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撞车故事梗概(高分悬疑电影撞车)
“你知道吗,那是一种接触的感觉。人与人,走在路上,彼此擦肩而过。而在洛杉矶,只有冰冷的玻璃窗,高楼,人们只有靠撞车,获得那样一种接触的感觉”……
《撞车》在2006年击败 《断背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撞车》的成功源于对美国当下社会现实的触动,正如片名 “Crash”所象征的,撞车的背后隐藏的是不同语言、肤色、信仰、价值观的人在傲慢与偏见的漩涡中挣扎、碰撞、冲突、斗争。影片中一连串的巧合使得结局尚可。但现实世界中的冲突仍在继续。
种族主义在美国由来已久。参与美国建国的开国元勋中,几乎人人家中蓄养黑奴。16世纪开始,历经一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不仅为美洲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也为后世美国内盛行的种族矛盾埋下祸根。进入20世纪后,美国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吃战争红利,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移民涌入美国,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也加重了各大移民团体与本土白人与黑人等少数民族之间的“刻板印象”。
比如白种人肯定种族歧视,黑人肯定贩毒抢劫,爱尔兰人肯定酗酒无度,中国人肯定会开餐馆,阿拉伯人肯定会炸掉白宫……从前贴上这样的标签简单得很,现在要否定这些标签同样简单,但是现实却没有那么简单。仍有相当多的白种人具有种族歧视观念,仍有80%的毒贩子是黑人,仍然到处都能看到中国餐馆,搞自杀式炸弹袭击的仍然多是阿拉伯人……只是那些行为与他们的肤色人种没有任何关系。
种族主义在如今的美国已经成为可以代表国家的标签。一昧偏袒少数民族的“美国式政治正确”从维护美国少数民族利益的正义观点变为政客们炒作选票、谋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变为疫情以来美国“零元购”等乱象的庇护伞。正如影片中的白人高级检察官,在深夜被两个黑人持枪抢劫了自己的车。却为了自己的选票极力遮掩事实,甚至为犯罪者开脱。黑人警察被白人同事枪杀,调查者罔顾其警车后备箱藏有大量赃款的事实,在发布会上以“种族歧视造成的悲剧”简单作结。种种如此,造成了如今美国一个近乎滑稽的现状:官方表面一昧偏袒黑人群体,各种组织如跳梁小丑,借政治正确吸引关注。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在贫民窟内挣扎求生,成为美国梦,宏伟蓝图地基下的累累枯骨。
从雪夜的撞车开场,从雪夜的撞车结束。前半段作为矛盾的发酵期,铺垫了各种人物关系。警察约翰因医疗中心黑人职员的拖沓行事而在工作中对黑人导演夫妇泄愤。检察官妻子因家庭矛盾对身边的一切都大加挑剔、抱怨。警察新人因为对导演夫妇的同情与搭档闹翻。
相较于现实而言,编剧用一连串巧合让人们彼此拯救,以最少牺牲者的代价完成了一个还算圆满的结局。警察约翰履行职责将之前骚扰的黑人导演妻子救出,消解了其心中的芥蒂。波斯老人被“天使”拯救,用空包弹发泄了心中的情绪,也避免了两个家庭的悲剧产生。偷盗汽车的黑人拯救了来自东南亚的偷渡客们。白人检察官的妻子因摔下楼梯与拉丁美洲女佣冰释前嫌。黑人导演与妻子在发生枪杀悲剧的车辆残骸前互通电话,重归于好。警察新人拯救了冲动状态的电影老板,却将一个无辜黑人青年枪杀。
导演试图用这样的方式告诉观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满的人间。”但人们的压力在各种巧合下被消解。但产生压力的根源却依旧存在。波斯老人依然会被邻里叫做“阿拉伯人”,黑人小偷在善行之后依旧会重回旧路,白人检察官妻子的家庭悲剧并没有消失,锁匠女儿的“魔法披风”也无法使她真正远离危险。电影导演依旧是同事口中的“用白人词汇语法的黑人”。片尾雪夜的又一次撞车预示着又一次轮回的开始。
我们都是凡人,有善的想法,有恶的想法。善的想法多一点,就会活得自在,潇洒一点。恶的想法多一点,就会活得多疑,猥琐一点。但是正常人,善恶的想法都是有的。如果全是善的想法,那就成为圣人,没有烦恼。如果全是恶的想法,那就沦为撒旦,难以解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