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和轻轨相比各自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及地铁与轻轨的区别)

城市轨道交通(英语:Urban rail transit),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泛指在城市中沿特定铁轨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对此一系统的现象进行描述的命名方法,“城市”指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形式为主的交通模式,其中又包括了 通勤铁路、地铁、轻轨、单轨铁路、有轨电车、导向公车、缆索铁路及索道(可能亦包括无轨电车) 等多种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大陆的定义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城市地铁和轻轨相比各自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及地铁与轻轨的区别)(1)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按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分:

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如地铁和市郊铁路,中等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如轻轨,低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如单轨和有轨电车等。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以根据多方面特征来分:

如线路敷设及构筑物的空间位置、单向运输能力、导向方式、轮轨材料、技术标准等。不同的国家分类也有差异。

●按线路敷设及构筑物的空间位置分:

地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地面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按轮轨材料分:

有钢轮钢轨系统,也有胶轮系统,钢筋混凝土系统。

●按技术标准分:

可以分为磁悬浮轨道交通,城际高速客专,市郊铁路,地铁,轻轨,单轨,胶轮轨道车,有轨电车等。

●按导向方式划分:

➢轮轨导向:一般钢轮钢轨系统如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均属于轮轨导向方式;

➢导向轮导向:单轨和新交通系统的胶轮车辆属于导向轮导向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

1、地铁

地铁(Metro,Underground Railway,Subway)是沿着地面铁路系统的形式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用电力牵引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其线路通常设在地下隧道内,有的也设在城市中心以外,从地下转到地面或高架桥上。自1863年英国伦敦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蒸气机牵引)以来,地铁发展迅速。地铁已经成为现代都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目前,世界上拥有地铁的城市已超过120多个,线路长度超过7000公里。

2、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Tram)也是一种古老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1888年,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土满正式开通运行。自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期间,有轨电车曾风行于欧美各国,并扩展到亚、非、南美的许多大城市。

3、轻轨

轻轨交通(Light Rail Transit)是从有轨电车发展起来的,但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技术标准已经接近于地铁。作为中等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轻轨技术成熟,运行速度较高,以高架、地面线路为主,和地铁相比具有建设周期短、造价低(约为地铁的1/4到1/2)等优势。同时,由于结合了有轨电车和地铁的技术特点,轻轨交通系统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更为实用和机动灵活,适用于市内、市郊、机场联络等中短距离运输,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4、市郊铁路

市郊铁路(Suburban Railway)是从干线铁路发展而来的。它是运行于市区、市郊以及卫星城之间,以地面专用线路为主的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它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比,其共性是均为公交化客运的轨道交通,但在运营模式和管理体制、对乘客服务的地域和运距目标、产权归属和制式、列车运行密度的服务水平等方面却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严格来说,市郊铁路不能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等同,但可以认为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另一个层次的补充。

市郊铁路以其运量大、速度高、污染少的优势,为城区及市郊地区或卫星城之间提供铁路客运服务,满足通勤、城市及郊区之间居民往来的需要。市郊铁路建设可利用既有铁路设施,相比其他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可大幅降低建设成本,有效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融资问题。

5、单轨交通

单轨交通(Monorail)是一种采用橡胶车轮的车辆跨座或悬挂在高架的轨道梁上运行的交通方式,按其走行模式和构造不同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车辆在轨道梁上部运行的称作跨座式单轨;在轨道梁下部运行的称作悬挂式单轨。单轨交通与传统地铁技术差异主要体现在车辆的转向架、轨道梁和道岔三个方面。

6、自动导轨交通

自动导轨交通(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简称AGT)最早出现在美国,起初主要作为一种穿梭式或环形式往返运送乘客的短距离交通工具。其车辆采用橡胶车轮,利用侧式或中央导轨导向,由计算机集中控制实行自动控制运行。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许多国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其成为城市中一种中等运量的客运交通系统。各国对这种新型客运交通系统的分类及名称各不相同,比如,在日本称为新交通系统,在法国称为VAL系统。

7、磁浮交通

磁悬浮交通系统(Maglev)采用直线电机牵引、磁吸或磁斥悬浮、电磁导向,目前有多种制式,其主要技术特征差别在于:导体材料、工作温度、直线电机类型、悬浮方式、驱动方式等。它是地面交通中运行速度最快的一种交通方式,2003年12月,日本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创造了581公里小时的地面交通速度记录。中国上海磁悬浮线已于2002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采用德国TR系统技术,它是世界上目前惟一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浮交通线路。

