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可能是两栖动物吗(有相似样貌且DNA相近的)

两个看上去形态相似,且DNA相近的物种一定是近亲吗?近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多样性基因组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多个中外课题组,通过对有袋类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进行研究,揭示了物种在快速分化过程中,一些随机事件可能导致形态和DNA相近的物种却非近亲的结果该成果于2022年4月下旬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杂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哺乳动物可能是两栖动物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哺乳动物可能是两栖动物吗(有相似样貌且DNA相近的)

哺乳动物可能是两栖动物吗

两个看上去形态相似,且DNA相近的物种一定是近亲吗?近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多样性基因组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多个中外课题组,通过对有袋类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进行研究,揭示了物种在快速分化过程中,一些随机事件可能导致形态和DNA相近的物种却非近亲的结果。该成果于2022年4月下旬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杂志。

构建正确进化树是演化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早在19世纪,达尔文就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现在地球上的所有物种最初都是从同一种原始生命演化而来,即共同祖先理论。

此后,为能将穿越亿万年的物种进化浓缩于一图,科学家们开始通过构建进化树,观察物种之间的亲疏关系。这种方法,首先需要找到两个物种之间所谓的“最近共同祖先”,也就是两个物种在进化树上最近的一个公共祖先节点。如果,物种A和B的共同祖先相较于物种A和C的共同祖先更靠近树枝末梢,那么A和B越亲近。

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约在700万年前与黑猩猩从共同祖先古猿分化形成。“可见,构建正确的进化树是演化生物学研究和开展跨物种比较研究的基础,对我们推理各种生物学现象的起源过程至关重要。”华大相关负责人表示。

用形态特征分析物种演化为何会与DNA数据不一致

在进化树的具体构建上,形态和DNA数据都是重要参考。“理论上,携带相同表型的物种,演化关系越接近。”华大相关负责人表示,“但实际上,用物种的形态特征来分析演化过程,也存在与DNA数据不一致的结果。”

该负责人表示,不完全的谱系分流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在极短时间内,多个物种从一个共同祖先里分化出来,使得某些祖先基因的多态性被随机分流到不同物种里,从而导致多个物种随机保留了相同的基因型。

以人、黑猩猩和大猩猩为例。相较于大猩猩,人类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更近,但基因组里却有约15%的区域跟大猩猩更相似。

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呢?据华大研究人员介绍,如果将基因型看作水果,三者的共同祖先最初拥有香蕉、苹果等多种水果。在第一次物种分化中,大猩猩弄丢了其他水果,只剩下香蕉,而人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则继承了香蕉和苹果;而第二次物种分化,人类随机地遗失了苹果,留下了香蕉,黑猩猩随机遗失了香蕉,留下了苹果。这样一来,人和大猩猩都拥有了“香蕉”。

这可以解释物种部分形态特征的相似度与物种演化历程存在出入的原因之一,但却一直没有研究说明这种现象对性状的演化是否存在影响。“此时,就是全基因组数据发挥作用的时候。”该研究人员说。

仅依靠部分基因性状构建进化树不可靠

为此,研究团队对有袋类动物(小山猴、袋鼠、考拉)等展开了研究。“这类有袋类动物很可能经历过物种快速分化,导致早期演化关系长期存在着争议。”华大团队表示。

比如小山猴作为南美洲的有袋类动物,却在骨骼、生殖器官和大脑结构等诸多方面,与袋鼠、考拉等澳洲的有袋类动物更相似。

因此,早前基于外形特征而推定的演化关系认为,小山猴和双门齿目的袋鼠、考拉更近缘,进而推测小山猴应起源于澳洲。“然而,我们利用小山猴和其他有袋类动物的全基因组数据进行对比,证明小山猴应该是澳洲所有有袋类动物的姐妹群,也就是它和澳洲有袋类有共同祖先,但不属于澳洲有袋类。过去错误的观点可能就是由于不完全谱系分流导致的,祖先基因型的随机分配,偶然地让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继承了相同的基因型。”华大团队介绍,这一研究还证明,仅依靠部分基因、部分性状来构建进化树是不可靠的,全基因组数据才是重构物种发展历程的重要标准。

南方日报记者 张秀娟

策划:张志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