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

1991年1月4日,梅里雪山的一处登山营地中,陈尚仁刚刚从梦中醒来,时任登山协会办公室主任的他,被邀请过来参与这次攀登梅里雪山的活动,作为山下大本营的联络官,他必须要定时与登山队员进行联络。所以在醒来之后,他下意识就拿起了对讲机,可是他冲着对讲机喊了一阵,对讲机却没有任何回应。正当他感到纳闷的时候,张俊走了进来,他眉头紧锁地说:“往常每天早上五点半,对讲机就开讲了,今天早上一直到八点都没有声音,很奇怪。”

陈尚仁也感到奇怪,但没有当回事,此前他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登山队用的是蓄电池,必须要节省电力,失联也是常见的。

可是很快,他就坐不住了,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对讲机另一头迟迟没有动静。大本营有12名留守人员,大家守着对讲机,时不时看着表,每个人的脸上都阴云密布。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1)

登山队一共有17个人,即便一个人的对讲机没电或者坏了,也不可能所有人的对讲机都联系不上。

想到此处,陈尚仁再也坐不住了,很明显,登山队出事了,他立即从大本营给登山协会发去了电报,请求马上组织搜索。

正当他发完电报,一名队员惊慌失措地跑了进来,他连忙说雪山上情况不对。

陈尚仁赶紧拿着望远镜跑了出去,仔细一看,他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他很清楚地看到雪山上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山脊上到处都是被大雪冲刷过的痕迹,陈尚仁立即意识到,昨夜山上发生了雪崩。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2)

雪山雪崩后留下的痕迹

搜索是一件难事,由中协组织的搜救队几番寻找,也没有找到登山队的踪迹。最后由顶级登山家仁青平措带领的登山队,克服困难抵达海拔5300米的2号营地,只发现了一部相机与胶卷,可条件困难,无法继续探索。最终通过飞机红外线扫描,确定山上发生雪崩,陈尚仁与其他队员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17名登山队员全部遇难,搜寻队没有发现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的遗骸。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3)

发现的相机

雪山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登山队员又遭遇了什么?就在大家认为这一切将被大雪覆盖的时候,7年后,梅里雪山下的村民在冰川里发现了登山队的遗骸。

遗骸已经变成白骨,只能通过残留的衣物辨认,而最重要的发现,则是登山队员留下的笔记本,这里面记载了登山队当时的一些情况。然而就在人们试图在这里寻找到相关线索的时候,笔记本里面的记录却让人不寒而栗,笔记本的内容像是登山队员临死前留下的,可里面很多内容却显得非常诡异。

这本笔记里面到底写了什么?当时登山队员们又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这支由中日两国的杰出登山专家组成的登山队,会全部葬身在这里呢?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4)

梅里雪山由于复杂的地形与气候环境,被认为是不可攀登的高山,它虽然比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要低2千多米,但攀登珠峰的登山者能直接把大本营设在海拔5千多米的位置,随后利用牦牛运输登山者到6400多米的位置,从那里正式出发攀登。

而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垂直攀登距离达到3000多米,这就已经比珠峰还要高了。正是这个因素,让梅里雪山吸引了更多登山者的关注,这次的登山队是由中日联合组建,主力为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5)

为了能攀登成功,登山队已经前后在这里调查了2年多,详细摸清了登山的线路,与周边的地形环境。登山队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登山设备,队长井上治郎更是有名的气象学家。

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登山队还遇到了当地藏民的阻拦,他们甚至一度包围了登山队的帐篷,幸好公安部门出面阻止,登山队才能上山。虽然开始就遇到这么多麻烦,但登山队此次也是下定决心要登顶。

在登山队进山之后,最初非常顺利,队员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再加上设备非常先进,很快就到达了5千多米的位置。此时登山队距离登顶已经不远了,他们决定先派出五个人,进行一波冲刺,五人都没有携带大量重装备,全部轻装上阵。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6)

就在这五人冲刺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大麻烦,在距离顶峰只剩下200多米的情况下,天气突然大变,暴风雪袭击了他们所在的地方。

好在几人赶紧挖出了雪洞,他们在雪洞内烧纸取暖,这才抗到了晚上,等到暴风雪过去,几人连夜回到了大队所在的营地。

在汇报完情况之后,登山队却没有放弃,因为他们也得到一个好消息,暴风雪过去之后,先遣队所抵达的位置前面一直到峰顶,就没有什么复杂的地形,都是较为平坦开阔的山路。

就这样,登山队在开会之后,决定在1月1日做第一次登顶,为此他们还准备了一份登顶的电报,让队内的联络官张俊下山到大本营准备发报。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7)

