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有打过败仗吗(霍去病会打仗还富有智慧)

司马迁笔下,霍去病年轻气盛、胆子大、能打仗、会打仗、运气好、登临翰海,封狼居胥,旷古一见的英雄人物。

霍去病有打过败仗吗(霍去病会打仗还富有智慧)(1)

霍去病剧照

但写到最后,司马迁又笔锋一转,说霍去病不体恤士卒,缺少人情味儿,形同一个纨绔子弟。

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这样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鲁莽自私,没有远见,身上只有一股蛮力,不会细致入微地思考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霍去病的远见卓识非常了得,并非一般人能比。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给汉武帝上了一封奏疏,主诣意思是,请求汉武帝给他的三个儿子刘闳、刘胥、刘旦封王。

霍去病的言辞非常委婉谦卑,因为,一来往小了说这是汉武帝的家务事,他不应该插手;二来霍去病当时是大司马骠骑将军,职责是征战戍边,奏请皇子封王这样的事情有些“越界”。

霍去病有打过败仗吗(霍去病会打仗还富有智慧)(2)

汉武帝剧照

这封奏书由霍光呈送给汉武帝。

霍光当时任御史兼尚书令。

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陛下恭让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史记•三王世家》

汉武帝看过之后对霍光说,此事交给御史处理去吧。

从汉武帝干脆的表态看,他对这件事情并不反对,也没有责怪霍去病的意思,但也没有立刻同意。

霍去病有打过败仗吗(霍去病会打仗还富有智慧)(3)

随后,霍光将霍去病的奏疏下发到御史,再由丞相庄青翟、御史大夫张汤、太常赵充、大行令李息、太子少傅代理宗正任安等人联名奏请汉武帝为三皇子封王。

汉武帝看过后推让,不准,理由无非是这几个儿子年纪小,又没资格,德行不够等一些推托之语。

几个大臣再奏,汉武帝再推,如此两次。

之后大臣再奏,汉武帝十余天没有回复,于是几位大臣再次奏请。

这回汉武帝很快回应,准奏。

太仆公孙贺闻讯赶紧又补奏了一次。

等公孙贺这把火烧过,几天后汉武帝正式下诏,策封三皇子为诸侯王,其中刘闳为齐王、刘胥为广陵王、刘旦为燕王。

制曰:“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史记•三王世家》

这件事情纷纷扰扰、沸沸扬扬,历时一个多月,霍去病几人不下五请,汉武帝再三推让,但总算让尘埃落定。

霍去病有打过败仗吗(霍去病会打仗还富有智慧)(4)

那么霍去病为什么要带这个头呢?

表面上是为三个皇子着想,说他们都长大了,但连个名分也没有,皇帝应该体恤子嗣,不能光为国事及天下百姓操劳云云。

实际上霍去病是出于私心,他与三皇子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表面上是为他们揽取好处,实上想尽快将他们扫出京城,以此达到维护太子刘据的地位。

真正与霍去病有关系的是太子刘据。

霍去病是刘据的表哥,刘据的母亲卫子夫与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是亲姐妹。

有了这层关系,霍去病自然会想方设法维护刘据的利益了,何况当时他的地位正处在如日中天的阶段。

霍去病有打过败仗吗(霍去病会打仗还富有智慧)(5)

刘据剧照

再看那些些参与者的身份,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任安既负责宗正事务又是刘据的老师,公孙贺是刘据与霍去病的姨夫,其他那些人都是朝中的骨干大臣。

可能有人会认为霍去病有些反应过度,多此一举,其实一点都不。

刘据出生于公元前128年,当年他的生母卫子夫被册立为皇后,但刘据7岁时才被立为太子。

虽然这件事情看似铁板上钉钉,没跑,实际上卫子夫及整个卫氏家族有多煎熬,只有他们自己内心知道。

其实就在刘据被立太子前后,汉武帝已经宠上了王夫人,当时卫子夫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色衰爱驰成为必然,这对于刘据的地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母以子贵,子以母荣。

