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在国外有多受欢迎(一面忍不住下单)
博物馆文创再上热搜!这次是甘肃省博物馆基于镇馆之宝设计的铜奔马玩偶。
看起来,它实在是有点丑萌:一只龇牙咧嘴的绿马,踩着一只“愤怒的小鸟”。
可它的出圈,正是因这种丑萌带来的“魔性”。
一下子,这一系列玩偶迅速卖断货,也刷爆社交媒体。
铜奔马,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马踏飞燕”。这是一件东汉青铜器,同时也是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这匹马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可谓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铜奔马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整体造型矫健精美,凝固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这件文物不仅意味着古人已准确掌握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更以彰显出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被视为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
1983年,铜奔马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此次甘肃省博物馆以文物“铜奔马”为原型设计了两款产品,一为“跑着的铜奔马”,一为“站着的铜奔马”。
对于这两款产品,很多网友大呼”可爱”“想要”:
“别的博物馆都是把文物整活,而甘肃博物馆让文物整活”
“这不是绿马(绿码)踏飞燕(肺炎)吗”
“大早上的笑出了眼泪,这马看着不是那么聪明的样子”
……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向文汇记者表示,这样的文创既看不出文化含量,也谈不上美,其实和文物本身已相去甚远,不过是在“碰瓷”“蹭热度”。
围绕这一爆款文创,甘肃省博物馆特意在其官方微博上以视频的方式邀主创人员讲述背后的设计故事,至今吸引4.3万人次观看。
主创人员坦言:希望以玩偶这种调皮可爱的方式,让人们认识到文物的另外一面。
其中“跑着的铜奔马”玩偶保留了“马踏飞燕”的姿势和嘶鸣状的嘴;
“站着的铜奔马”则在形态上做了更多的创意,正面站立,伸开双手抬起腿,像是在做高抬腿的动作——在博物馆里,人们更多看到的是这件文物的侧面,是它的力学美和工学美,换到正面来看,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事实上,今年年初甘肃省博物馆就根据“铜奔马”文物开发了“绿马哥”这个IP,衍生产品包括头套、口罩、风筝、文具等多种用品。近日出圈的玩偶只不过是这个系列的又一新品。
一边是网友追捧,一边是业界吐槽,铜奔马玩偶引发的热议让我们看到,文创作为“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接口,理应观照大众审美需求,但博物馆文创如何既接地气,又能生动诠释文物的内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值得业内好好探索。
作者:范昕
编辑:徐璐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