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研究综述(追思孤明独发简修炜教授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2019年11月30日,“简修炜先生追思会暨中古史关键问题再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召开。简修炜先生是华东师大原中国史学研究所教授,他1954年从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考取了华东师大历史系中国通史研究班,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1995年退休,任教四十载。2018年,简先生辞世,在其去世一周年之际,在华东师大历史系的主持下,邀请简先生的诸多弟子以及史学界的知名学者齐聚一堂,从多个方面对简先生表达了追思并展望了中古史研究的未来。
会议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党委书记王东教授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致辞,他首先感谢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及会务人员。之后,王东教授回忆起当年负笈华师大与简先生的交往故事,在王东教授看来,简先生的教诲犹如春风化雨,至今令他受益匪浅。王东教授还感谢了简先生对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他特别指出,简先生在中古史领域所开拓的区域,所发明的研究路径,直到今天依然给我们以极大的启发。
王东教授聆听学者发言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楼劲在发言中说,简先生是新中国造就的著名史学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探讨,在汉唐史,尤其魏晋南北朝史多个领域均有杰出成就,素为海内外学界崇仰。简先生又毕生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书育人,不仅亲手培养了大批历史教学和研究人才,而且长期主持华东师大的中古史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简先生在六十多年研究和教学上的这些成就和贡献,迄今仍在发挥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是值得予以很好地总结、继承和弘扬。在简先生对魏晋南北朝史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中,楼先生认为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他对这一时期基本历史特点的概括。在《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与农民的反封建斗争》及《再论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与农民的反封建斗争》二文中,简先生指出:“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历史,是我国封建地主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以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和更新为前提,以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的矛盾剧烈运动为主线,以等级性、宗法性、民族性、宗教性为特点,编织成了变动着的历史画面,反映了我国封建地主制社会由上半期向下半期转变的历史动态。”这一论断既反映了简先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研究路向,更体现了简先生本人的独到观察和创见。
楼先生认为,近四十年来魏晋南北朝史取得的突破,在根本问题上均不出简先生所概括的魏晋南北朝史的四大特点所涉的范围,而四十年来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热点的转移和相继获得的重大代表性成果,连出现的次序大体上也与简先生的排序相合。楼先生还特别指出,简先生以魏晋南北朝一系列事态为中古史前后期转折关键的看法,当年诸多名家似皆未有此说,实为“孤明独发”的卓见。随着时代和研究工作的推移,要更为实事求是地建构中国通史,并从通史总体来把握魏晋南北朝史,简先生这一论断的重要性和价值必将与日俱增,焕发出璀灿夺目的光辉。
除他的经济基础、阶级、阶层关系和农民战争史等研究独树一帜外,楼先生还特别强调简先生的两点突出贡献:一是先生的《六朝史稿》一书对江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体现了从江南社会观察中国史全局,从区域关系认识区域特点的视野和方法,应当视为今已十分流行的区域史研究的重要先驱。二是先生对宗教的作用和影响的高度重视,他对汉唐间佛教和道教发展趋势和相关问题的认识,亦早跳出了一般佛教和道教史研究的窠臼,而是深具宗教社会学眼光,致力于揭示宗教与社会历史不可分割的关联。这些成果均历久而弥新,迄今仍富于启迪和指导意义,又集中体现了简先生史学、史才和史识的卓杰不凡。
楼劲教授发言中
于此,楼先生再次对简先生在参与创建、领导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三年多的时间里为学会的未来发展和学术研究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表示感谢,并号召学会全体同仁,永远铭记简先生的德泽业绩,并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不断纪念简先生,缅怀简先生。
上午的第二场讨论由庄辉明教授主持,各位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依次发言,或总结简先生的学术贡献,或是谈及个人与简先生的交往故事,还有结合自身的研究经历谈及简先生对自身在生活工作上的启发,从简先生的道德文章两方面追思先生。
上海师范大学的严耀中教授从个人首次参加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议的经过谈及简先生对后学的提携,以及他对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创建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严教授又结合个人工作经历,提及简先生对事业的高度关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于简先生的学术贡献,严教授尤其指出,简先生研究的突出贡献有两点,分别是在农民战争史研究和寺院经济研究方面,并展开叙述。
上海师范大学的汤勤福教授也是从个人首次参加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议与简先生初识的经历谈起,感慨简先生对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在草创发展阶段所做出的贡献,又转而谈论简先生的学术贡献,汤教授认为,简先生不是僵化地看问题,他对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经济制度史、民族关系及民族战争性质,田庄经济与宗教寺院经济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研究心得,在经济制度与阶级关系方面研究尤为突出,简先生研究还注意区分历史事物的个性,注重历史人物研究,都是不拘成说,有独立的看法,能够将理论和史料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这对我们今日治史有诸多启发。
复旦大学的韩昇教授虽与简先生交往不多,但他结合自身的研究经历来谈简先生在治学精神方面对他的启示,首先他认为做学术研究要大胆,要勇立潮头,站在前沿上,简先生从家乡来到当时的学术中心上海,便是这种精神最好的诠释。其次,他认为做学术研究要有自己的个性和坚持,简先生不随波逐流,致力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令韩教授感慨。再者,韩教授认为,简先生的研究是随着他对中国历史的理解不断的深化,这样的探索让我们看到史学的推动是不断要有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新的问题,韩教授也结合自己在这一领域引入其他学科以推动新的学术增长点的实际经验来具体说明。
