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十大元帅湖南(木兰花开双龙镇)
木兰花开笑迎东吴大学老校长刘源俊(右)裴高才
在木兰花争奇斗艳的日子里,我先后陪台北东吴大学前校长刘源俊教授,新加坡华侨、世界程氏宗亲会荣誉理事长程一恒博士,以及以著名作家邓一光为编剧、某军区电视剧制作中心“花木兰剧组”导演刘小姐、制片主任一行,前往千年古镇、木兰故里双龙镇(今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大城潭村)探幽,远远就听到一阵清脆悦耳的童音民谣,由远及近:
日出东方观音佑,
百舸争流仙河头。
山寨木兰花烂漫,
一幅双龙戏珠图。
王文元题“木兰故里双龙镇”石碑
民谣伴随着潺潺流水声,犹如一首田园交响曲。穿过一座由条形巨石铺就的古桥,即进入古镇,在入口处横卧着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教授题名的“木兰故里双龙镇”石碑。古镇位于仙河(黄陂的母亲河——滠水之双龙镇到木兰山段)侧畔,面朝木兰山,山寨环抱,集山水之灵气,融佛道于一地。
双龙镇木兰故居一角
我们沿古街缓行,百十间民居建筑,为典型的徽风赣韵流派风格:一排排青砖灰瓦房屋,南倚小寨山,北枕大寨山;古镇护城河岸,柳密竹茂,石板铺就的主街,呈东西走向。因该镇以朱姓为主,原是朱氏家族所筑城池,故称朱城寨。又因双龙镇旁的滠水河中有一潭清水,深不可测,故称“大城潭”,现以此为村名。有民谚为证:
当街铺面数百家,
陆路运货有车马;
百舟夜宿大城潭,
千帆清晨逐浪发。
俯瞰双龙镇
木兰将军不是叫“花木兰”吗?古镇缘何称作朱城寨?我告诉客人,“花木兰”是戏剧中的称谓,在古代典籍中,明代以前的木兰本事只称“木兰”,没有姓“花”之说。这里的木兰本名朱木兰,生于江夏郡西陵县双龙镇,即今湖北黄陂姚家集街大城潭村。明代史家焦竑在《焦氏笔乘》中云:
“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足以补《乐府解题》之阙。”
清代同治十年《黄陂县志》之《木兰志-木兰古传》
为探寻“花木兰”的来历,剧组一行来到滠水河畔的古镇旧宅前,我手指一块篆书阴刻“花木兰出生地”古石碑说,此处即是朱木兰故居遗址,原为一栋九进九重的民居建筑,前有门楼,中有天井,两边是厢房,后是一排排“明三暗六”式的土木砖瓦结构的正屋平房。我们来到故居东侧的一幢木板阁楼平房,堂屋的神龛上,仍分列朱若虚、朱天禄(字寿甫)与朱木兰祖孙三代的牌位。
裴高才在双龙镇牧场采风
关于木兰的出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哩。那年木兰山庙会“开山门”前夕,婚后多年无后的朱天禄,前往木兰山祈嗣顶虔诚祷告,返程时背靠一棵木兰古树做了一个美梦:梦见玉帝下凡于木兰花丛中赐子于朱;其妻赵氏则梦见山神抱一女入朱家。后来,赵氏果然十月怀胎生育了木兰。木兰出生那天,朱氏注视着爱女的小脸蛋恰似那木兰山之木兰花蕊,顿时,心花怒放,产生灵感,就给女儿取名“木兰”。有明代《木兰古传》为证:
叶蔚璋收藏清光绪版《木兰奇女传》以双龙镇为木兰故里
“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也,姓朱、父寿甫,母赵氏,无子,祷于建明山(即木兰山)。赵氏梦山神抱一女入室,……遂有娠,如期生女,是为木兰。”
小木兰幼时娇俏机敏,一旦有人逗她,她就报以甜甜一笑。当地民间有一种说法,只要能博得婴儿一笑,就会交好运。所以,邻里乡亲均喜欢逗乐小木兰。而且乡亲们习惯于省略“朱”姓,直呼“木兰”。
裴高才(右)向叶蔚璋解读清代《木兰奇女传》
另一方面,当地又有称美丽女孩为“仙姑”之说,所以不少人称小木兰为“花姑”,意为“花仙子”或“如花似玉之仙姑”。同时,也有人将“木兰花”倒过来念,称之为“花木兰”,谓之“如木兰花一样美丽的木兰”。
木兰代父从军后,在一次战斗中曾擒获一番女将花阿珍。为了和好息战,二人义结金兰,木兰遂改姓“花”,从此军中称朱木兰为花木兰了。
位于姚家集街道木兰花乡的木兰文化博物馆登上《武汉学刊》封面
为了让剧组全面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木兰传说》,我将自己主笔、第一部关于“木兰”的非遗专著《木兰传说》题赠给剧组成员人手一本,他们的脸上犹如朵朵盛开的木兰花一样愉悦!邓一光兄如是说:“啊,原来如此:花木兰本姓朱,俗称“花姑”,又与花阿珍有缘!”
裴高才主创《木兰传说》书影
裴高才:木兰花开双龙镇-湖北日报-东湖副刊
(光明日报周末“雅趣”版、湖北日报“东湖”副刊首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