8、直线电机轮轨交通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Linear Metro)采用直线感应电机牵引,轮轨系统支撑导向。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和加拿大几乎同步开始对这一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在世界5个国家建成了10多条线路。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采用直线感应电机驱动,牵引力不受物理粘着的存在限制,使其加、减速性能及爬坡能力均有较大的提高,最大坡度可达6%-8%。同时由于没有了旋转动力源和机械变速传动系统,使得轴箱定位结构可以得到较大的简化,因此直线电机车辆一般都采用径向转向架,以便提高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和运行平稳性。爬坡能力强和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是其两个主要优势。此外,直线电机车辆比传统地铁车辆尺寸小,所需横断面也较小。若在地下修建,可以较大程度减小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在《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中还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此外,随着交通系统的发展已出现其他一些新交通系统,比如智能轨道快运列车Autonomousrail Rapid Transit (简称“智轨”、“ART”)等。

地铁为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目前在中文的词意上有两种理解 但均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关

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Subway、Tube、Underground)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

指涵盖了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étro);除了以上定义之外,也包括高架铁路(Elevated railway)或路面上铺设的铁路。但不论是在地上还是地下,地铁必须是有专有路权且与一与其他运具线路无平交,这也是地铁有别于轻轨运输系统的主要特色。

一般来说,现代的地铁须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1.在城市内部运行的大客流量、主要以电力驱动的轨道交通,换言之,该系统须主要在城市内部运行,服务城市;

2.拥有独立路权,与其他形式的交通没有平交;

3.班次密集,在白天的频率一般在10分钟以内一趟。

根据这个定义,地铁无须完全建于地下,可以位于地面或高架桥上;亦无须采用重轨(重量大于每米30公斤的铁轨),如使用轻轨(重量小于或等于每米30公斤的铁轨)能做到以上几点的,应当也能算成地铁,如温哥华架空列车(博览线早期用ICTS MarkI轻轨列车);至于是采用钢轮或是胶轮,是传统的两根轨道或是跨座式、悬挂式单轨、是用第三轨或是接触网、是自动驾驶或是有人驾驶、轨距几何,都不影响这个定义的适用。

长春轻轨:

城市地铁和轻轨相比各自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及地铁与轻轨的区别)(2)

城市地铁和轻轨相比各自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及地铁与轻轨的区别)(3)

香港轻轨:

城市地铁和轻轨相比各自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及地铁与轻轨的区别)(4)

城市地铁和轻轨相比各自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及地铁与轻轨的区别)(5)

轻轨列车以电力驱动,有自己专用的轨道系统,但不一定与其他车辆完全隔离,可在一般路面上行驶或是分层混合行驶。轻轨列车一般在低月台或直接在地面车站停靠,轻轨列车比重铁列车更灵活,能行走更陡斜的坡道或一些设在路口的急弯。这些系统一般设在市区,以单节车厢或较小型的列车提供频密的班次。

现时轻轨路权主要分为三级

▪A级(专用路权):拥有独立路权,且与一般道路分离;通常利用高架。

▪例子:淡海轻轨

城市地铁和轻轨相比各自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及地铁与轻轨的区别)(6)

▪B级(隔离路权):路轨沿着道路铺设,但设有专用道;且有路口优先通行权,通常配合信号标志先行通过。

▪例子:高雄轻轨、香港轻铁、淡海轻轨

城市地铁和轻轨相比各自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及地铁与轻轨的区别)(7)

▪C级(共享路权):路轨沿着道路铺设、与一般道路混合行驶,又称有轨电车。

▪例子:香港电车

城市地铁和轻轨相比各自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及地铁与轻轨的区别)(8)

城市地铁和轻轨相比各自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及地铁与轻轨的区别)(9)

(路权等级分类)

由于轻轨本身的定义是要具备混行的能力,所以现时不少轻轨系统基本都是上述路权状态的混合体,极少有单纯的A级线路,因为完全可以改为修建简易地铁,且运力还更大。但由于C、B级对交通影响较大,其份额有减少的趋势。而部分轻轨系统采动全自动操作,无需司机。

轻轨系统基本上皆已电气化,多数采用架空电缆。

城市地铁和轻轨相比各自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及地铁与轻轨的区别)(10)

我国所指的轻轨(注意:有很多人会把该轻轨看成有轨电车,可以根据其轨道来判断此列车为轻轨)

