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

编注:今天(10 月 8 日)是世界候鸟日,少数派与红树林基金会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拍摄了一段视频,你可以 点此观看完整视频。感谢 vivo 为本视频提供设备支持及相关赞助。

我们与候鸟

大概二十年前,我从东北小城来到深圳,3800 公里的距离,48 小时的硬座火车,一度是我引以为傲的谈资。随后数年,我也像候鸟一样,每隔两年飞回老家一次,直到最近十年,才彻底在深圳扎根,逐渐变成了深圳人。

如果说深圳是一块丰饶的滩涂,那我们就像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在这里追逐理想,有的人留下了,有的人最终选择离开,不管结果如何,我们至少都保存了珍贵的回忆。

但真正的候鸟并没有那么多选择,它们为了生存和繁育而迁徙,比如一只斑尾塍鹬,最远的迁徙距离长达 12000 公里,北极燕鸥可以每年往返南北两极,奔波里程达到惊人的 70000 公里。在这个长途跋涉的过程中,它们时刻都要面对各种生死挑战。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1)

深圳不只是年轻人的梦想之地,也是候鸟们重要的越冬地和中转站。全球共有九大候鸟迁飞区,基本都会跨越大洲和大洋,而深圳湾所在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最南至新西兰,最北可达北极。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2)

数据来自香港观鸟网

四十年前,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经济特区,一路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从 30 万人变成了今天的 1760 万常驻人口。这其实也是全球环境变化,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候鸟栖息的空间和迁徙路线。比如黑脸琵鹭,在 2017 年全球统计的数量已经不到四千只。就在我们身处花花世界,每天的忙碌之间,一个物种可能悄悄在灭绝的边缘挣扎。

要保护候鸟的栖息地,首先就是保护深圳红树林生态。

红树与深圳

红树也是我初到深圳记忆最深的一种植物,第一次来到海边,看到郁郁葱葱的大片树林,走进一看,它们竟然能一直泡在海里生长,经受潮汐的考验,并且形成一个丰富的红树林生态,孕育着大量的奇妙生灵。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3)

但红树林的价值可不仅仅是观赏,基于红树林构建的湿地生态,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湿地富含的水分可以通过提供水蒸气影响小气候,带来局地更多降雨,降低当地温度,打破副热带高压控制造成的高温热浪和干旱。可以理解为一个天然大空调。

湿地还能涵养地下水,在暴雨情况下,它能吸收暴雨径流,将水源留在湿地之内,减少城市洪涝可能。同时具备沉淀和净化水质的功能,又是一个天然的水量和水质调节容器。

深圳市政府的核算统计表明,湿地公园每年涵养水源约 72.30 万立方米、减少降温能耗 3009 千瓦时,削减城市暴雨径流 14 万立方米。这意味着它同时实现了节水、省电、降温和防洪抗旱等作用,而在发挥这一系列功能的时候,它所消耗的能源为零。

而另一方面,全球的湿地正在不断的被缩减和破坏。《自然》杂志今年 5 月发表的一份研究表明,过去二十年里全球有 13700 平方公里的潮汐湿地已经消失,其中大约四分之三发生在亚洲。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4)

深圳市政府也早早意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则是国内唯一一块藏在摩登都市之下的红树林湿地。同时,成立了十年的红树林基金会,就是由多名深圳成功的企业家共同发起成立,就是专注沿海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工作,为了保护这块珍惜的城市之肺,工作人员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坚持环境保护的理念,科学的治理着红树生态。

科技与人文

我们作为成长于深圳的创业公司,少数派用十年时间见证着科技的变迁,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从智慧家庭到万物互联,科技帮助我们高速发展,效率倍增,便利了生活。也让我们更容易忽略身边的人和环境。大概在 2019 年,我们将 Slogan 正式改为「高效工作、品质生活」,就是希望引导一种科技和人文的平衡。

vivo 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发展的代表企业,2009 年起步至今,已经服务全球 4 亿的用户。科技共享、绿色共生就写在他们的品牌责任当中,他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在科技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也全面考虑了环境保护,比如尽量的使用清洁能源,节约水电资源,100% 的废物回收利用,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5)

