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浙江排名(浙江被江苏弯道超车)

文/米糖

浙江拥有千年高水平教育底蕴,积攒下来的文化素养,不是一时半会被赶超的。

浙江、江苏是当下发展最快、经济最发达、教育水平最高的两个省份,优秀者难免被放在一起比较,二者也不例外。

除了人均收入方面的比较外,教育水平也是一大比较点。

在印象中,浙江教育水平一直更高一些,但部分网友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近5年间,浙江的教育水平已经被江苏赶超。

大学生在浙江排名(浙江被江苏弯道超车)(1)

浙江VS江苏教育水平比拼
  • 历史比较

隋朝开始推行科举制度,一共选出了592位状元,自明清有地区记载以来,共有204位状元,其中有84位出自长三角地区江浙沪和苏南,浙江共出了40位状元,6505位进士

江苏 上海共出了44位状元,5926位进士。

由此可以看出来,历史上浙江的教育水平是远远高于上海和江苏的。

大学生在浙江排名(浙江被江苏弯道超车)(2)

上海不用多说,作为东方明珠,繁华大都市的代表,教育水平是最发达的,与北京处在同一水平线。

本地的教育水平高,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拥有4所985名校,10所211名校,较多的名校资源给了学生更多机会,所以在上海考大学要相对容易一些,高等教育普及度也相对高一些。

上海有843万人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33.87%,比浙江和江苏要高很多。

大学生在浙江排名(浙江被江苏弯道超车)(3)

  • 近10年比较

浙江拥有1100万大学生数量,占总人数的13.28%,远比上海要低很多,甚至比江苏还要低。

江苏有1585万人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总数的18.7%,普及度已经超过浙江。

这是否说明浙江的教育水平,已经被江苏弯道超车了?甚至还有人说不光是被江苏赶超,“1100万大学生人数”在全国都排不上数。

大学生在浙江排名(浙江被江苏弯道超车)(4)

浙江高等教育水平被赶超的原因

原因一:浙江家庭更注重传授生意经

浙江温州是著名的生意场,是小商品发源地,生产出来的产品售卖到世界各地。

所以在浙江三步一个生意人,五步一个家族企业,做生意的家族更注重生意经传授,对于学历不那么重视,这就与东北更注重教育是一个道理。

东北地区几乎家家孩子都上大学,然后毕业后纷纷投身于考公大军,因为经济相对落后,家庭更注重教育,更追求稳定。

浙江家庭则是经济发达,有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相比上大学,更早进入生意场反而更吃香。

大学生在浙江排名(浙江被江苏弯道超车)(5)

原因二:浙江名校数量少

上海有4所985,10所211,江苏有2所985,11所211,江苏的名校数量与上海甚至不相上下。

浙江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穷”,只有1所985、211大学,就是传说中的浙江大学

无论是考公还是高考,都有本地人倾向政策,高校自然也会给本省考生分配更多的名额。

浙江名校少,自然名额也就少,这也是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人数少,高等教育水平显得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大学生在浙江排名(浙江被江苏弯道超车)(6)

浙江本地人:从优生培养上来看,浙江依旧是佼佼者

从大学生数量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上来看,浙江好像被江苏弯道超车了。

但浙江本地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高等教育普及度不能代表整体的教育水平,浙江拥有很多全国百强高中,比如浙江省镇海中学、杭州第二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精英。

大学生在浙江排名(浙江被江苏弯道超车)(7)

优质的生源质量,让浙江领跑五大学科竞赛金牌榜单,2021年浙江省获得了23枚数学金牌、24枚物理金牌、19枚化学金牌、17枚生物金牌、12枚信息金牌,以95枚金牌总数,遥遥领先于全国,让第二名望尘莫及。

再看江苏仅获得了33枚金牌,与浙江根本没可比性。

浙江的文化底蕴在那呢,确实不是光靠一项高等教育普及数学就被否定教学质量的。

大学生在浙江排名(浙江被江苏弯道超车)(8)

就拿每年高考来说,浙江高考、浙江数学等话题必然上热搜,因为难度大成为高考的风向标,这也说明浙江的教学水平有多高。

不同地区,受经济水平影响教育水平也是不同的,北京、上海肯定是最发达的,河南、河北肯定是最难的。

但如果说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分数线,最高兴的莫过于浙江省考生,由此可以看出浙江高考水平有多高,间接说明浙江输出的生源质量有多高。

浙江省名校数量少,确实让本省高等教育发展故步自封,现如今浙江也在发展更多的高校,比如西湖大学,未来可能成为全国标志性的名校。

大学生在浙江排名(浙江被江苏弯道超车)(9)

今日话题:

你觉得浙江教育水平被江苏弯道超车了吗?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