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对重大瘟疫如何处理(34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在大规模自然灾害出现以后,像蝗灾旱灾,水灾等,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粮食逐渐变得稀缺,缺少了生存的资源与环境,自然也就容易生病。而在古时候,医学没有那么发达,生病的人一多就容易形成瘟疫。

历代对重大瘟疫如何处理(34大灾之后必有大疫)(1)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为了生存往往无所不用其极。在灾荒年间,为了填饱肚子真的是什么都吃,虫子、树皮,甚至最为血腥的都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那个时候哪有什么粮食而言?别说是人了,就连老鼠也不一定活的下去。粮食的匮乏,很多老鼠会选择去吃死人,而人类也会选择去吃老鼠。那些虫子身上存在着不少的病毒,就这样病从口入。

历代对重大瘟疫如何处理(34大灾之后必有大疫)(2)

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瘟疫怎会不爆发呢?在明朝末年就爆发了一场大瘟疫,当时这是因为,气候环境恶劣,连续四年不下一滴雨水,天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灾民四处逃窜,没有食物便宜老鼠为食,然而鼠疫爆发,发生感染人的身体上会有血块隆起,口吐鲜血,没过多久就病发身亡。

传染的速度十分快,当时没有防护服,一人得病全家感染,就连接触的人也无一例外。这场瘟疫很快就传到了京城,每天死亡的人数不胜数。

我国向来就有入土为安的传统。于是入殓的队伍很快就挤满了全城,更令人想象不到的是,入殓的队伍中,每次往返总会有几个感染的人。人心惶惶,朝廷更是无可奈何。以至于后来,明朝灭亡,很多人都将其灭亡的最主要因素归结于这场瘟疫之中。

历代对重大瘟疫如何处理(34大灾之后必有大疫)(3)

古时候,医术没有那么发达,一旦有瘟疫产生,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封城,只进不出。皇帝为了平定瘟疫,会对感染的人免费的提供粮食,为他们安排太医。如果是朝廷官员的家属,感染了瘟疫,那么这位朝廷官员也不能上朝,应该在家中隔离。

若是因感染瘟疫死亡的人,也不能入土为安,只能将其焚烧,防止瘟疫传播。医学上的落后,那个时候若是一个村,不幸有人感染了瘟疫,那么很大一种可能,就是这个村会有灭顶之灾。针对瘟疫那时并没有什么药物可言,只能说,有疫苗进行抑制。

电视剧中经常可以提到古时候天花是一种不治之症,但是康熙皇帝小时候得天花却意外的挺了过来,或许正是他的体内有相应的疫苗吧。传闻他之所以能登基也有一部分因素是因为他的身体好。

历代对重大瘟疫如何处理(34大灾之后必有大疫)(4)

如今已是2020年,在科技与医学上的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待瘟疫我们依旧没有对症的药物,只有相应的疫苗让病情的发展速度得到一定的控制。

新型冠状病毒在以湖北武汉为中心向全国爆发而来,感染的人数多达几万人,死亡人数也不下千人。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们除了在家等病毒已可以控制的消息,别无他法。每时每刻都有那么多的医患人员在作斗争。他们穿着防护服,不舍昼夜,为争取能救治每一个病人而做努力。

历代对重大瘟疫如何处理(34大灾之后必有大疫)(5)

不要让那些医务人员的劳动付之东水。不能随意出门,带好防护口罩。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来虽小,但这却是我们仅仅能做到的事情,像我们每一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病情已经发生了一个多月,很明显在我国有力控制之下,病情的传染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前几天,南京的早樱已经盛开了。相信再过不久,我们的未来会像这些花一样,绚丽绽放。

历代对重大瘟疫如何处理(34大灾之后必有大疫)(6)

在医疗如此发达的现代文明,我们依旧会被疫情所困住,又何况是在当时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呢?可想而知,当时一场瘟疫的到来对他们而言是怎样的灾难?这来自大自然的报复,更是时刻的警醒着我们,让我们更好地爱护环境。谨遵教诲,相信总有一天疫情会过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