张俊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决定让他成为登山队唯一幸存的人。

就在张俊下山回到大本营后,山上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原定1号登顶,却由于天气的变化不得不推后,一直拖到了3号。登山队始终待在营地,没能冲顶,山上的暴风雪一直没停过,到了3号晚上10点,登山队与大本营进行联络,这次通讯中他们说山上天气很糟,大雪把大部分的帐篷都给掩盖,队员们不得不定时出去清扫积雪,避免帐篷被彻底盖住。

这条信息,并未引起张俊,陈尚仁等人的注意,毕竟这种事情在登山中是很常见的,可他们也没想到,这竟然是登山队的最后一条讯息。

到了4号那天,大本营才发现登山队失去联络并展开搜救,一夜之间,登山队全部消失在了梅里雪山。原本人们试图通过登山队的笔记本,寻找登山队一夜之间全部遇难的真相,可看了笔记本之后,不仅没有找到真相,反而让人更加迷糊。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8)

在这个笔记本里面,登山队员们写道:“在第一次尝试登顶时,几乎所有人都出现了幻觉,有人看到了帐篷300米外,有很多人影在晃动,而且人声嘈杂。”

“大本营得到消息后,害怕我们失去知觉,嘱咐我们不停地放音乐,可是,我们的随身听中的音乐却变成了瘆人的女人笑声和婴儿啼哭声。大家吓得魂不附体,开始绝望。”

“有的队员开始发烧,发烧的队员都在说着一句话,他们就要来了,快跑。”

“他们向我们走来了,不好了,我们逃不掉了。”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9)

显然,这个笔记本里面的内容颇有些诡异,比如在帐篷外面,登山队员能看到300米外的人员活动,还有很多的人影,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按照登山队所处的位置,他们经历了大暴雪,周围能见度极低,甚至在十米间距的人影他们都不见得能看到。

而且大风雪掩盖了山上的一切,登山队员很难听到嘈杂的人声。最离谱的当然是登山队员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忽然出现的女人与小孩的声音,而他们在笔记中提到有什么东西要来了,他们所指的到底是什么?这些都让人想不明白,也让这次的遇难事件又多了几分神话色彩。

根据在大本营的队员们所说,登山队进山之后,有大量的藏民都围绕着梅里雪山,进行祈祷,他们是在祈祷神明让登山队员不要成功登顶。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10)

这件事确实有些离谱,可考虑到登山队的登山活动在一开始就受到藏民阻挠,后来藏民做出这样的事情,也是有可能的。

很不幸的是,这次藏民们的祈祷真就灵验了,然而这些宗教神话的东西,受过专业训练的登山队员是不会相信的。山上的队员们都有着丰富经验,自然会清楚,在这么高的山上是不可能看到笔记中那些东西的,也不会有女人孩子。

那这一切,就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在写笔记的时候,起码登山队员已经神志不清,出现了幻觉。

这在登山中也不是没有发生过,高山上过度缺氧的情况下,人就会产生幻觉。登山队员们在山上驻扎了一段时间,连续遇到暴风雪天气,难免会有氧气储备不足的情况。在缺氧的条件下,大家渐渐有了幻觉,这也很正常。

可这就冒出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登山队是在一夜之间失去联系的,起码他们当天夜里10点后,就已经出事了,在这种情况下,登山队员们还有没有可能去完成笔记呢?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11)

根据后来飞机的扫描检测,能看到登山队所处的3号营地,已经被夷为平地,只能勉强看出一些迹象。

登山队员们所插的旗帜,也全部消失不见,就连登山队员的遗体,也是几年后才发现的,被冰川带到下面。

因此登山队员应该是在夜里遭遇了雪崩,由于夜间大家都在帐篷里面,处在睡袋中,雪崩悄然而至,队员们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这样全部被雪崩掩埋。

由于无法通讯,也没有人能来救援,最终17位登山队员才全部遇难。在发现的遗体中,有不少遗体被发现的时候还是在睡袋里面,可见雪崩是发生在夜间。要是这样,那就与“幻觉说”有极大的矛盾,毕竟大本营在10点之前刚刚与登山队联络过,登山队负责联络的宋志义队长非常清醒。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12)

90年梅里雪山登山队中方攀登队长宋志义

此前,登山队在日常联络中,还经常和大本营的人员开玩笑,这怎么都不像是出现幻觉的人。如果只是其中有人出现幻觉,其他人也能及时发现,他们肯定会在联络中把这件事告诉大本营。然而登山队并未报告这件事,这就更奇怪了。

排除了这些因素,那就只剩下一种,也是最绝望的可能,就是在雪崩发生之后,或许登山队员并没有立即死去,而是在遇到灾难之后,还幸存了一段时间,这让一些存活的队员有时间记录这一切。