《学术月刊》的高级编辑谢宝耿先生与简先生相识将近四十年,他用十个字简要地概括了今天大会的情况,就是“先生有学术,弟子有作为”,谢先生结合个人的研究经历谈到简先生对自己的影响,他认为简先生和弟子们撰写的《六朝史稿》对他个人研究很有启发,简先生对魏晋南北朝史的概括,既有整体上的把握,又能突显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内部结构,这个方面做的很有创见,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简先生对历史人物,如谢安的分析也很深入,对自己多有补益。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长琦先生在时彦的基础上,指出简先生的治学两个特点,即注重理论的分析与现实关怀,陈教授从具体的问题入手,谈及简先生的认识对自己博士论文写作的帮助,简先生的代表作《汉唐间封建生产关系的变革》中所提到的封建生产关系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进行自我的调节,适应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他从这种观点出发提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几个方面,就是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所有制的变化,第二个是封建的奴役关系的变化,这两点对陈教授自己的博士论文写作很有启发,陈教授在博士论文中对汉代爵制占田的推测,也得到了后续出土文献的印证。简老师的现实关怀则体现在他能从现实的感悟当中得到想法,比如去研究历史上的统治阶级政策的变化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的孟聚主编讲述了他与简先生交往的一件往事,感慨简先生对后学的热情以及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同时又对《许昌学院学报》所开办“学术与人生”专栏做了简要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牟发松先生就简先生的道德文章论及三点。首先,简先生始终能够把握中古史的关键问题。他提出,东汉魏晋南北朝是地主封建制社会的巩固和发展时期。这个命题,实际上说封建社会是中国特色的,不是领主地主制,也不是庄园农奴制。牟教授认为,简先生是一个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史家。他是牟教授以封建生产关系为例展开论述简先生在这一方面的认识,简先生以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和更新,作为对这个时代分析的前提的,他非常注重生产关系所谓三要素,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和分配问题,他不是这样套用的,他讲了三个问题,第一,是关于土地制度,他说是一个宗法封建性的大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他讲人与人的关系体现出奴役形式,就是说奴隶制度的更新和人身依附关系的调整,特别提出很重要的话,他从国家奴隶制发展为地主个人对农民的以封建关系为主的奴役制,再有分配制度,他提出实物地租分成制的普遍化,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还从秦汉以来土地集中化被加强引起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这种视角来研究农民战争史。他从秦汉六朝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更新来考察隋唐盛世的基础。他还从地主阶级的多层次性、多样性来分析人身依附形式的多样性,这完全是自主创新,理论视野开阔,极具思辨性的关键问题。我们今天对中古史研究的关键问题再思考的时候,包括简先生在内的老一辈史学家,他们的研究和思考。我非常赞同,楼劲会长讲的,简先生是我们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历史学家。他们这一代人的人生历程包括学术路径,他们的学术道路,包括研究取径,特别他们的学术成就,值得我们追思、我们反思。
牟教授特别指出,简先生作文不仅仅是有所谓宏大主题理论框架的建构,他都有非常具体的论述,如简先生认为六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是一个大转折,正是这种转折给整个封建时代的转折提供了经费,使得以江南为特点的长江流域经济支撑了六个所谓六朝政权,在农业生产领域,在旱种农业和水稻农业颉颃中,他们站稳了自己的脚跟,这就是简先生作文结合实证的证明之一。
其次,简先生的研究始终追踪时代热点,他在问题意识上能够与时俱进,代表作就是他和两位高弟所撰著的《六朝史稿》。牟先生认为,该著作不仅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对六朝,特别是江南的区域史研究,他的课题,他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他的成果,都有前驱的作用,以后做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不能越过这本著作。再者,简先生对中古史领域,另一个,也许是更有意义的重大贡献,是他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道德文章俱佳的、不仅在学术领域,而且在社会贡献方面有影响的学生。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葛壮先生结合个人的研究经历来谈与简先生的感情,虽然毕业之后的治学方向与简先生的专长并不相涉,但始终没有忘记先生的教诲,先生的人格魅力以及先生对自己鼓舞至今铭记在心。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黄纯艳先生认为简先生是一个通家,他特别重视通史的基础,对魏晋南北朝史、汉唐史的研究,他把握的很精准、很深入,与他通史的视野有关系。黄教授还指出,简先生的研究范围视野比较广阔,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重要领域的关键问题,都有非常精细的研究。对从秦汉到隋唐的重要问题都有比较充分研究,对汉唐间生产关系都有非常卓越的见识。最后黄教授表示,要更好地继承简先生和老一辈学者的事业,保持简先生他们奠定的学术传统,维护好他们建立的学术声誉,把华东师大的古代史发展好。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胡逢祥先生则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来谈简先生治学方法给我们当今学术研究的启示。胡教授认为,简先生研究重视结合理论,这是我们如今治学需要学习的。
下午的两场讨论会,分别由葛壮研究员和章义和教授主持,陈勇、姚潇鸫、周健、高永青、张德泽、耿敬、傅兆君、陈雪奇、葛红、王文杰、李阳、王朝晖、姚华、魏世民、陈春雷、郝宗绪、王莉、房晓军、罗操、汪奎等来自社会各界的简先生的学生及再传弟子们先后发言,回顾了与简先生的交往故事和个人情感,谈及简先生的治学与为人,简先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以及简先生道德文章对自身的启发。在再传弟子的发言中,简先生似少了几分师长的威严,更添许多“隔辈亲”的关爱、可亲之情。
最后,庄辉明教授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他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今天会议的各场讨论就如同水的波纹一样依次往外扩散,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不同年龄段的专家、学者在会上共同缅怀简修炜先生,讨论先生之学问并令其发展,回忆先生之道德继承其精神,既见人文之温度,也是对前辈最好的追思了。
庄明辉教授总结发言
(感谢姚立伟、周莹、韩旭等同学帮助整理录音和记录会议要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