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躺平的危害性(译论躺平)

感谢孔令伟先生赐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论躺平的危害性?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论躺平的危害性(译论躺平)

论躺平的危害性

感谢孔令伟先生赐稿!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也有兴趣来凑凑热闹。首先,它在中文里面也是一个新名词,我先是在网络上搜索了一阵,最后断定了我确实是明白了它的含义。它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发泄不满的宣言,“既然碌碌无为,劳而无获,那就索性什么也不做了。” 用躺倒不干应对一切。于是有很多人用英语quit(退出、弃权), give up(放弃), abandon(舍弃、丢弃), just do nothing(啥也不干), refuse to work(拒绝工作),laid back(躺倒), lying flat(躺平)等等来做翻译,多多少少都能表达不做不干的意思。其中最后一个也可以说是最最贴近原文字面上所显示的形态。

但是这个中文新名词的问世,更多地是标明了一种主义、一种社会现象的存在。我想到了一个类似口号一样的翻译:No need, no deed.(没有需要,无须作为),既然没有消费的需要,“我”就不必作出对社会的贡献。

我想稍微学过一点英语的朋友,都知道英语中有一句响亮的口号No pain, no gain.(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或者说,不劳则无获。)不论在什么时代,不论在什么制度的社会,这都是被普遍认可、宣传的成语或口号。正是因为其节奏强烈,音度响亮,而广为流传。前不久,有中国朋友调侃式地参考了这个形式,把俗话里所常见的一句“不作不会死”,故意译成中英混血的No zuo, no die. 一下子在学过点英语的中国人群里,引起了广泛的追捧、模仿。当然这不是翻译,只是在小圈子里的调侃搞笑,不懂中文的人是看不懂的,而且完全没有学过英文的中国人,也是笑不出来的。

我也看中了这个模式的铿锵有力,我选用deed(作为,行事),既是对应need(需要)的音韵节奏,也考虑到deed这个词是因为它本身虽然是中性,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作褒义解。如果有形容词在前修饰,多用正面的形容词,以加强褒义的用法。如:great deeds, brilliant deeds, a brave deed, heroic deeds, noble deeds, an amazing deed, a kind deed, a manly deed等等。我这个No need, no deed.一点没有搞笑调侃的意思,完全是经得起专业人士推敲、商榷的,但是比平铺直叙地照原文字面的翻译,可以有显著响亮醒目的效果。

孔令伟 2021年6月3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