于是,我们这次非常荣幸的联合 vivo,共同挖掘了深圳湾背后的故事,在国际候鸟日这天,给大家送上这样一部故事片,希望让每一个用户和每一个企业,都能关注环境变化,参与到生态保护工作。

一些幕后的记录

这次也是一样,我们全程采用了 vivo 的 X80 Pro 来记录整个过程(下文照片均由 vivo X80 Pro 拍摄)。包括拍了一些生态公园里的植物, X80 Pro 在户外的场景表现得十分不错。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6)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7)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8)

照片采用 X80 Pro 蔡司自然色彩模式拍摄

园区也很欢迎我们的到来,派出一位小伙伴来迎接刚进门的我们,证明自己生态真的非常好,也提醒我们要步步小心,特别是不要冒冒然走进草丛里。蛇并不会被捕杀,而是放去更深处的保护区,至于会不会遇见天敌水獭,就看它自己的运气了,反正我们是没遇上。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9)

照片采用 X80 Pro 长焦模式拍摄(根本不敢靠近!)

可惜的是由于其中一个最大的保护区正处于防控状态,我们的外景拍摄地点只能集中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的植物学大会纪念园里面。虽然还不是万鸟齐飞的季节,但也拍到了不少足以让所有人都开心一整天的画面(注:图三为深圳湾)。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10)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11)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12)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13)

照片采用 X80 Pro 长焦模式拍摄(确实很远)

一开始我们也担心说小朋友会不会比较喜欢抱得到摸得着的小猫小狗,对天上飞的候鸟没什么兴趣啊?没想到小朋友也是看到舍不得放下望远镜~还黏着我们的志愿者大鱼老师问个不停。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14)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15)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16)

照片采用 X80 Pro 人像模式拍摄

其中最好玩的就是拍望远镜的视野,即使很远很远的候鸟都能拍到,还自带滤镜,很有不一样的感觉。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17)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18)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19)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20)

河对面就是香港米埔,真的是一河之隔,游一两百米就到香港了。所以这里也会经常有船巡逻,防止偷渡。不过也有已经通过认证的工作人员在河道上作业,夕阳下从远处看过去,就像是西游记里的渡险通天河。事实上他们的工作是负责采集水、土壤等样品用于科学监测,这样我们才能及时了解深圳湾湿地里的生态状况,才能时刻保障这里所有「居民」的健康与安全。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工作,可以看看「红树林基金会」的视频号,里面有很多有趣的片段。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21)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22)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23)

而在陆地上,也同样有着建筑工人们在工作。他们的任务则是要在候鸟季到来之前把观鸟台修建好,因为当候鸟季到来的时候,这里将会有大量候鸟栖息、觅食,可想而知是完全不可以被任何施工、噪音等人为因素所打扰的。习惯了在屏幕前接收各种资讯的我们,可能只是觉得环保很高尚,但离自己有点远。但其实它也和别的工作一样,没有捷径,全靠日复一日的付出与坚持,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改善。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24)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25)

最后是角度独一无二的深圳日落。拍完这一天我们才发现,常年在城市里生活的自己,已经很久没看到视野这么开阔这么完整的日落了,甚至就没看过日落了。这一刻我们才真正感受到,在城市中心能有这么大的一片野生动植物的净土,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希望稍后万鸟齐飞的时节,我们还能再来。

候鸟正确生活方式(今天是世界候鸟日)(26)

从小事开始吧

关爱环境,这件事并没有很难,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提前一会关闭空调,参与环境保护组织的科普活动,多多转发传播环境保护的内容,力所能及的做一点公益捐款。随着政府的重视,保护组织的努力,之前濒危的黑脸琵鹭,已经从十年前的 2000 只增加到现在 6000 多只,消失了许久的欧亚水獭,也开始频繁到访红树林湿地,深圳是年轻人的梦想之地,也能成为候鸟们的有福之地。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相信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最终会实现完美的平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