯体前端向我们直扑下来,把慌乱之中的企鹅们尽数压碎,在那已经由它和同类们“清理”得不留一粒灰尘,闪着邪异反光的地面上蜿蜒爬过。
1935年的小说《slime》
虽然被认定是史莱姆最早的雏形,但实际上却并非是史莱姆的原型。直至1935年,由美国奇幻和恐怖小说作家约瑟夫·佩恩·布雷南(Joseph Payne Brennan),创作的同名小说《slime》问世,才正式将这只怪物命名为"史莱姆"(Slime)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slime》一书中所描述的“史莱姆”,已经多少有了些我们所熟知的特征。比如其身体的构造是类似软体生物,可以变形成各种形状,行进时靠蠕动前行。
1958年拍摄的电影《The Blob》
随着书籍的出版,史莱姆的形象与设定逐渐的被世人所接受。随之而来的,就是史莱姆这一形象不断地被西方科幻题材的影视、小说等作品采用,成为了极为常见的“座上宾”。
1958年拍摄的电影《The Blob》中,就有一种名为“阿米巴变形虫”的外星生物出现,虽然名字并非“史莱姆”,但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两者的相似之处。而对于后世奇幻类游戏有着深远影响的小说作品《科南与石碑的诅咒》中,也出现了极为强大的史莱姆怪兽。
此后,史莱姆更是出现在被奉为“RPG起源”的《龙与地下城(D&D)》中,作为在游戏历史中的首次登台亮相。
《DND》中泥形怪的设定
在这款桌游中,史莱姆被赋予超乎想象的强劲实力。有意思的是,在官方出版的《龙与地下城怪兽图鉴》中,我们可以一窥史莱姆的样貌。但官方给出的种族名称,却并非是“史莱姆”,而将其称呼为——泥形怪。
在官方给出的描述中,是这样形容泥形怪的:
泥形怪是一种生来只会觅食的不定形生物。它们居住在世界上所有的地底,在洞穴和遗迹及地下城中搜索,寻找任何有机物质,不管它是死是活。泥形怪物攻击任何它们所遭遇的生物。它们挥动着变形过的柱状躯体,或单纯地吞噬对手,并靠自己分泌的酸液来制服猎物或是消化它们。
西方的软泥怪
想来在欧美玩家群体间,一直被津津乐道的“软泥怪”,应该也是脱胎于此。纵观一些游戏世界观和风格较为正统的西方魔幻游戏,其中都不乏存在着软泥怪的身影。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魔兽世界》和其衍生作品的《炉石传说》。
东方的史莱姆
但真要追根溯源,软泥怪和史莱姆两者,在笔者看来更像是同一设定下,两种分支所衍生出的产物。毕竟,对于雏形起源于克苏鲁的它来说,似乎如何设定,都不为过。或许,也存在着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审美等多种方面的因素。如果详细拉开讨论,这将是一个极为宽泛的问题。
《巫术(Wizardry)》
时间到了1981年,由Sir-tech公司依据《龙与地下城》规则改编的PC游戏《巫术(Wizardry)》,玩家在游戏的初期,就会遇到名为“Bubbly Slime”的怪物。
但这只史莱姆,却并没继承早先《龙与地下城》中所拥有的强悍实力,只保留了魔法免疫这一特性。且由于攻击力和血量都很低,彻底沦为了玩家们前期的练级对象。
这一点上对于后世游戏的影响,可谓是极其深远。以至于,现在诸多游戏中,史莱姆都是以低等级的小怪现身,并伴随着玩家一步一步地走出新手村。
《DQ》系列中史莱姆的形象
形象的变迁而《勇者斗恶龙》初代作品的发售,更使得史莱姆的形象,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现如今被广大玩家们所熟知的,那个外形憨态可掬,犹如水滴一般的,软萌小怪。
当堀井雄二构思好《勇者斗恶龙》中的怪物设计,并交由鸟山明来绘制时。在大师的笔下,创造出了许多形象生动且有趣的生物,而这其中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史莱姆。
在脱离了《龙与地下城》和《巫术》这类画风较为写实、硬派的美式RPG后。史莱姆也一改往日丑陋的面貌,以一种日本所独有的卡通风格形象,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水滴形状的身躯和憨憨的标志性笑容
就这样,史莱姆由原先一滩不明物质的粘液化生物。摇身一变,成为了那个有着水滴状外形的可爱生物。而其整个种族的历史,从此也发生着令人意想不到的转变。
作为整个游戏系列中最为弱小,且出现频率最高的怪物。史莱姆从始至终都陪伴玩家和勇者们,并随着系列的发展,史莱姆的地位也在无形中地拔高着。
《元气史莱姆》
它由早先可憎的怪物,慢慢蜕变成为了与勇者一样,极具代表性的关键角色,更是作为整个系列的吉祥物存在着。甚至,在日本游戏杂志《 Fami通》一次人气角色的投票中,获得了第4名。排名仅次于《FFVII》的克劳德,力压《国王之心》的索拉和《萨尔达传说》的林克。
鸟山明不单单为史莱姆设计了可爱的外形,且史莱姆整个家族在伴随着系列发展的34年间,也衍生出了诸多分支与类型,还诞生了以史莱姆为主角的游戏作品《元气史莱姆》。
去年推出的这个周边大家印象应该很深刻,而且死贵
毫无疑问地,史莱姆已经成为了《勇者斗恶龙》系列最具标志性和辨识度的形象之一。除了推出游戏外,更有着数之不尽的周边产品。
公仔、眼药水、笔袋、钱包、沙漏、地毯,甚至是游戏主机的周边产品,比如去年推出的NS和PS4上的史莱姆造型的Switch Pro和PS4手柄。
史莱姆一行出现了
结语不得不说,现如今的《勇者斗恶龙》已经和史莱姆,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哪一天,在这个系列中突然见不到,这个呆萌无比的“捣蛋鬼”。我想这是所有玩家,无法接受的。
相信,只要这个系列仍然有作品推出。那么,当你降临在《DQ》的世界中,首先欢迎你到来的,依旧会是这个无比蠢萌,脸上透露着憨厚笑容的史莱姆。而它依然会陪伴你,在这个崭新的世界上,开启新的旅途……
文章很长,感谢阅读。这里是柒玖捌游戏说,我是寂落风,一个爱写更爱玩的宅男大叔,期待你的关注和留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