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期末考试,我可以做什么?(为了期末考试的复习)

为了期末考试,我可以做什么?(为了期末考试的复习)(1)

阿元

正史,尤其是《史记》里,西周灭亡的原因,是因为混蛋周幽王的无道。因为周幽王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女人,不理朝政、奸臣当道,结果灭亡。

这个故事开头讲过了,这里再说一下,全当是复习了。

具体过程按《史记》里的记载,算是一篇以神话开始的小说。

故事是从褒姒开始的。褒姒是古代中国第三号祸国殃民的坏女人,前边两号分别是妹喜和妲己。古代中国第一号坏女人妺喜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诸多“第一”的女人,“千古第一狐狸精” “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亡国皇后”,“中国第一位女间谍”, “第一个献物”,“第一个淫妇”。当然还有“第一无辜者”,这是某些现代人对她的,相当公正的评价。

按着儒家理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既然受命于天,总应该无比正确。那么干了坏事咋办呢?当然是受了小人和坏女人的诱惑。于是平常在政坛上看不着的女人,一到某个王朝的末年就要跳出来捣乱。妹喜就是祸害了夏王朝的女人,妲己是商代亡国之君纣王的小老婆,是商朝灭亡的罪魁祸首。而褒姒就是毁灭周王朝的坏女人。在她之后还有个晋国的骊姬,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妖姬。

褒姒的出身和孙悟空差不多,无父无母;也跟刘邦差不多,算得上是龙的后代。(按《史记》刘邦是龙强奸他老妈生出来的,当然也可能是顺奸。)

说早在夏朝快灭亡的时候,有两条龙出来溜弯,跑到了夏朝皇帝的宫殿里了。这时夏帝不知道咋办好了,就让大臣占卜,算算我是应该杀了、还是放了,或者干脆把这两条龙关起来呢?(可见皇帝权威大于龙的力量,连龙都敢杀)但占卜的结果是咋都不行,只有拿个罐子把龙的口水留下来,才能有最好的结果。于是夏王宫里又多了个宝贝,一个装着神龙口水的咸菜坛子。(《史记》中说是拿个木柜子装的,感觉不太靠谱,放几百年,那不得漏了啊,何况还要保存那么多年。于是这里改成坛子了,更现实更科学一点。)到商灭夏之后,把这个宝贝给留下来了。因为和龙有关,谁也不敢把它打开。所以周灭商之后,这个咸菜坛子又成了周朝的收藏。可到了周厉王的时候,厉王好奇心大发作,把这个咸菜坛子给打开了,里边的龙口水一下就流的满地都是。就跟502胶似的,咋也整不掉。周厉王迷信啊,就和义和团相信黑狗血能挡洋枪子弹差不多,叫来一帮女人,全脱光了把这疙瘩龙口水围起来。这招果然好使,一大堆龙口水变成了一只玄鼋(龙的儿子的一种,大概相当于王八)。要不咋说龙是神物呢,它的口水变成的东西也不简单。这只王八出溜一下,溜进了王后的宫里,把一个小姑娘给咬了。结果这个没有和男人发生过任何接触的小姑娘,成年之后怀了孩子。

西周王朝,不像现在似的,啥啥无痛人流广告满天飞,未婚先孕的话,花个几百块钱就能解决。那个时代怀孕了,大概只能生下来。但在皇宫里,生个孩子可是大事,尤其是在没有被周王宠幸的情况下,那是要杀头的。这个小姑娘只能是把孩子扔在下水道里,让她自生自灭。

但这个充满迷信活动和色彩的故事还没有完。就在宫中的这个未婚先孕的小姑娘,把生下来的女孩子扔到宫中的下水道,顺着水就漂到宫外去了。这时候宫中的周宣王(《史记》中就这么写的,周厉王忽然变身周宣王。)听到一首儿歌,“山桑弓,箕木袋,是灭亡周国的大祸害!”意思是山桑木做的弓,箕木整的箭袋,那是能周朝灭亡的东西。

那个时候的人迷信啊,周宣王就把这句话当真了,下令抓带着山桑弓和箕木袋的人。正好有对夫妻,在大街上卖这个山桑做的弓、箕木做的箭袋,士兵们就抓,这夫妻俩就跑。跑到大道上,正好发现那个宫女生的孩子,顺着下水道漂啊漂的。这对夫妻老有同情心了,乃是大周王朝十大爱心人士之一,不顾后有追兵,不怕小女孩子的拖累,捡起小女孩就跑到了褒国。(大周朝的士兵如此的笨蛋,其国安能不弱?)

