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黄种人遗址(这里仍是奴隶制社会)

博物馆是一个地方人文与历史的集中展现,一般而言,历史文化越发达的地方,博物馆数量就越多。截止到2021年,我国已备案的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这个数量在全球都可以名列前茅,在这众多的博物馆之中,有类似国家博物馆、陕历博这种综合性博物馆,也有侧重于某些专题或者民俗风情的主题性博物馆,不过你知道我国首个民族博物馆在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凉山的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最早的黄种人遗址(这里仍是奴隶制社会)(1)

既然说它是我国首个民族博物馆,自然是有些年头了,它早在1985年8月4日就已经建成开放,坐落在泸山风景区的中部,背依青山,面临邛海,是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风格的建筑。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新中国在1949年就已经成立,但是凉山这里因其特殊的历史、社会、地理等原因,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10年间都保持着完整的奴隶社会制度,在被有关专家学者视为“研究人类奴隶社会形态的活化石”的同时,也留下了这座特别的世界唯一的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最早的黄种人遗址(这里仍是奴隶制社会)(2)

整个博物馆占地约45亩,刚到博物馆门口就可以看到一尊大型雕塑,叫做“凉山之鹰”,极具当地特色,而展厅则分为“富饶美丽的凉山、历史悠久的民族、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与伟大的民主改革”三大部分,设有“社会生产力”、“等级、阶级”、“家支习惯”、“宗教信仰、婚姻家庭、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奴隶和劳动群众对奴隶制的斗争”、“民居院”和“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学者观赏后所留下的墨迹”等8个陈列“序厅”,除了讲述奴隶制的社会形态,也讲述了彝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早的黄种人遗址(这里仍是奴隶制社会)(3)

最早的黄种人遗址(这里仍是奴隶制社会)(4)

最早的黄种人遗址(这里仍是奴隶制社会)(5)

之前说了博物馆本身就极具当地特色,是因为整个博物馆的主要建筑就是采用红、黄、黑三种彝族绘画的传统色彩,并绘以日、月、山、水、羊角、鸟羽、火镰、鱼网等取材于自然的图案,不过比起它的外形,它的藏品与意义更值得人们去关注。

最早的黄种人遗址(这里仍是奴隶制社会)(6)

整个博物馆收藏彝族文物共计4196件,包含黄金、白银、珠宝玉石、铜、 铁、木、竹、皮革、毛、骨、角、纸、 绸绢、石等诸多物品,还配备了1个民俗院和1个影视厅,向人们展示了2000多年来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从产生、到发展、再到衰亡、最终步入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其中展示的很多民间手工艺,都是出自原汁原味的彝族工匠和民间艺人们之手,这些手工艺很多都是世袭制传承,比如里面有一台木织布机已传八代人之久,也是凉山彝民族留下的唯一一架民间自造织布机。

最早的黄种人遗址(这里仍是奴隶制社会)(7)

最早的黄种人遗址(这里仍是奴隶制社会)(8)

最早的黄种人遗址(这里仍是奴隶制社会)(9)

去到博物馆的交通也很方便,自驾的话有上山的公路直通该博物馆,乘坐公共交通仅需从西昌城出发乘22路公共汽车,也可坐到达邛海公园的公共汽车,在邛海宾馆下车,步行上山约10分钟便到;还可以从西昌城中直接打车前往,博物馆本身不需要门票,只需凭借有效证件即可领取,快去感受一下2000多年的彝族奴隶制文化吧~

到达方式:自驾,从张掖市出发沿213省道至康乐乡榆木庄村,然后在榆康公路与213省道交叉处按照路边的景区入口指示牌进入景区售票处。

图/文 由旅游狂魔夏夏夏 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关于作者:目前已经前往过全球500 城市,并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以及斯里兰卡当过国际志愿者,欢迎持续关注,与你分享全世界的吃喝玩乐,喜欢记得点赞评论或分享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