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读后心得 孟郊游子吟赏析

关注书法艺术网·书法热线,每天为您分享诗歌和书法作品。

游子吟读后心得 孟郊游子吟赏析(1)

安徽毛坦厂中学

“依稀记得多少次临行前,老母亲渐次花白的头发、日渐弯曲的背影、历经岁月的针线,瞬间定格”,苦吟诗人孟郊即兴写下这篇日记,题为《游子吟》,原文如下。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说,自己再也不去京城应试了。孟母停下手中的针线,含泪问道:我儿今成大人,母诫不当教乎?终于苦吟诗人孟郊46岁进士及第。

51岁在溧阳县尉任上,一天夜里,老母亲在如豆的油灯下,为知天命之年的儿子缝补衣服。此情此景,让孟郊想起他半生的龌龊,想起母亲不离不弃的陪伴。46岁之前,孟郊屡试不第,但孟母没有责骂,没有叹气,她仍然相信自己的儿子。母亲一直在鼓励他、支持他,走出家乡,游学天下!

苏轼也被这首诗深深打动,他说:“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下面是元四家倪瓒《游子吟》行楷。

游子吟读后心得 孟郊游子吟赏析(2)

倪瓒《游子吟》行楷

倪瓒的字没有洁癖,反倒更多几分野逸。粗细的对比、结字的断连关系,视觉上给人一种古朴的意趣。后人大都评论其字一派天真,随性自然,更多几分“邋遢”。表现《游子吟》这样的诗岂不是妙。

从古至今,寒门学子读书最大的动力无外乎父母族亲的鼎力支持,为了孩子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才堪堪等来一个结果,最大的苦莫不是他们受着了?而今新闻热议的苟晶高考二次被顶替的事件,当事人苟晶从采访来看已经释怀,希望早日查明真相,给苟晶已故的父亲一个答案。

期待您的支持、点赞和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