小女孩子长大了,被称为褒姒。

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褒姒美女的年龄。她老妈是宫女,进时候最小也得12岁,要不周王宫也不叫王宫,直接改幼儿园了。其实12岁的孩子,尤其是古代的孩子,钙肯定没有那么足(现在全民补钙的伟大成果,他们享受不到。),长的也不会有多大,估计和现在五六岁孩子差不多,进了宫也干不了活。但为了将就《史记》中的说法,只能尽量把这宫女往小了说,要不更说不过去了。

当然司马迁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给这个宫女规定了个年龄范围,说她是童妾。古代十五岁女人成年,童妾也就是四岁到十四岁之间。根据前边说的,算这个女孩子只有12岁。

古代中国女子成年,是十五岁。(《史记周本纪》:既笄而孕。也就是十五岁。)十五岁怀孕,十六生孩子,时间也就是过去个四年(按这宫女12岁就入宫计算)。那么周厉王末年到周宣王初年是多少年呢?不长,中间有个召公共和,一共是14年!也就是说到周宣王初年的时候,小女孩褒姒至少10岁。

也就是说,这个宫女生完孩子,要么是在宫里把孩子藏了10年,要么就是孩子一生出来就扔成了下水道,让孩子在下水道里漂了整整10年。当然后一种可能性比较大。皇宫里戒备森严,一个十六岁的小女孩,应该没有能力把孩子在宫里藏上个十年之久。

写着写着感觉是埋汰人家司马迁似的。人家写信史的人,能有错吗?小孩子就不能在下水道里漂个十来年吗?人家老鼠还能在里头活一辈子呢!所以这里请大家记住,褒姒在周宣王初年,从下水道漂出来的时候,已经10岁。

回过头来说褒姒。

褒姒长大以后,那是花容月貌,老漂亮了。这时周王朝的王已经换成了周厉王。正好褒国的国君犯了事儿,叫周幽王给关了笆篱子。褒君的儿子为了救老爸,在全国征集漂亮的女孩子送给周幽王,褒姒也被选上了。褒姒在周王宫里呆了三年,才被周幽王所发现,一下子就爱的死去活来的。等到褒姒生下儿子伯服之后,周幽王爱屋及乌,不知道咋表达对褒姒的爱情好了,就废掉了原王后申姬、原太子姬宜臼,封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

到这里故事还没有完,褒姒是个冰美人,不喜欢笑。周幽王呢,又是个贱皮子,就想看到褒姒的笑容。在啥招都想了也不好使的情况下,下令点燃了骊山的烽火台。点烽火台的意思是周王朝受到了入侵,号令天下诸侯派兵来保卫的。结果烽火台一点,各路诸侯纷至沓来,但又找不着敌人,只能像群没头苍蝇一样乱转。褒姒看到这种乌七八糟的景象,居然乐的哈哈大笑。

周幽王看这招好使,于是时不常儿地就点烽火,逗褒姒笑,耍各路诸侯玩。诸侯们也不是傻子,上了两次当之后,谁也不来了。

而且周幽王平时也不干正事,重用奸臣,让周本部的老百姓特别的不满。这时,周幽王废申后和太子的行为,把申后的老爸申侯给整激眼了。联合了西戎的兵马,进攻镐京(现西安附近)。周幽王赶紧点烽火,召集诸侯救驾。但诸侯们以为周幽王点烽火,还是把他们当猴耍呢,结果一个也没有来。结果申侯带着西戎大军,攻入了镐京,杀了周幽王,把褒姒也给抢走了。

申侯联合西戎大军的时候,开出的条件是,破城之后,西周王朝几百年来攒下来的所财宝,全送给西戎部落;而西戎部落也必须在杀了周幽王之后撤军。但西戎部落的人一看,周朝幽这地儿好啊,吃的好、住的好,女人更好,当然最重要的是还不用花钱,干脆赖在这里不走了。引狼入室的申侯没招了,又请来了来秦卫等诸侯,总算把西戎赶跑了。

西戎是跑了,但镐京也破坏的差不多了。其实就算镐京没被破坏,申侯等诸侯所立的周幽王故太子姬宜臼,也就是周平王,也不敢在这疙瘩呆着了。一是周本部的兵都打没了;二是镐京离西戎部落太近了。西戎已经知道周王朝是啥成色儿了,弱的很,以后还不得没事就来打打谷草啊。于是周平王把首都迁到了东都洛邑(洛阳),从这时候开始,周朝进入诸侯并起的东周时代。

