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乡村振兴局(山东邹城合伙人)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26日讯(通讯员 秦臻 李晓晴) 江南水乡、寒霜腊梅、乡村田园……走进邹城市田黄镇大峪口村艺术创作基地,一幅幅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充满艺术气息的墙绘令人眼前一亮,新修的道路环绕山间,民宿、餐饮一应俱全。谁能想到,就在头两年,这里还是一个掩映山间、无人问津的落后小山村。

邹城乡村振兴局(山东邹城合伙人)(1)

这一切的变化,还要从“乡村振兴合伙人”说起。

邹城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工作始于2019年12月,设有大束镇、田黄镇、中心店镇3个乡村振兴工作站,共计28名合伙人,他们大部分是以创办企业或者资金入股的形式参与乡村振兴项目。

大峪口村位于田黄镇东南8公里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引起村民席涛的关注。2017年他选择回乡创业,创办了以餐饮、旅游为主营项目的邹城市德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解决了7名村民再就业问题,年营业额达到200万元以上。席涛也先后被评为“2018-2019年度邹城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19年度邹城市乡村好青年”。

道路越走越远,发展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现如今前来大峪口村采风的游客络绎不绝,但受制于接待条件等限制,远方的客人留不住,成为当下村庄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邹城乡村振兴局(山东邹城合伙人)(2)

“大峪口村属于山区,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还是外出务工,剩余在村里居住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青年劳动力的流失对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无异于雪上加霜。”田黄镇大峪口村村支部书记谯立东说。

恰逢这时,邹城市发起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席涛得到消息后,抓住时机报了名,成为了首批乡村振兴合伙人之一。“政府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既能回引人才,又为我们搭建了创业致富、回馈家乡的舞台。同时,乡村振兴合伙人也是一种荣誉、一份责任。”席涛感慨地说。

怎样解决留住客人的问题?席涛积极与村两委商量,入户和村民沟通,逐渐确立了利用村里闲置石头房屋建设民宿的发展思路。

邹城乡村振兴局(山东邹城合伙人)(3)

在田黄镇乡村振兴工作站大力支持下,2020年5月大峪口村艺术写生创作基地开工建设。整个项目利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0万元、村集体自主出资20万元,租赁改造村民闲置庭院3处、房屋12间,采用村集体 农户 公司的三方运营模式,于2021年5月份开始对外营业,截至目前已接待各类旅游写生人员300多人次,为村集体创收一万余元,11名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在邹城,乡村振兴合伙人已成为带动农村发展致富的新鲜血液。该市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指导3个乡村振兴工作站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形成了人社部门指导、工作站统筹负责、专门队伍管理的工作格局。除田黄镇外,中心店镇乡村振兴合伙人以种植菌类、草莓采摘园为特色,该镇后南宫村村民孔令宝,带领村民进行平菇、姬菇秀珍菇及灵芝盆景的研发,带动了40名村民就业,每人每年增收4000元。大束镇乡村振兴合伙人聚焦蘑菇产业及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项目,该镇钓鱼台村发展香菇大棚65个,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采用了“合作社 企业 农户”的模式运营,带动了300名左右附近村民就业,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邹城乡村振兴局(山东邹城合伙人)(4)

为确保工作实效,邹城市出台了《关于“尊贤使能·人才兴邦”行动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的若干措施》,每年评选10名左右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合伙人),市财政给予每人2万元奖励。

“今年下半年,我们计划新增设一处乡村振兴工作站,招募不低于10名乡村振兴合伙人,重点帮扶1-2个合伙人项目,同时评选一批邹城市优秀乡村振兴合伙人。”邹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饶志茹表示,他们将重点解决合伙人在创业贷款、引才补贴、项目补助、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引导乡村振兴合伙人工作加速推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