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指的“轻轨”曾经与英文中的“Light rail”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999年发布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定:按线路远期单向客运能力(断面运量),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分为三类线路运能等级。单向运能3.0至7.0万人次的线路为地铁,单向运能1.0至3.0万人次的线路为轻轨。

2008年重新修订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取消了“轻轨”与“地铁”的区分,仅根据运能将线路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并指出:“Ⅰ、Ⅱ、Ⅲ级线路是全封闭快速系统,采用独立的专用轨道和信号,高密度运行。Ⅳ级线路具有专用轨道和部分信号的中低运量系统,但部分路段设置平交道口。”

2007年7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114-2007)及其条文说明指出:“轻轨系统是一种中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采用钢轮钢轨体系,轨距为1435mm。主要在城市地面或高架桥上运行,线路采用地面专用轨道或高架轨道,遇繁华街区,也可进入地下或与地铁接轨。”“车辆的列车编组,通常由1~3辆组成,列车长度一般不超过90m,最高行车速度不应小于60Km/h,站台最大长度不应大于100m。”需要注意的是此定义与国际通行的定义相比在定义的核心要素上仍有本质差异。简而言之国际上通行的定义的核心基础是具备混行(路权共享)能力为轻轨,否则为重轨系统——这个和系统发展相对应顺理成章。而中国大陆的定义则是直接定义尺寸运力,并且强调高架等路权专享等内容,不提路权共享和混行。

中国大陆通常把建在不是‘地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称为‘轻轨’,如武汉地铁1号线、上海地铁3号线、大连快轨3号线,也常把建在‘地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称为‘地铁’,如上海地铁6号线。而中文的有轨电车相当于美国英语“Streetcar”。

目前,仍有大部分的人把地铁理解为“在地下行驶的列车”。或者是把在高架上行驶的列车认为是轻轨。实则不然,地铁是快速轨道交通、地下、高架铁路、地铁或都市铁路系统是在市区范围内的电气化客运铁路。地铁要么位于地下,要么位于街道以上的高架轨道上(当然也有特殊的,例如厦门地铁1号线有一段是在海堤上行驶),一般位于市区,具有较高的载客量和频率,大型列车和完全或非交通净等级与其他交通分开。在全世界范围内,地铁被认为是最便宜、最快的交通方式。

城市地铁和轻轨相比各自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及地铁与轻轨的区别)(11)

其实,无论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架空路上。而对于钢轨重量,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工作量,增大牵引供电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

说了一大堆专业知识,想必很多人已经看得有些头疼了!!!

那就转移目光,看看下面的“地铁与轻轨的区别概括”!!!

轻轨和地铁的区别在于:

运送能力的不同。用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来表示,地铁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7万人次,轻轨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1-3万人次。

路权的不同。根据UIC给出的国际通行定义:轻轨列车具有进入标准混行区间能力的传统钢轮列车;地铁是不具有混行能力的传统钢轮列车。什么叫有进入标准混行区间能力呢?这就是所谓的共享路权,即轻轨虽然有自己固定的轨道,但是道路上其他的车也可以通过这个轨道。而地铁就霸道的多,整个区间隧道都是他的,容不得其他车辆染指。

表现在车辆的轴重和尺寸的不同。地铁车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车普遍小于13吨。地铁车宽度一般为2.8-3米,轻轨车宽度一般为2.3-2.6米。

地铁和轻轨车辆对路线转弯半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地铁正线的最小转弯半径一般要求不小于300米,困难地段不小于250米,而轻轨一般要求正线最小转弯半径不小于100米,困难地段不小于50米。

地铁与轻轨在列车编组数量、车辆定员、最高运行速度等方面不同。在为区分轻轨与地铁的前提下,现代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以划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凡是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路线称为地铁,采用5~8卡编组列车;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路线称为轻轨,采用2~4卡编组列车,列车的车型和编组决定了车轴重量和月台长度。

造价不同。轻轨的造价比重铁更低,因为它们需要的基础建设程度有差别;加上轻轨的灵活性较高,故施工规模亦较小。地铁的造价如今已达到每公里5~10亿元。而轻轨的造价仅为地铁的造价1/3。

如今,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底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采用高规格电客列车同时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路线多样化,地底、地面、架空三者有机结合。国内外众多城市已用「轨道交通」代替「地铁」这一传统称呼,例如上海就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统一命名为「轨道交通XX号线」。


城市地铁和轻轨相比各自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及地铁与轻轨的区别)(12)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