以上就是西周王朝衰败的过程,虽然司马迁把这个过程写的和小说一样好看,但却是个实实在在的马屁。

司马迁拍这马屁,是想通过周幽王失德而丧失天下的过程,维护儒家文化有关天命说和天下有德者居之的理论,是绝对的正确。

而说司马迁在《史记》中堂堂正正记载下来的,周王朝因为周幽王缺德而衰败的历史,是一段马屁,原因在于这段历史几乎都是编造的,而且漏洞百出。

先说褒姒。按《史记》中编的故事,她老妈是因为周厉王好奇,打破了装龙痰的咸菜坛子,结果龙痰变王八咬了她一口而怀孕的。而褒姒的养父母收养她的时候,是在周宣王时代。

咱们不说龙这个东西有没有,不说龙痰能不能变王八,不谈王八咬人是不是能生孩子。咱们就看看褒姒的年龄,这问题就特别的大。

咱们说了,以褒姒妈十二岁进宫计算,按司马迁的说法,褒姒出生的时间,最晚是共和9年。到周宣王初年,也就是公元前827年,她最少10岁。而周宣王在位时间是前827年到前781年,共46年,再加上周幽王是在当周王三年后看上褒姒的,10加46再加上3等于……59!

现在的59岁女人,如果保养的好的话,可能还看得过去。但要知道那是远古时代的西周!那年代人活到59都算高寿了,再加上褒姒养父母也不是有钱人,肯定不能天天给她洗牛奶浴,所以59岁的褒姒只能是个老太太。

I真是服了周幽王,能看上一个59岁的老太太。I更是服了司马迁,这么没有谱的事,也敢往《史记》里写!I还服了褒姒,60岁的老太太还能生孩子,孩子还能当太子!

(事见《史记周本纪》:(周厉王时)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后宫。后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宣王之时童女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於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於道,而见乡者后宫童妾所弃妖子出於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奔於襃。襃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於王以赎罪。弃女子出於襃,是为襃姒。当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襃姒为后,伯服为太子。)

这是怎样一个混乱的世界,难道外星人真的降临到地球了;还是褒姒穿越到现在的韩国,做了拉皮手术后,又带着试管婴儿技术回到了西周?司马迁堂堂正正记载在《史记》中的,混乱的世界,让《史记》的真实性还得打个三折两折的。

这样一个巨大的,特别明显的漏洞,基本上长着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但古代人,尤其是大小儒们,是特别尊重权威的。权威说的话就是对的,放的屁就是香的,哪怕是司马迁同志拍出的马屁。于是在明代冯梦龙写的《东周列国志》中,为了掩盖这个巨大的漏洞,又拍司马迁一个不可思议的马屁,让褒姒的老妈怀孕长达40多年!(事见《东周列国志》第一章:今有先王(厉王)手内老宫人,年五十余,自先朝怀孕,到今四十余年,昨夜方生一女。)

天啊,一个怀孕四十多年的女人,又一个科学史上的未解之迷!而且这个女人是个宫女,是只有周王才能染指的女人,竟然在宫中保持怀孕的秘密四十多年,没有被发现,没有被杀掉!这绝对是西周王朝的超级007!

当然人家冯梦龙没有司马迁那么笨,撒个谎都圆不明白。在《东周列国志》里就说了,周厉王发现这宫女怀孕了,但善良啊,没追究她和谁私通,给他戴的绿帽子。仅仅是把她关了起来,结果40多年后,伟大的褒姒在周宣王中后期,诞生了!

且不说怀孕40多年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发生,你别说肚子里揣个孩子,就是揣块木头,40多年也烂没了。更重要的是《东周列国志》是小说,所以咋绕着弯的编故事,拍司马迁的马屁,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样的马屁,证明不了司马迁没有编故事。更何况司马迁在《史记》里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褒姒老妈是“既笄而孕”,也就是成年就怀孕了,所以周幽王只能是个喜欢老太太的恋母狂。

这段历史中的漏洞不只这一个,烽火戏诸侯那段也不符合逻辑。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咱们前边讲过了,这个著名的故事在中国经常和另一个著名的故事《狼来了》放在一起,用来教育孩子不要撒谎。但这个教育孩子不要撒谎的故事,其实本身就是个谎言!

先来看看这个故事在《史记》中的原始版本: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这段故事里有一句话,特别的假,那就是“诸侯悉至”。要知道周的诸侯,近的可能一百来公里,远的可是要在一千公里以上,比如说楚,比如说燕国、齐国、鲁国等诸侯,咋可能一起到呢?就是用飞机空运也不可能!