霍去病有打过败仗吗(霍去病会打仗还富有智慧)(6)

卫子夫剧照

王夫人有多得宠呢?连刘据的舅舅大将军卫青也忍不住去巴结。

有一年,卫青因功得到一千金的赏赐,转而将五百金送给了王夫人的家人。

虽然这件事情受别人点拨,但卫青想示好王夫人是不争的事实。

试想,会不会有朝一日汉武帝想将王夫人的儿子改立为太子?这种可能并不是没有,历史上的先例太多了。

当年汉高祖刘邦就差点换掉太子刘盈,而汉武帝本人正是取代太子刘荣而登上皇位的真实例子。

所以,只要王夫人的儿子多在汉武帝身边呆一天,对刘据就会多一天威胁。

其他皇子同理。

不过,王夫人早早就病逝了,否则刘据真得好好捏把汗了。

卫青在维护刘据地位方面表现的不积极,甚至连明显的举动都没见记载,这可能与他过于保守谨慎的性格有关,但从他内心来说,肯定也支持霍去病的做法,毕竟刘据的荣损关系着整个卫氏家族的前途。

霍去病有打过败仗吗(霍去病会打仗还富有智慧)(7)

卫青剧照

霍去病醉翁之意不在酒,汉武帝心知肚明,但又没有反驳的理由,只能再三推让拖延,最终让几位骨干大臣们的执着把他逼到墙角,所以这才答应下来。

霍去病这招行之有效,因为皇子有了封国就得去就藩,而且没得到武帝准许不能私自回京。这就是刘据死后刘胥、刘旦对太子之位望眼欲穿而始终不能回来争取的原因。

策封三王之后,汉武帝第五个儿子刘髆出生,按照惯例被封为了昌邑王,并到封地就国。

汉武帝六个儿子,长子刘据、次子刘闳、五子刘髆死在他之前;六子弗陵继承皇位,是为昭帝;三子刘旦、四子刘胥一直在打皇位的主意,并最终均因谋逆罪自尽。

刘旦死在昭帝时期,刘胥死在宣帝时期,由此可见皇位之争的激烈漫长程度,同时也见证了霍去病的远见卓识。

毋庸置疑,霍去病的未雨绸缪,对太子刘据的地位稳固产生了很大的帮助。没有了竞争对手,刘据才能高枕无忧地做了31年(前122年~前91年)太子。

霍去病有打过败仗吗(霍去病会打仗还富有智慧)(8)

钩弋夫人剧照

汉武帝晚年遇到了钩弋夫人,在生下刘弗陵之后没有封他为王,而太子刘据被孤立陷害,实际上就是围绕刘弗陵展开的。

当时汉武帝不仅没舍得放这个出去,还给他套了一个“尧母子”的光环,这才引得一些居心叵测的人闻风而动,纷纷对刘据下手。

公元前91年,江充、张说、苏文等人借“巫蛊”陷害刘据。刘据起兵反制,结果引来汉武帝派兵剿杀,最终失败逃亡后自杀。

回顾刘据一生,做了31年太子,大部分时间在平静中渡过,没有受过嗣位之争的侵扰,直到最后,汉武帝也没有明确表态要废黜于他。

究其原因,与霍去病那个高瞻远瞩的封皇子为王的举措有直接的关系。

从公元前117年算起,刘据后二十五年的平安,霍去病功不可没。而司马迁能对这件事情不惜笔墨地书写,说明它本身就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霍去病有打过败仗吗(霍去病会打仗还富有智慧)(9)

霍去病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身上虽有纨绔子弟的一些影子,但他心思缜密,目光长远,更是一个政治英才。

如果霍去病能够长寿,势必会出将入相,届时或比霍光还要厉害。可惜就在三皇子落实封王不久,他也随之去世了,年仅年24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