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我爱桃花吗(我爱桃花身为女人)

周末,我给自己安排了一次奖励——到国话看话剧。谁知,这一路把我堵傻眼了,8.7公里竟然开了1小时多,待我七扭八拐把车停在景山前街,离开演只剩下17分钟,好险!我不放心地又查了一下票务信息:WHY?!此国话非彼国话,这导航把我坑苦了……赶紧上车往广安门赶,及至进场,已经开演了30多分钟,白瞎了我第二排的票。


世人都知道我爱桃花吗(我爱桃花身为女人)(1)


因为太爱《我爱桃花》,这次是我的第二刷(少看三分之一也没那么遗憾了)。第一次是任鸣导演的,2009年的人艺小剧场,冯燕的扮演者徐昂后来导了让他声誉鹊起的《十二公民》,颜值、才华兼备,张婴的扮演者是于震,那场的观众群里我看到了陈道明,人极瘦,穿一身白色运动服,和我隔了三个座位,大概心理作用,觉得他的运动服有荧光效果,黑暗中都有幽光。那一场张国立也去看了,他在第一排,看得非常认真投入。谁知十年后,他亲自上阵导出了一本新的桃花。缘!妙不可言!

《我爱桃花》的母本来自《醒世恒言》第五回,唐朝牙将张婴之妻与燕市少年冯燕私通,一日张婴醉归,急乱中张妻将冯燕藏于米柜。夜深,张婴梦酣,燕欲归,示意张妻将压在张婴身下的巾帻递给自己,张妻会错意,抽出婴身下的佩刀递给冯燕,冯燕心道:“我要巾帻你却给了我一把刀,罢,罢,这样的女子忒也歹毒”,手起刀落,将张妻杀死。


世人都知道我爱桃花吗(我爱桃花身为女人)(2)


金牌编剧邹静之将这个故事搭载了“戏中戏”的结构和多维平行单元的闭环叙事,古代与今天、戏内与戏外穿插交汇,以及罗生门般的自证与反诘,惊心动魄地展示了人类永恒的情感困惑,男女情色看似千机变,但头顶上高悬的,还是亘古那轮明月。《我爱桃花》至今公演近500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它的先锋、张力、哀矜、优美,我一直以为2009年是它的首演,原来2003年邹静之先生就创作出了它。

全剧所有戏剧冲突都围绕着到底递的是刀还是巾帻展开,古代的偷情戏码映照出戏外现代诸人的鬼胎——戏外剧团正在排练这个故事,但这戏却由于男女主演对于情人关系的争论而无法推进,扮演冯燕和张妻(英子)的演员恰好也是一对在现实生活中各有家室的情人,英子无法认同冯挥刀杀死张妻的做法,这就等男演员杀死了现实中的自己。


世人都知道我爱桃花吗(我爱桃花身为女人)(3)


她在被杀死后翻身坐起,质问男主:“那一次,你看着那条新闻(丈夫失踪、妻子寻人),失神地看着我,难道,你的心里没有一丝想杀死刘星的念头(英子丈夫)?”

男主:“英子,你怎么能说出这么可怕的话?这句话一说出口,天下所有的桃花都被你杀灭了,你知道,我爱桃花!”

英子追问:“你说,西山的桃花最美,那我呢?”

男主:“我爱桃花,我更爱你。”

英子:“那你说,你要的到底是刀,还是巾帻?”

这时,扮演张婴的男演员的电话响了,他冲着电话喊:“我排戏呢,今晚不回去,你不要做那些没必要的事,你干的事我都知道!”

三个人戏外的困境,与戏中角色不谋而合,他们背靠着不同时代,因此不能杀人,只能决断。


世人都知道我爱桃花吗(我爱桃花身为女人)(4)


女主杀不得,改换杀张婴,他们决定,靠直觉推进,排到哪里算哪里。张婴于是发出天问,自己何错之有,每月官饷尽数上交,全力照拂家庭,爱护妻子,他暗示自己早知妻子奸情,一直装聋作哑沉默隐忍……到头来为何沦为刀下鬼?!思来想去冯燕决定自杀,但演着演着又不对了,张婴质问:“你从我这里抽走了刀不忍杀她不忍杀我最终杀了自己你就变了对她有情对我有义,你情义两全成了英雄,那我呢?我是个什么东西?”

几番推演他们决定把刀重新插回刀鞘,让生活继续,什么都不改变。次日冯燕赴张妻之约,他发现往日令他心跳的小巷变得陌生,枕边人变成了路人,隔着山高水远。他们仿佛合谋杀了一个人,把尸体深埋,在其上种树,冬去春来,开出了满树灿烂的桃花,可是那些绯色云霞一片片都是曾经的杀机,附着在桃花上的幻象消失了,宝刀一经抽出,不见血不能回鞘……


世人都知道我爱桃花吗(我爱桃花身为女人)(5)


《我爱桃花》是部打开的作品,五种叙事走向,哪一种都对应着观者的人生与参悟——你去看它,先把它打开,再要以你自己的方式合上。

伟大的戏剧当然依赖于诠释它的方式,当初订票时,并没有注意到最大的卡司是小沈阳(这或许会影响我的预判)。从演出效果看,他投入而认真,表现没有让观众出戏,作为二人传演员,他的气口很好,发音圆润流畅,遗憾的是,东北口音的痕迹还是太重。他演出了一个犹疑儒弱、心狠却不那么手辣的情人,徐昂的版本更贴近唐传奇热血任侠的形象。


世人都知道我爱桃花吗(我爱桃花身为女人)(6)


张婴很贴那个粗疏松弛的牙将形象,最惊艳的还是女主,寂寞、忠诚、热烈、悲伤、绝望……层层递进,丝丝入扣。上一本结尾,女主哀叹伴着牙板:“郎不到,郎不到,害得俺对着银灯把那鸳枕靠,薄命的人儿,可是命儿薄,自己的名字,自己叫……”

三个人的故事,但悲剧只着落在女人身上,生为尽兴,死为尽情?不过是个笑话,古来皆如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