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怎样培养创新人才(海内外专家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袁静娴

11月1日迎来深圳第五个“人才日”。昨日,由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1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在会展中心举行。7位海内外专家人才分别围绕科技创新促进人类福祉、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环境等发表了演讲。

高校怎样培养创新人才(海内外专家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1)

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流大学是关键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流大学是关键。”在2021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表示,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建设一流大学任重而道远,需要布局未来,追求卓越。在重大基础科技问题上,布局从0到1的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方向和变革性技术,在若干领域引领科学发展,为人类科技革命作出重要贡献;在“卡脖子”关键技术上,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布局一批战略性、全局性、“卡脖子”技术,打造战略科技力量,促进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建设创新高地。

高校怎样培养创新人才(海内外专家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2)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

毛军发建议,深圳要重视集成电路的发展,集成电路是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基础,集成电路的发展要往两方向走,一是要延续摩尔定律,二是要绕道摩尔定律,以集成电路的手段,达到集成系统的目的,实现从集成电路到集成系统的跨越。

为中国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肥胖危机与粮食安全,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概念,实则却有很强的关联。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约翰•罗杰•斯彼克曼(John Roger Speakman),聚焦日益严重的肥胖危机以及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演讲。

高校怎样培养创新人才(海内外专家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3)

约翰•罗杰•斯彼克曼

他表示,减肥成功的前提是准确预测能量需求,然后计算出达到目标体重需要摄入的卡路里,这就需要用到双标记水数据库方法来精准推算个性化的能量需求,从而计算出应该吃多少。而知道吃掉多少粮,就能估算浪费了多少粮,这是减少浪费的第一步。在约翰•罗杰•斯彼克曼看来,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或许种更多粮,不如少吃点。

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院长邓兴旺在《为中国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中,同样提到了粮食问题。邓兴旺表示,中国农业面临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创新研发和应用成果严重不足等问题,现有的三系法和两系法都存在一定技术问题,为此,他带领团队在深圳全球首创了水稻广三系杂交育种技术,容易用、低成本、无风险。围绕该技术,已培育出一系列优异不育系,与国内135家育种单位开展技术合作。

高校怎样培养创新人才(海内外专家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4)

邓兴旺

邓兴旺坚信,通过科技创新可以解决中国农业面临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探路者,又是信息互联网产业最发达的地方,他争取与鹏城实验室等机构合作,开发智慧农业新品种和配套新农用机具。

深港联动共建大学

人才培养如何迎接21世纪的挑战?香港大学校长张翔以连线的方式解答该问题。张翔表示,目前我国大学的硬件发展得挺好,但学术软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应鼓励年轻学者独立研究,挑战学术权威,大学也应该有鼓励科研人员有坐“冷板凳”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同时引入国际评价,来多元化培养学生。

高校怎样培养创新人才(海内外专家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5)

张翔

他希望,香港大学可以把大湾区的深圳和香港以及世界联系起来,利用港大强大的基础科学来促进深圳的建设,尤其在源头创新方面,并在深圳建立一个全球校区,可以做到“一国两制”“一校两区”,吸引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和学生,深港联动,建造一所全球顶尖大学。

在深圳能“把大象装进冰箱”

把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几步?这是一个老问题,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不可能,做不到。”但深圳联得装备高级技师肖清雄给出的答案是,在深圳,把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四步:一大胆想,二打开门,三勇敢装,四别关门。

高校怎样培养创新人才(海内外专家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6)

右一为肖清雄

在深圳,有着千千万万个像肖清雄奋斗在制造业一线的蓝领工人,他们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在深圳逐梦。对于肖清雄而言,“大象”是他的梦想,深圳是他的“冰箱”。正是得益于深圳各项为培养人才制定的政策,肖清雄在深圳用2年时间就拿到了技术工人11年才能拿到的所有技能证书。演讲中,他感慨地说道:“来深圳,就对了!只要肯努力、坚持,总有一个时刻能相互成就。”

深圳是创新创业人的天堂

深圳还有着众多在这里安居乐业的外籍人士。他们为何选择深圳?赛能顶科技术开发(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卡罗琳•安•奎因(Caroline Ann Quinn)表示,“深圳是每个产品人的天堂,这里有独特的供应链,有工人、高校和发达的运输系统。”在卡罗琳眼中,深圳不仅是高科技和研发中心,也是研发的生力军,如果你恰好是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工作,深圳就像是一个不断喷涌的喷泉。

高校怎样培养创新人才(海内外专家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7)

卡罗琳•安•奎因

七年前,深圳市绚图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林海晖也正是看中了深圳的创业环境,因深圳的“三闭环”,即产业闭环、金融闭环、政务闭环才选择回国创业。

高校怎样培养创新人才(海内外专家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8)

林海晖

从事新材料研究的林海晖表示,新材料需要有化学实验基地,产品上市之前还有环境评估和安全评估以及法务辅导,只有深圳这种拥有很强管理能力的城市,才能支撑这种高合规产业的能力。他认为,新材料非常适合长线保值,处于深圳这种有长远定位的城市,新材料未来一定可以深耕发芽。

审读:谭录岗

本文来自【深圳商报-读创】,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