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排异血象(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移植排异反应大)

近日,西班牙的研究团队在《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其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对62名类固醇耐药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进行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结果显示,经治疗后62名患者的“排异反应”得到了缓解。这项研究是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类固醇耐药的难治性GVHD的最大规模研究之一。

干细胞移植排异血象(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移植排异反应大)(1)

GVHD与间充质干细胞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受者在移植后往往会出现一定概率的排异反应,这就是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移植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50%左右,包括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

为了尽可能缓解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在移植之前需要进行配型。

配型,核心为HLA分型匹配,指的是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即通过技术手段对移植供受双方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进行相容性检测,相容性越好,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机率越低,移植物也就不会被受者机体内的免疫系统当作“异物”而被排斥。

干细胞移植排异血象(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移植排异反应大)(2)

图片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官网

近年来,外周血干细胞成为主要移植物来源,但必须考虑HLA配型能否成功这一必要条件,免疫药物则不得不关注副作用的产生。而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群能够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的多功能细胞,与前两者相比,它具有无需配型、内调免疫等优势,可以抑制机体亢进的免疫反应,从而防止过度免疫应答可能对宿主组织造成的损伤。

临床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有效

这项研究在西班牙多中心同时开展,自2008年持续到2018年,患者包含急性GVHD46名,慢性GVHD16名,其中45名男性(7名儿童)和17名女性(2名儿童)接受了同种异体骨髓和/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细胞以1×10^6/kg 的剂量静脉输注,每个患者接受了平均4次输液(范围:1-12次)。

在第一次输注后4周评估临床反应及持续随访观察中,结果显示:

(1)成人群体虽有1例在第一次输液时心脏骤停,但经心肺复苏和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恢复,且无后遗症。3次输注后仅有些许如晕厥、输液部位出现硬结和疼痛及感染等不良反应,所有不良事件均未出现在儿童群体中,因此,间充质干细胞的输注总体上安全耐受。

(2)急性GVHD患者总缓解率为58.69%(27/46),慢性GVHD患者总缓解率为62.50%(10/16)。

干细胞移植排异血象(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移植排异反应大)(3)

(3)急性GVHD患者,完全缓解组在6-8周内逐渐停止原有支持治疗,慢性GVHD患者在6个月内逐渐停止。急性GVHD患者缓解组中位生存期(608天)高于无缓解组(25天)(P<0.001);慢性GVHD患者缓解组中位生存期(1039天)高于无缓解组(127天)(P<0.01)。

2年后,急性GVHD患者缓解组有效率为51.85%(27例患者中存活14例),无缓解组为0%(20例患者中存活0例)(P<0.001);慢性GVHD患者缓解组总生存率为70%(10例患者中存活7例),无缓解组为16.67%(6例患者中存活1例)(P=0.008)。

(4)18岁以下患者在2年时的总生存率(55.55%,9例患者中存活5例)优于18岁以上患者(32.07%,53例患者中存活17例)(P=0.045)。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GVHD未来可期

目前,全球有2款针对GVHD的间充质干细胞药物在加拿大和日本分别获批上市。在我国,中华血液学杂志发布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首次将间充质干细胞写入共识,表明针对cGVHD的预防,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占据重要位置。

干细胞移植排异血象(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移植排异反应大)(4)

图片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官网

这些成果纷纷证实,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治疗难治性GVHD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手段,这对于扩大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范围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资料:

[1] Macías-Sánchez MDM, Morata-Tarifa C, Cuende N, et al.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for Treating Steroid-Resistant Acute and 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A Multicenter Compassionate Use Experience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Mar 28]. Stem Cells Transl Med. 2022;szac00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348788/

[2] 中华血液学杂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http://rs.yiigle.com/CN121090202104/1319147.htm

[3] 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https://doc.paperpass.com/journal/20140590xdkf.html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