关于这一点,钱穆先生在他的《国史大纲》说的明明白白。“史公言幽王宠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举烽,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为之数举烽。及犬戎之,举烽,诸侯救不至,遂杀幽王。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兵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之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不需举烽。史公对此番事变,大段不甚了了也。”

钱先生的意思是说,如果周幽王真有烽火戏诸侯之举,以周时诸侯蔓延千里之态,各家的军队根本来不及同时到达。军队的调动、集结、备粮、行军,再到最后赶到陕西境内,近则十天半月,远则一年半载,总不能让幽王和褒姒一直在烽火台边野营吧?

而且按照一般来说,戎狄寇边,来去不定,军情本就变幻莫测。等诸侯的军队到达之后如果没有看到敌人,完全可以理解为敌军已经撤兵,只会休兵而去,有什么大惊小怪呢?野营几个月的褒姒看见几支军队来到,又凭何种心情去笑呢?而且就其他典籍所示,幽王被杀实乃周幽王已知申侯勾结犬戎准备作乱,故先发制人率军伐申战败的结果,怎会有敌军来袭、示警无救之事?再说,举烽火召集军队抗敌,这是汉朝抗击匈奴的预警方法,西周时根本没这回事。所以钱先生称太史公这一记载为“委巷小人之谈”。

而且更可怕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西周即有烽火预警的证据,周幽王的故事本身就是某些认为西周已有此制度的人的唯一说词。其实就算西周已有烽火预警的制度,这一制度也只不过是边防早期预警。在汉朝时,这种预警方式也只能为边郡守军提高敌情传达的速度,让边境城市做好战斗准备,中央对敌情的掌握还是要依靠边郡发来的战报。如果要调动军队支援,也需要等到中央接到战报后发出调动命令。一把狼烟竟能调来西周如此多远在外地的诸侯,西周怎会有如此高效的快速反应部队?没有调令,陕西省的一把狼烟,又怎能让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的诸侯发兵进京?就情理而言,诸侯之军入天子之境,这本来就是一件需慎重处置的事,谁知道你是不是来造反的呢?没有任何一个朝代会用一把狼烟,把一大群带刀带枪的诸侯招进自己的王畿,更别提专设这么一种制度了。当然除非周王大脑里装的全是水,才能制订这么一个近乎于找死的制度。

还有就出土金文所示,凡记载诸侯国出兵配合天子作战的事件,都是天子出兵打击某方向的外敌,而处在这一地区附近的诸侯国出兵助战,未见诸侯军应警远来宗周的事件出现。

当然仅仅是这些漏洞的话,咱们就说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的,周幽王瞎搞整夸了周王朝的历史是瞎编的,也不现实。还不兴人家司马迁夸张一点吗?整个故事逗你玩不行吗?谁还没有个喝了二两小酒,胡说八道的时候呢?

好在咱们还有更加有力的证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刘国忠介绍,根据清华简里记载的情况,烽火戏诸侯一事,根本不存在。西周的灭亡也不是因为犬戎进攻周幽王,而是周幽王进攻申国,申国向犬戎求救,杀掉了周幽王。

同时,秦始皇焚书后唯一留下来的一本史书《竹书纪年》中,也没有提到过烽火戏诸侯的事情,与清华简内容也能互相印证。

因此刘教授认为,史学界就此可以得出结论:西周灭亡不是因为烽火戏诸侯,该故事甚至并不存在。

把清华简介绍一下。2008年,2500多枚竹简被捐赠给清华大学,经测定这些竹简书写于战国时期,媒体将这一系列竹简称为清华简。

而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介绍,目前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中,都已经没有烽火戏诸侯的历史细节。

但更多的史实,以及《史记》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自相矛盾,告诉大家的,这段堂堂正正记载在《史记》中的历史,就是假的。

真实的历史是啥样子的呢?

为了期末考试,我可以做什么?(为了期末考试的复习)(2)

自我宣传时间:

圣人为啥没有爹、迷倒周幽王的褒姒已经是老太太、项羽是被杀不是自杀、虞姬是被项羽逼死的、刘邦死于谋杀,《<史记>中的马屁》将为您解开楚汉相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终极原因。

关注《历史有坑请注意》,《<史记>中的马屁》,长篇连载,每日更新,精彩无限。

真心建议大家关注下《历史有坑请注意》,因为是连载,所以很多内容很难在一章内说明白,不看上下文,就是一头雾水。更何况阿元还会有更多的精采内容上线,《爆笑三国》为您解读说阿斗到底是不是个笨蛋?诸葛亮是个阴谋家还是个伟大的统帅?刘备到底是英雄还是狗熊?关羽是高大尚的英雄,还是道德低下的混蛋?是诸葛亮还是刘备干掉的关羽等等迷题;如何教育孩子,阿元与您交流陪伴孩子成长的感受。

《历史有坑请注意》,欢迎您的光临。

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在看”和转发,以示鼓励!一个人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