这些队员可能在遇到雪崩的时候,失去了所有的设备,也被困住,无法与外界联系,只能活活等死。在这个过程中,登山队员由于缺氧等因素,出现了幻觉,这个笔记本里面,记载的是他们最后等死的绝望。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13)

后来,中日又组织了一支登山队,试图继续冲击梅里雪山,可在快要登顶的路上又遇到了极端暴风雪,不得不撤退,离谱的是就在大家下来之后,暴风雪消失了,山上突然放晴。

这段经历能说明一切,登山队遇难就是因为碰上梅里雪山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可令人不理解的是,中日联合登山队并不缺乏气象专家,每个人都有8000米以上的登山经验,还做了长期的准备调查,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根据后来张俊等人的回忆,登山队遇难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这支登山队在登山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内讧。

首先张俊描述,在3号营地的位置选择上,中日双方就产生了严重分歧,井上治郎等人看到梅里雪山非常高兴,他们希望把营地放在离山顶更近的位置。

然而宋志义等人却不认同,觉得这样做太危险,最终双方选择了折中方案,可这个位置的营地并不是最安全的。当然,营地选择失误,也有可能避开风险,真正给登山队致命一击的,还是登山的计划。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14)

登山队的计划是比较保守的,一开始就选择最为稳妥的路线上山。而到了山上开始登顶,又出现了为了观赏景象,延迟登山的情况。

这种事情也再度让双方有了矛盾,宋志义希望能快速登顶,一路上避免这些没必要的观赏,而井上治郎等人不认同,他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在沿途观赏景象,修补道路,这样做也有好处,就是能一路保证登山过程中的物资补给。

可是,这样做导致了登山队过于拖沓,没能趁着天气尚好尽早冲顶。好天气长了,冰雪消融就会导致水汽不断增加,从而诱发暴风雪。后来日本的气象专家也进行过调查,觉得登山队当时低估了这座雪山复杂的气候。所以后来日方再度登山的时候,发现气候有变化,再也不敢留在山上,宁愿舍弃一切的物资,也必须要尽快下山。

那么梅里雪山的气候为何这么复杂,像井上治郎,他作为有名的气象专家,应该能看出一些门道,为什么他也没能发现问题,导致整个登山队都遇难?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15)

这就是梅里雪山最复杂的地方,当地人会把这里视作神山,一方面是它高大,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这座山极端复杂的气候。

梅里雪山呈现南北向,它虽然没有珠峰那样高大,但它这种横断山脉正好处在南北大气流交错之地,水汽冷气频繁在这里碰撞,这就导致山顶处长期处在临界暴走的状态。

天气说变就能变,根本不是气象预测能判断出来的,在难得出现的好天气里,登山队未能速战速决,从而导致气候突变,雪崩在夜间悄然而至。

这个悲剧也让登山者不敢再轻视梅里雪山,在那之后,很多登山队遇难者的家属也常常来到山脚下悼念,张俊等人也时常来到这里,怀念曾经一起奋战的队友们。每当提起这次的事件,张俊都记得非常清楚,当时的那种感觉他至今都未能忘记。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16)

梅里雪山遇难战友追悼会

在这次事件发生之后,第二批登山者也在中途主动放弃,这也宣告梅里雪山无人能成功登顶。

登山就是这样,即便会伴有巨大的风险,会出现一次次惨剧,但也无法阻止人们向未知领域挑战的意志。

有很多国家的登山者不信邪,都想尝试登顶,但也没人能成功。在联合登山队准备上山的时候,藏民就很不支持,认为会触犯神灵。在登山队出事之后,藏民们更是频繁来到这里,绕着雪山朝拜,当地人也更加反感登山活动。为了尊重当地的信仰习俗,国家也正式规定禁止攀登卡瓦格博,自此卡瓦格博的攀登活动就这样停止了,可后来还有一些人不信邪,试图违背禁令去爬山,也就有了其他的失踪遇难事件。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17)

时至今日,梅里雪山的遇难事件,依旧是人们无法忘记的事情。

在遇难队员的亲友里面,张俊对一个日本人印象很深,他叫小林尚礼,他的两个好友也在遇难者之中。

为了寻找好友的遗骸,小林尚礼多次来到这里寻找,最终遗骸被发现,他再也忍不住痛哭了起来。

世界登山史上前十灾难事件(17名登山者雪山遇难)(18)

小林尚礼

确实,这段经历对于每一个亲历者来说,都是不忍回顾的,这些向卡瓦格博挑战的勇士没能回来,这也是他们人生中的遗憾。

可人类能够发展至今,就是靠着永不畏惧的挑战探索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无数的悲剧,然而再大的苦难,也无法阻止人类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脚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