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宋范成大(读读范成大这首浣溪沙)

夏已逝,秋渐深,金风吹,瓜果香。

时光的纸笺,在秋日里缓缓展开,刻下的不仅是叶落的沧桑,还有丰收的喜悦。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今天要讲的这首《浣溪沙·江村道中》是范成大所写,“十里西畴熟稻香,垂垂山果挂青黄”,好一派丰收景象。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浣溪沙宋范成大(读读范成大这首浣溪沙)(1)

一直觉得,比起王维的清幽宁静,孟浩然的冲淡自然,范成大的田园诗少了一丝意境,却多了一分烟火味。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这些诗歌自然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农家生活,从内容方面来讲,也算是田园诗的一大突破,后来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说他“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他的田园词也延续了诗歌的风格,例如《蝶恋花》,上阕写景,下阕则侧重描写农事,“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这首《浣溪沙》虽然没有直接写农事,但是却展现了农村丰收的盛景,清新而美好。

浣溪沙宋范成大(读读范成大这首浣溪沙)(2)

先来看上半阕,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绘了词人在途中所见之景。

走在江村道中,远远望去,只见十里平畴尽是金灿灿的稻穗,微风吹过,浓郁的稻香扑鼻而来。

农舍的竹篱旁开满了红艳艳的木槿花,青翠的修竹在风中轻轻摇曳着。

前方,是一片果林,枝头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有的已经熟透,有的还未成熟,还有的青黄相间。

词人在江村道中看到的景物绝不止这些,可能还有纷飞的落叶,枯黄的草木等等。

但他却截取了这三个富有田园特色的镜头,让人感受到了独属于秋日的盛景,五谷丰登,硕果累累。

短短几句,便着尽了秋日之色,写尽了秋日之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将眼前之景描绘得如此美好,他对大自然、对田园的热爱可见一斑。

浣溪沙宋范成大(读读范成大这首浣溪沙)(3)

再来看下半阕,换头两句依然是写景,但更侧重于突出词人的主观感受。

秋日的早晨,田野上空,雾霭沉沉,空气中混着湿润的泥土清香。

到了中午,薄薄的云雾又正好遮住了太阳,让人感受到了丝丝清凉。

全词至此,作者想要呈现的秋日之景已经十分完美,最后一句“不须飞盖护戎装”,看似突兀,却深化了主题。

很多人觉得这句和整首词的风格不太搭,但其实正是因为这一句,我们才能知道当时的背景。

词人身着戎装,那么这首《浣溪沙》就不可能是晚年闲居时所写,而是写于四川任职期间。

当时川蜀、襄汉等地区与金国接壤,所以词人出游巡边时常着戎装。

穿着戎装,看到田园一派丰收景象,想必词人心中对于保家卫国的责任也有更深的体会吧。

整首词无一赘语,写尽了秋日山村的美好,令人心醉。

浣溪沙宋范成大(读读范成大这首浣溪沙)(4)

流光潋滟,风静日闲,岁月清凉又一秋。

长长的画卷里,泼墨着一段又一段的清欢。

这个季节不仅有风吹落叶,雨滴梧桐,还有十里稻香,垂垂山果。

一点烟火味,一帘田园色,一页诗情舞,季节的美,从来无处可藏。

秋日里,读读范成大这首《浣溪沙》,邂逅明媚田园,感受清凉岁月。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